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冰火两重天:土拍新高与豪宅滞销背后的真相

房探科技 2025-04-16 12:15:40
【事件核心:政策与市场的博弈战】

2025年4月16日,北京房地产市场呈现“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冷热分化”并存的复杂局面。从土地供应激增到千万豪宅销售遇冷,从房价环比回暖到房企资金压力隐现,这场博弈战的背后,是购房者、开发商与政策的三方角力。

一、土拍市场:海淀地块成焦点,房企押注核心区第三批供地清单出炉

北京拟于4月底前推出5宗商品住宅用地,总面积30公顷,建筑规模52万㎡。海淀四季青镇两宗地块因邻近地铁6号线、配套成熟,被视为“必争之地”。

房企豪赌核心区

年初海淀树村地块以10.23万/㎡的楼面价刷新纪录,印证房企对五环内稀缺资源的争夺。业内分析,海淀、朝阳等区域因“抗跌性强”仍是房企布局重点,但高价地项目或面临去化压力。

二、保障房加码:年度目标冲刺“十四五”规模与布局

2025年北京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8万套,重点布局昌平、大兴等近郊,推动职住平衡。年内需完成“十四五”总目标40万套(间)的收官任务。

政策倾斜

河北省同步推进棚改安置房交付10万套以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保障性住房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抓手。

三、房价分化:一线城市回暖,豪宅“以价换量”3月数据亮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二手房环比涨幅0.2%。北京二手房价格止跌回升0.5%,但新房均价仍小幅下跌0.2%。

千万级豪宅遇冷

丰台大红门板块的华润中环悦府项目,楼面价高达6.82万/㎡,备案价9.5万/㎡,开盘半月仅成交6套。为破局,开发商打出“赠送面积”营销牌,但业内人士指出,此类操作存在违规风险,且高定价难敌周边竞品。

四、房企生存战:资金链承压与策略调整债务压力显现

中粮置业公告称,其2023年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利率3.34%)将于今日付息,凸显部分房企资金周转困境。

营销手段升级

除“赠送面积”外,远郊楼盘启动特价房、首付分期,而核心区项目则强调“科技住宅”“得房率天花板”等概念,试图吸引分化市场中的精准客群。

【深度观点:矛盾与机遇并存】政策红利≠市场信心

尽管公积金利率下调、保障房加码等政策释放利好,但购房者仍显谨慎。核心区高价地与远郊库存高企的矛盾,折射出市场结构性失衡。

“偷面积”风险警示

华润中环悦府的“赠送面积”看似实惠,实则暗藏违规隐患。专家提醒,此类操作可能导致产权纠纷,购房者需警惕“性价比陷阱”。

未来走势预判

短期看,核心区土拍热度或持续,但房价暴涨可能性低;长期需关注政策工具箱(如限购松绑)及海淀树村项目入市定价,这两大信号将决定市场走向。

“北京楼市是抄底时机还是风险雷区?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若你有购房计划,会选择核心区豪宅还是近郊保障房?如何看待开发商“赠送面积”的营销手段?
0 阅读:5

评论列表

海豚

海豚

3
2025-04-16 20:28

炒房客总是喜欢说房价下跌就代表房地产不行了,就影响经济了什么的,简直就是谬论,房价低是投资炒房赚钱不行了,而不是房地产不行了,你贷款买个车跌价了,是不是汽车行业就不行了?房价低反而对房地产是利好,只是对炒房客不利。房价低会有更多人买得起房,房子只会卖的更多,很多人买房后就会装修购置家私家电等,对于房地产产业链反而是大大的利好。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正的利好。现在房价还是非常虚高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销售价应该在3000元左右一平为合理,大城市5000元左右一平,利润已经很大。大家注意,当你去看房的时候中介还会制造这套房有很多人抢的假象,哄骗你快点下定,江湖套路深啊。就像很多一手新楼盘请的很多房托去凑热闹营造火热假象是一个道理。

房探科技

房探科技

房地产知识和互联网矩阵营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