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修复室里浮动着檀香,林修用鹿皮轻轻擦拭着清末古画的绢本,忽然在卷轴夹层发现半张泛黄的信笺。蝇头小楷写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字迹被水渍晕染得模糊不清,像被泪水反复浸润过。

这让他想起昨夜妻子方静秋伏案工作的模样。台灯在她鬓角镀上毛茸茸的光晕,她正校对下月敦煌特展的解说词,发梢还沾着大漠风沙的气息。他们结婚七年,她跟着他从北京到上海又到西安,始终安静地站在聚光灯照不到的阴影里。

"林老师,X光扫描显示画芯夹层有金属反应。"助手小吴举着检测仪,屏幕上显出细密的点状光斑。林修戴上显微眼镜,用特制镊子从绢丝经纬间夹出一枚铜制火柴盒,盒盖上"明诚"二字在锈迹下若隐若现。

这个发现让林修指尖发颤。去年在苏州河畔拆迁的老厂房里,他见过同样的标志——1919年实业家顾明诚创办的明诚火柴厂,那些铸铁窗棂上至今残留着"振兴国货"的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