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的座右铭,深入骨髓

思聪谈社会 2023-07-06 06:53:00
记得我还很小, 刚刚上小学吧, 有天放学回家路上,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这辈子要记住一句话的话, 我该记住什么呢? 这个问题, 苦苦思索,反复琢磨。 让我纠结很久。 大概过了五六年吧, 上初中后,终于选择好两个字,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牢记住。 这两个字就是:乐进。 乐观,上进。 我以为,人这一生,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都不能忘记乐进二字。 有时甚至想,干脆,把自己名字改成詹乐进吧? 然而此事并不好操作,只好作罢。 此后的日子,无论我到了哪里, 遇到什么困难,碰到哪些挫折, 总是以乐观、上进应对之。 比如,1969年,上山下乡,到金沙江边当农民。 生活相当清贫,劳动非常艰苦, 尤其是,还看不到一点儿希望! 没有谁告诉你,这状况要维持多久, 是不是就要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呢? 当时,已经年满二十,喜欢思索,爱琢磨问题。 然而,越思索越想不通,越琢磨越睡不着…… 此时,不由想起“乐进”二字, 嘿嘿,管它的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反正,任何情况下,你必须乐观,必须上进才是, 这可是绝不能丢掉,也不能忘记的呀! 于是,心情尽量乐观,行动总是积极, 由于表现突出,下乡第二年,便成了全县唯一知青代表, 参加省里先代会,并在县大礼堂谈体会。 杨乔说,当时,她听着广播里我的发言, 感动得很,差点落泪! 没想到老实巴交这小伙子, 后来竟然成了自己的老公! 此后,与杨乔相识、相知、相爱, 1977年恢复高考,在杨乔极力支持下, 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 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经济日报社。 此时,考验又来了! 刚开始,天天上夜班,黑白颠倒, 对大城市生活,也有诸多不适应。 尤其是,两地分居,何时才是个头? 已经三十老几,就这么维持下去吗? 也很苦恼,甚至,很有些焦虑! 不过还好,有“乐进”二字在, 首先,乐观。对于未来,总体表示乐观, 只要好好干,总会有希望的。 其次,上进,工作格外努力,拼命加班加点, 在报社年轻人里,算得是个能吃苦肯干活的角色。 所以,时隔未久,就在调入报社第二年冬天吧, 杨乔和儿子一起,奉调进京, 两地分居的问题,迎刃而解。 再以后,真正用得上“乐进”二字, 是关于自己“进步”的事。 老詹到经济日报后,一切都很顺利, 尤其遇到老范这样识才爱才的老总, 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顺理成章。 主任、编委、副总编辑……也都一帆风顺。 然而,此后,一次又一次提拔总编辑, 我这个“排在前面”,且自认为“德才兼备”的人, 却一次又一次“意外”落选,原地踏步。 此时,有人替我打抱不平,觉得并不公平。 也有人觉得老詹太老实了,不晓得跑一跑。 但是,我只是一笑,仍然坚持以简单应对复杂, 心里还是只遵从“乐进”二字。 乐观看待一切,总是处之坦然。 积极努力工作,丝毫没有懈怠。 此后未久,也就一年多吧, 我被调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担任总编辑。 正因为没有后台,所以才更要努力(点打即可阅读) 说去说来,还是拜“乐进”所赐吧。 最后,再说几句并非题外的话。 老詹退休以后,依然牢记“乐进”二字, 对于未来,从来没有任何消极悲观情绪, 至于上进么,退都退了,还想“进”到哪里? 难道还期望谁能发现你,重用你,让你再发挥发挥余热? 算了吧,甭做白日梦了! 那就天天写点文章,找点有意思的事情来干吧! 于是,开了公众号,后又顺便开了头条号。 每天写点文章,自娱娱人啰, 生活也还过得愉快而且充实, 有时想想,老詹这人吧,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上进呢? 追根寻源,拜“乐进”所赐也。 这两个字已经深入骨髓, 伴我一生。
1 阅读:28
思聪谈社会

思聪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