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灯光昏暗会增加痴呆症风险?如何用灯光守护大脑健康

罗夕夕记录日常 2025-04-16 03:12:29

家里长期灯光昏暗,竟然可能增加痴呆症的风险!你知道吗?逢年过节去看父母时,与其送保健品,不如考虑送一盏明亮的灯。

灯光与认知功能:昏暗为何“伤脑”?

光线对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有直接影响。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昏暗的房间里工作,总是觉得脑子转不动、容易犯困;而在一个明亮的房间里,或者白天靠窗办公时,思路清晰、效率更高?这不是错觉,而是科学事实。充足的光线能刺激大脑,让它运转得更顺畅。

1. 光线是大脑的信息流

大脑健康就像养一盆花,土壤要肥沃(血管健康),阳光要充足(信息输入)。光线明亮时,我们看清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大脑接收的信息流更通畅,处理信息的效率更高。反之,昏暗的光线让信息输入减少,大脑的“活跃度”随之下降。

2. 生物钟的指挥棒

光线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生物钟),尤其对老年人更重要。家里灯光昏暗,白天像夜晚,晚上又不够明亮,会打乱生物钟。

3. 情绪的调节器

昏暗的环境容易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甚至抑郁,而这些情绪问题与痴呆症风险增加有关。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的研究发现,长期处于低光照环境的人,抑郁症状更明显,认知功能下降更快。

4. 安全隐患

且不说昏暗的灯光不仅影响大脑,还可能增加老年人摔倒的风险,尤其在楼梯、厨房或厕所等地方。摔倒导致的头部创伤是痴呆症的已知风险因素。

如何判断家里灯光够不够亮?简单实用的判断

1. 主观感受:走进房间,待几分钟,观察自己是否觉得眼睛疲劳、有眩光感,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有这些感觉,说明灯光可能太暗或不均匀。

2. 用手机测光照:下载光照计App,用手机屏幕对准光源,测出流明数(光照强度单位)。

操作:在房间不同角落测试,比如书桌、沙发旁、厨房操作台,记录最低和最高值。

标准:

书房/阅读区:≥300流明;客厅/活动区:≥1500流明;厨房/操作区:≥1500流明。

3. 常见昏暗区域

书房:老式台灯光线弱且集中;

厨房:只装一盏小吊灯,操作台暗得看不清;

楼梯/厕所:灯光不足,容易踩空或摔倒。

改善灯光的实用建议:点亮健康生活

1. 增加主光源亮度:客厅和厨房换成LED灯,亮度1500-2000流明,色温4000-5000K(自然白光),既明亮又不刺眼。我曾今给客厅换了2000流明的吸顶灯,家人说“感觉屋子大了”,看电视也更舒服了。

2. 安装感应灯:楼梯拐角、厕所、走廊。感应灯人来即亮,省电又安全。半夜上厕所再也不用摸黑,摔倒风险大大降低。

3. 智能语音灯:方法:安装带语音助手的功能灯,老人说“开灯”“调亮”,就能轻松控制。

4. 送灯的“健康礼物”:逢年过节不知道送什么?一盏明亮的台灯或吸顶灯,既实用又贴心,价格也不贵(几十到几百元)。很多老人担心安装,我个人的推荐是,提前下单送到父母家,然后预约安装时间(通常会收获后迟3-4天),安装时间刚好要自己在老家的几天。这样安装的时候确保自己在老人家里,手把手教会父母怎么使用。

综合降低痴呆症风险:灯光只是起点

灯光昏暗只是痴呆症的众多风险因素之一。要全面保护大脑,还需关注以下方面:

脑力锻炼:每天读报、下棋,保持大脑活跃。

体力锻炼:每周150分钟快走或太极拳,促进血液循环。

饮食调控:多吃鱼、坚果,少吃油腻甜食。

三高管理:控制血压、血糖、胆固醇,定期体检。

听力保护:听力下降与痴呆相关,及时配助听器。

避免头部创伤:走路小心,减少摔倒风险。

点亮房间,就是点亮健康!希望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记得给父母家检查一下灯具,祝大家身体健康、大脑灵光,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Guu TW, Aarsland D, Ffytche D. Light, sleep-wake rhythm, and 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in care home patients: Revisiting the sundowning syndrome.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22 May;37(5):10.1002/gps.5712. doi: 10.1002/gps.5712. PMID: 35470491; PMCID: PMC9324910.

0 阅读:14
罗夕夕记录日常

罗夕夕记录日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