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四九年入国军啊!”
不知从何时起,这句“xx年入国军”,已经成为了如同古代谚语一样的存在。诸如19年报土木,高价抄底比特币,都可以来上一句“四九年入国军”,来形容这人的“不懂形势”以及感慨其接下来的命运之凄惨。
但在很多时候,这个“49年入国军”,单单指向的只是国民党在49年时的全面失败,而并非是“入国军”之后的凄惨生活。
正因如此,在网络平台上也就有了“49年入国军”的另一套模板——49年入国军,助您走上人生巅峰。毫无疑问,这是在讲述49年加入国军是“多么好”的一个选择。
那么这49年入国军,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好,真的好吗?在向下叙说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49年入国军是好事”的观点。这一观点其实说来也简单,便是将国军撤退驻台期间蒋政府为士兵开出的高工资,与后面台湾的经济腾飞相结合。糅杂出了一个在服役期间攒钱,退役后用钱投资如今台湾兴盛的产业,在90年代赚个盆满钵满的剧本。
这一剧本,在国民党军队中究竟存不存在呢?其实是真的存在的。当时国军薪资水平确实较高,相比较当时的台湾社会算是高薪阶层。在退役后,如果能够赶上十大建设时期,用这点钱承包一些项目,不说投资,光靠这些实业,就能小小赚上一笔,之后蹭着经济上升的东风,却是能过上相对富足的日子。
除开自己努力,克制欲望不乱花钱攒钱做生意外。当时的蒋介石政府为了让国民党军队安心在台湾,在除开洗脑之外,也确实拿出一部分的钱来帮助一些士兵就业,这些士兵也在当时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发展机会。
因而这一“49年入国军”的正面案例,其实也是在国民党军队存在的现实。但是,就像有人能考上清华北大,而大多数人却考不上一样。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吃苦,肯干活的人能有多少?
就换一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能克制自己欲望十年,还能在赚钱时拿出劲头去承包工程,努力干活,放在哪里不能发迹?
国民党撤退台湾之际,有大约六十万的国民党军队及家属。在这些人中,能够享受到这一福利这一政策的,可能是百不存一。因而,这一正面剧本基本上是当时的普通国民党士兵无法去期望的,我们能去讲述,需要去讲述的,也就只有普通的士兵,在当年的待遇如何。
而要一说这个,国民党当时的奇葩操作可就有的唠了……
克制欲望 克制欲望可能有细心的人已经发现,文中我们频繁的提到“克制欲望”这一个词。难道说这些士兵需要克制什么消费欲望吗?当然不是了。
当时这些国党士兵,尤其是这些新加入的士兵,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性欲释放的问题。蒋介石政府为了避免让这些国党士兵的钱能够有空闲流入市场,就专门禁止了三十六岁以下的士兵结婚。这不结婚,需要驻扎守卫,有训练任务的士兵,也自然就没有了可以消费的地方。
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产生疑问了,为什么国民党要通过禁止结婚,来阻止让这些钱外流呢?难道让士兵花钱,促进经济增长不是更好吗?
让钱能够花出去,这件事好与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市场的情况。假如是一个正常的市场,那么钱的正常运转,能够花出去,自然是一个好事情。可是当时的国党政府所营造的市场,绝对算不上一个好的市场。
究其原因,是国党在台湾发挥了其一贯的本领——印钱。就如同在重庆政府时期疯狂印钱,用来填补军费和其他费用一样,到了台湾时期,国党政府为了解决军队和其他建设问题上的巨大花销,依旧采用的是印钞策略。
大量印发货币,也就势必会导致经济上的通货膨胀。而为了避免再次玩崩经济,国党政府就想出了一个十分天才的办法——限制消费。
而这一限制消费的大头,便是在台湾社会中占据大比例人数,工资还较高的军人。不让他们结婚,也就在最大程度上锁住了这些军人手中的财富,极大程度的延缓了台湾建设初期的通胀问题。
老蒋最聪明的,还不止是搞出这样一个限制消费的策略。他为了将军人手里的钱回流到自己手上,专门在军队里设立了“官方妓院”,一次价格不菲,十分昂贵。
但因为国党政府限制国党士兵结婚,又不让他们去市场上消费的缘故,去这些“官方妓院”就成了这些士兵平时唯一的娱乐消遣方式。在当时的国军士兵中,十个都难有两个是没去嫖过的。
长期的嫖娼生活,让大部分的国党士兵不仅变得没钱,还有极大可能惹上性病。最后等到62年退役时,就会是落下一身病的“穷鬼”。
政策上,老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给予了这些军队“荣民”的称号。但实际用处不大,在社会意义上仅仅就是一个“称号”而已。
可以说,在当时如果加入国军,撤退到台湾,那等待的就是一个苦逼的遭受国党“反攻大陆”洗脑的军旅生涯。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想说了。那退伍后呢?台湾作为现在东亚的发达经济地区,当年退伍军人的待遇一定很好吧?
熬到退伍后其实不论在哪个国家,军人退伍后的再就业都是一个问题。在当年的台湾,这一问题显露的尤为严重。当时老蒋带到台湾去的军队总数大概是10w多人,要将这些人投入到市场经济中,对于蒋家王朝是一个十足的难题。
一方面,当时的台湾没有太多岗位可以去容纳10w的闲散人口。另一方面,这些年纪轻轻加入军队,一服役就是许多年的退役军人几乎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我们现代社会的思维,都是给这些军人开班培训,教个技术。或者是分配到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基层职位上继续工作。
但对当时还未腾飞的台湾来讲,这两点的实施都缺乏一个现实依据。被老蒋派去负责退伍军人事宜的蒋经国,在当时还担任着其他要职,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到解决这些相对“次要”的就业问题。
小蒋面对这数以万计的失业人口,实行了相对简单粗暴的政策。他将拥有一定技术的军人,安排到了对应的岗位上。比如有人是部队里的军医,他就让这些军医继续医生这份工作。那岗位不够怎么办呢?蒋经国便建立新的医院,让这些人有个地方上班看病。而那些原本负责后勤的,维修的,也都被其分配到了对应的位置上。
那实在一无所长,只是一个大头兵的怎么办呢?对这些身无所长的士兵,国党的政策也简单粗暴,那就是全部发配去种地。
早在蒋家政府到达台湾前,就有对手底下的士兵许诺,跟着过去的士兵,都能分到土地当“地主”。只不过这说的好听,做的——直接没做出来,老蒋一直没有实行他许诺的分地政策。
直到这些退役兵遇到了生存问题,蒋经国才又将这一事情搬了出来,宣称分配给这些没有技术的退役兵员田地供给种植。这句话说的是没多大问题,毕竟在那个年代,能被分配到土地,就已经是极为不错的事情了。但是,这件事却有一个问题,地从哪来呢?
早在国民党进驻台湾以前,这里的田地开发程度就已经相对完善。大部分合适种植的田地都是有主的地方,容不得蒋经国在这上面动手脚。
因而,在蒋经国实施田地分配这一政策时,给到那些退役士兵的田地,都是早些年没人要的荒地。这些国军士兵不仅是在服役期间苦,等到退役了,还需要去地方开垦荒田,继续给蒋家打工。
且因为文化差异,是外来户的缘故,这些国军的退役士兵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老蒋给他们的“荣民”称号,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当地人“隔绝”这些人的工具。无法融入当地生活,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娶妻生子的事情。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退役军人,都是在打光棍的穷苦生活里过完了人生的下半生。
如入国军正面例子中的投资企业,站在风口上发财,只不过是想想而已的事情。如果真要去想,在国内也能整出一套九十年代抓住风口,一越成为富户的好故事。但是现实吗?对于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
结尾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通篇说的都是入国军的凄惨。但实际比较的话除非远离家乡,其实也算不上多么坏的选择——比起我们现在用这句言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