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一挑战,有人主张静观其变,让时间来揭示特朗普任意妄为、一意孤行所带来的真正后果。面对高达34%的新增关税,叠加先前的20%,累计税率已高达54%,加之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已实施的25%关税,人们不禁担忧,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关税风暴?
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特朗普的关税战并非仅针对某一特定国家,而是波及全球。这一策略或许暴露了特朗普作为商人的本质,他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就范,以实现其竞选时的承诺。但与此同时,这也揭示了特朗普手中牌面的有限性——关税牌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筹码。

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其逻辑简单明了:他认为,通过加征关税,可以迫使制造业回归美国,从而增加就业和税收。然而,他同样清楚,关税战必然引发对等反制,这一点在他第一任期内对我国加征关税后已得到验证。面对王毅外长的质询,特朗普无法回答关税战是否缩小了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否促进了制造业回归,以及是否改善了美国民众的生活。事实上,关税战反而导致了美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加剧。
那么,特朗普为何还要坚持加征关税呢?一方面,他试图兑现竞选承诺;另一方面,他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其他国家与其进行谈判。然而,这一策略可能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
第一种走向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被全球各国所洞悉,各国开始采取对等反制措施,拒绝与特朗普进行谈判。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可能会因为手中无牌可打而被迫退缩。事实上,美国政府已经表示,关税有谈判的空间,可以再往下减,甚至可以不实施。这表明,特朗普已经预留了回旋余地,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种走向则是,特朗普真的一意孤行,将关税战进行到底。然而,这种做法将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毕竟,除了我国之外,其他受到关税影响的国家大多是美国的盟友。特朗普此举无疑是在对自己人动手,这将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个团结起来对抗美国的机会。事实上,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以及欧洲各国等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受到了特朗普关税战的波及。这为我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借此机会团结更多国家,共同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特朗普将4月2日定义为美国的“解放日”,声称这一天标志着美国从全球各国的剥削中解放出来。然而,历史或许会将这一天铭记为美国霸权崩溃的开始。如果特朗普真的将关税战进行到底,那么他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关税战不仅无法解决美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国际冲突和经济衰退。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关税战既是一场经济博弈,也是一场政治较量。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既要看到关税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进程,我们可以共同应对特朗普关税战带来的挑战,维护国际秩序和全球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