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因太狂而死的四大战神,其中一位千古第一战神,一生从未战败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2-06 16:18:33
前言

放眼我们华夏整个古代史,每个时代都有非常厉害的战神。

我国历史上曾有这样四位战神,他们虽然战功赫赫深得大家称赞,但非常奇怪的是,他们都比较狂傲,以至于最后都没能得到善终。

这四人都是谁呢?他们最后又是什么结局?

“西楚霸王”项羽

第一位就是战国时期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项羽,提起他满是遗憾啊,而且最可惜的是虞姬最后还跟他去了。

项羽或许是因为出身贵族的原因,从小他的骨子里好像就有一股傲气,也就是自大瞧不起人。

项羽从小是跟自己的叔父项梁长大的。为了让自己这个大侄子有出息,项梁亲自辅导他学习知识。

看了几天书后项羽就没心情了,所以没多久学业就荒废了。

既然大侄子不想读书,那就让他学武吧,于是项羽开始练习剑法。

刚开始项羽还挺愿意,但是没过几天又开始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了,项梁见状也是非常生气。

项羽见状则极力狡辩道:“我看书本顶多只是记住个人名地名什么的,练习剑术也就只能揍一个人,要是有能迎战上万名敌人的法子就好了。”

既然乖侄子都这么说了,项梁就给他找来了许多兵书。项羽见状刚开始非常高兴,学得也非常认真。

不过项羽学得一点也不深刻,只是懂个大概皮毛而已,这为他最后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他们也加入了进来。

项梁死后项羽成功掌握了大权,在叔父的努力下,当时他的手下还是有不少能人的,除了一直留在他身边的范增,还有韩信、陈平等人。

当时韩信也是尽心尽力,他经常给项羽出谋划策,但是人家理都不带理的。

人家项羽可是贵族出身,怎么可能会听韩信一个之前连饭都吃不起的人呢。

韩信在项羽手下郁郁不得志,不久他选择离职,然后扭头去找刘邦了,最后韩信亲手打败项羽证明了自己。

项羽狂傲,他那时候也的确有狂的资本。

当时众多起义军中,可以说属项羽的实力最为强大了,他手下的将领们也都挺勇猛的。

不过项羽这个人比较重武轻文,像他帐下的顶级谋士范增都不重用,这就注定最后他不会成功。

反观人家刘邦这边,文臣武将的配置都很豪华,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嘛。

由于项羽一直不听劝,最后他们被汉军团团包围了,已经到了生与死的关键时刻。

但这时的项羽为了脸面选择赴死,或许是他感觉到了自己的高傲,所以厚着脸皮回去干嘛,还不如和爱人一起赴死呢。

“杀神”白起

第二位就是来自大秦帝国的白起,这可是非常厉害的一位将领,而且后人将其列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相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其他三位,白起首先歼敌数要比他们多,其次他用的战术也是非常先进。

白起那时候的作战思路与后来的解放军有点像,每次交战他不要求能攻下多少敌人的城池,只要能歼灭更多敌人的有生力量就行。

这就是白起歼敌数多的一个原因。城池也不能说没用,但随着敌人数量越来越少,那他们守城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小。

所以白起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在野外打歼灭战,只要交战,秦军必定会死死咬住敌人。

如果敌人战不过要逃,白起必定会指挥军队猛追不舍,所以那时候你要是和白起交战,你就会感觉到,你的对手好像就是一只饿虎,甩都甩不掉。

白起亲自指挥过的一场著名战役就是长平之战了。虽然40万的数字有点过于夸张,不过十万之众应该是有的。

除了这场战役,其他战役歼敌数也不少,比如在伊阙之战中共歼灭了将近二十五万人,白起一生共歼灭了将近170万敌国军队。

战绩虽然非常辉煌,但白起因为军功卓著而招来了相邦范雎的嫉妒。对于这种只知道在家里待着的人,白起自然是看不上他,于是两人就有了矛盾。

由于矛盾越来越深,范雎就经常在秦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秦昭襄王刚开始对白起还是非常信任的,毕竟人家打架很厉害。但由于他没有听白起的意见,这就让白起感到非常不爽,于是他直接开始装病了。

刚开始秦昭襄王没有说什么,但时间一长就对他越来越不满意了。

这时候范雎也是成功看到了机会,他在秦昭襄王身边说的话越来越离谱了,最后秦王就把白起赶走了,顺带着还送了他一把剑。

这把剑的意思就是你自刎吧,我就不亲自动手了。

看着秦王这么无情,白起最终自尽了,一代“杀神”就这样陨落了。

“翔汉天神”关羽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他不仅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同为蜀汉政权武将中最顶尖的存在。

因为贡献实在是太突出了,所以各个宗教就给他起了一系列尊号,比如儒家是“文衡帝君”,道教是“翔汉天神”。

虽然说出身并不咋地,但人家关羽一直是非常自信。面对“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颜良,他直接将其斩于马下。

面对曹魏大将军曹仁的进攻,关羽直接一招“天降神水”打得曹军苦不堪言。

集勇武和智慧于一身,这就是关羽。

能力的确非常不错,但关羽好多时候都瞧不起别人,比如“五虎将”中的马超和黄忠就是其中之一。

刚开始最早追随刘备的,就是关张赵三兄弟,所以关羽对赵云还是看得非常亲的,最主要的是人家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对刘备非常忠诚。

当马超刚刚来到蜀汉这边后,刘备十分重视他,就给他封了一系列官职和爵位,这就让关羽非常不满了:“他究竟有什么实力?”

于是关羽扬言要和马超单挑,地点就在成都,火药味十足。

刘备和马超听后瞬间慌了,对于马超来说就是骑虎难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的话,马超赢也不是输也不是。不打的话,好像瞧不起人家关羽似的,所以马超只好在蜀汉夹起尾巴来做人。

最后在诸葛亮的调解下,关羽才没有进一步将事情闹大。

然后就是黄忠,在《三国演义》中,当关羽得知黄忠也是五虎上将时,他说道:“这人究竟有什么实力能和我们四个并列?”

当然五虎上将应该是作者罗贯中虚构出来的,真实情况关羽是这么说的:“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在关羽看来自己就是英雄,黄忠就是一个老废人,他不配和自己相提并论。

对待自己人都瞧不起,对待敌人关羽大多时候也是这样。比如面对孙权的提亲,关羽说:“你的笨蛋儿子能配上我的宝贝女儿?”

由此孙权对关羽非常不满,关羽也因此最终丧了命。

“兵仙”韩信

最后一位就是西汉开国大功臣韩信,他最终能有如此成就,可是多亏了萧何啊。

韩信刚开始是在项羽手下当官,一直出谋划策的他未得到重用,于是他就来到了刘邦手下,岂料刘邦也挺高傲。

就因为与萧何讨论了一些战术要领,萧何瞬间觉得韩信就是军事大才,于是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刘邦直接封韩信做了大将军。

那时候韩信就是一个管军粮的小官,居然瞬间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也是奇迹。

韩信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他直接带领汉军攻下了大部分城池,而且最后还把项羽给灭了。

或许正是因为军功越来越多,韩信也是逐渐飘起来了,瞧不起别的大臣吧,居然连刘邦都快不放到眼里了。

有一次韩信从樊哙家出来后,他非常趾高气昂地说道:“我韩信居然混到了和樊哙这种人是一伙的地步。”

我们都知道韩信是淮阴侯,虽然同为侯,但人家韩信根本瞧不起其他侯,甚至觉得跟他们在一起都是一种耻辱。

除此之外,韩信还让刘邦自取其辱。

那天刘邦问韩信:“爱卿啊,你觉得我适合带多少兵马?”

韩信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道:“最多也就十万吧。”

随后刘邦又问道:“那你自己适合多少呢?”

“我啊,我当然是越多越好了。”韩信的意思其实就在说,我可比你强太多了。

之前刘邦被敌人围困的时候,他赶紧向韩信发出了求救。

韩信见状不仅没有支援,反而对刘邦说:“我想当几天齐王,你可以答应我吗?”

刘邦见状也是气得肺都快炸了,他现在处于危险之中,韩信不是赶紧来支援,反而是索要赏赐。

刘邦最后虽然同意了让韩信当齐王,不过韩信最后也没有来救援刘邦。

当然后来刘邦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天下未定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当项羽的势力彻底被处理完后,刘邦直接来到韩信军营中收了他的兵权,非常果断干脆,由此可以看出刘邦的不满。

以上就是四位非常狂的华夏战神,他们的确比较狂,但是最起码有资本,但后果就是谁也没有得到善终。

所以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0 阅读:41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