树龄大,不一定品质好!

闪宏恺 2025-04-15 09:26:36



许多人认为老树茶品质更好,树龄越大,茶叶越好。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生命都有一个“出生、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自然规律,茶树也不例外。

茶树的一生分为幼年、青年、壮年、衰老期,其中壮年期的茶相对是品质较好的。

这时候肯定会有茶友问,那是不是其他三个阶段的茶就不好了呢,我个人是觉得侧重点不同。

1、幼年期

幼年时期茶树处于成长阶段,也就是人类中孩子长个子的时候。

这时候茶树还没有生殖代谢,品质相对单纯,鲜爽度高,靠氮代谢,氮里面有苦味氨基酸。

那么喝茶入口就会带苦,所以小树的品质特点是“微苦、鲜爽,而缺少黏滑感的风味。”

2、青年期

青年时期,是茶树八岁后第一次开花结果到树冠定型的过程,时间大约是5—20年。

它作为衔接幼年和壮年的过渡,会有两种代谢方式,青年早期为营养代谢,青年晚期为生殖代谢。

青年早期的茶,鲜爽度依然有,但是还是不如幼年时期。青年晚期,花果数量增加,在内质上体现一种“在鲜爽度带领下有一定的粘稠度和饱满度”。

在这有一个点,到了青年晚期,相当于人类从孩子到成年人,所以长个子的空间不大了。

茶叶条索会变小,这不代表茶叶品质不好,大家要是看到茶条粗的,也不代表是“古树茶”或品质好的茶,要综合分析。

3、壮年期

茶树在壮年时期,新陈代谢最为旺盛,从内含物来看,它的氮代谢、碳代谢、营养代谢和生殖代谢都是共同存在的。

这个时期的茶叶品质是茶树这一生中最完整的,要鲜爽度有鲜爽度,同时具备黏、甜、滑这些特点。

这类茶大部分就是古树茶、老茶树,口感好。

4、衰老期

随着树龄的增加,茶树进入衰老期,生命活动减弱,内含物质的积累逐渐减少,茶叶的香气和滋味相对会变得淡薄。

茶树的衰老期相当于人类的老人,各种精力都在倒退,茶树产的茶叶品质也就下降。

所以,人们通常采取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刺激树冠,延长茶叶高产、稳产的时间。

相信大家看到这,也能理解“茶树不是年纪越大,茶叶品质越好”这句话了。

当然,树龄只是衡量茶叶品质的其中一个因素,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古树茶之所以备受青睐,与现代茶园过度施肥的土壤问题有关,人们为了提高茶叶产量,进行人工干预,使用大量化肥来促进茶树的快速生长。

虽然短时间内能提高产量,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削弱土壤的天然养分供应。

就像激素鸡,出生后靠激素在短时间内快速长大,最终吃进口里危害的还是人类,茶叶过多化肥、农药残留最终也是危害身体。

茶树若是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吸收的营养物质过于单一,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减少,导致香气和滋味失去了应有的层次感和复杂性,变得平淡单一。

相比之下,古树茶代表的就是原生态好,没有人工干预,土壤保持土壤自然状态,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古茶树根系生扎土壤,能够从更深的土层物质吸收丰富的养分,这使得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更加丰富,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茶客追求古树茶,不仅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更因为它生长的环境没有被化学肥料和现代农业干预破坏,保证了茶叶的天然纯净与高品质。

茶树的幼年期一般历时2—4年,青年期一般历时5—20年。

壮年期历时20年以上,壮年期持续时间通常在30—40年,茶友们喝的老茶树、甚至古树茶的生育特点来说,很多是属于壮年期的茶树。

衰老期大概是茶树经过2—4轮的自然更新后,到死亡的过程。

正如人类的生命周期一样,茶树的巅峰在其壮年,而非衰老时期。

树龄只是代表茶树的一种生长状态,并不能代表茶树的口感,以时间节点50年来区分茶树成熟或未成熟。

各位茶友理性看待“老茶树”的概念,看重茶叶的真实品质,而非单纯追求树龄。

0 阅读:3
闪宏恺

闪宏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