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亮精讲《传习录》(70)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11-13 10:27:07

原文:

来书云:“‘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如何谓明得尽?如何而能便浑化?”

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此本不甚难晓。原静所以致疑于此,想是因一“明”字不明白。亦是稍有欲速之心。向曾面论明善之义,“明则诚”矣,非若后儒所谓明善之浅也。

\ 精 讲 \

从张载开始,理学探求气质问题,有的气质美,有的气质不美,要变化气质。

气质美的人就明得尽,同样像学习心学,有的人就学得快,很快掌握了心学的根本精神,就觉悟得好,那些私心杂念、欲望习气这些渣滓很快就化掉了。

问题是,怎么样才可以明得尽?如何才能浑化,把渣滓化掉?良知本来自明,不动的本体本来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个点,就好像是信仰,理解了也要坚持,反之亦是。

气质不美的人,渣滓多, 障蔽厚,这个障,有时候是所知障,越是知道得多越是在心中横隔着。这个蔽是遮蔽,有时候被欲望遮蔽,有时候被语言遮蔽,反正就是甲板太厚,不易开明。

这个开就是启,明就是脱离蒙昧的状态,从黑暗走向光明。气质美好的人渣滓原来就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就像露水珠子般晶莹透彻,这叫明白,良知明白。

自己明的多,有一点渣滓的,就像热汤中落下了雪片一样很快就化了,不可能形成一层障蔽的东西,这个本不难明白。陆原静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来,我推测是因为对“明”本身不明白,你有了欲速之心,欲速不达,想迅速地明白起来反而被障。

过去曾经和你当面讨论过明善之义,“明则诚”矣,这是《中庸》里的话,智慧的觉悟能带来德性上的圆成,这个诚是牟宗三说的圆善,这个诚是德行和智慧具足的,通过明可以达到诚,你一觉悟了就诚了,并非像程朱他们所说的明善那么浅显,他们的明善就像教科书似的。

其实这是一了百当的,你要回到良知的本体上来,你要明而诚了什么都解决了,不像程朱说的那样刻板,一点一点地,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并非是这样的。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