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往往是正反两面。
按道理来说,亲戚应该是在于一个“亲”字,但在现实中,很多人确实又是被亲戚所伤,伤心更甚,无以复加。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血未必就浓于水。
而且亲戚的态度是变化的,他(她)前面对你慈眉善目,后面就可能对你凶神恶煞,当然反过来的情况也有,在你遭遇这种变化的时候,想必也是五味杂陈。
另外,从古至今,“亲戚不亲”这种现象都是屡见不鲜。
从“吃绝户”说起!“吃绝户”是古代的一种陋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一家人失去了顶梁柱,比如男人病故,留下的孩子又还小,或者无儿无女,那他的妻子就麻烦了。
宗族、亲戚都会跳出来接收房屋田地等财物,孩子可能被收养,更可能被遗弃,女方家里有钱有势还好,否则自保都难。在封建社会,多少女人和孩子都是因此沦落到悲惨的境界,多少家庭的悲剧都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而如果没有亲戚,那下场只会更糟,会有乡绅出面变卖家产,请全村吃流水席,人人兴高采烈。想一想那个场面,人世间跟地狱也是差相仿佛。
所以古人无论如何也要生儿子,儿女越多越好,大家都知道自己成了绝户是什么下场。
不光是在古代,现代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孤寡老人、智力残疾、弱小儿童、独生女等,都容易成为“饿狼”觊觎的对象,这些“饿狼”中就包含了亲戚。
亲戚不亲,为什么?俗话说: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不要说亲戚,就是一家兄弟姊妹之间,也会有比较,有比较就有嫉妒,有嫉妒就会有恶毒之心、之行。
举个例子,某个地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承包了庄上的水库,借钱做了渔网,买了鱼苗,第一年的时候赚了点钱,第二年他养的鱼就被人剪破渔网,把鱼都放跑了。
后来才晓得是这个人的亲兄弟干的,为什么?就是眼红哥哥赚钱,就因为嫉妒差点把他亲哥哥逼死,让哥嫂一家家破人亡。
人心不能直视,亲戚之间很多时候都是既恨你有,又笑你无,既嫌你穷,又怕你富。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亲朋视你如虎,四散奔逃,避之不及,在酒席上吃饭都不屑跟你同桌。
在你发达的时候,亲戚一边亲近你一边诅咒你,盼着你倒霉,见不得你好,甚至巴不得你的孩子都不如他们的孩子。
看透了,也就冷淡了!既然如此,已经见识过了人心和人情的真相,那亲戚之间还有什么意义呢?
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亲戚毕竟血脉相连,有矛盾有龃龉也能和好如初。其实不行,毕竟心被伤过后,就不可能当成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但有些亲戚似乎没有这样的觉悟,他们会选择性遗忘过去自己的不堪,会理所当然的摆出长辈的架子要求你如何,好像怪你从前为啥那么穷,现在你才配得上他们的笑脸。
“小时候我还抱过你”,“你哪年到我家喝过水吃过饭”,“不要忘了我的恩情”……种种嘴脸,让你叹为观止。
对这样的亲戚而言,永远是认定自己的道理,不好都是别人的,他们永远是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只想占便宜,绝不吃亏,但最后他们都是无福之人,吃亏最大。
总而言之,“给”比“要”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见多了人心的冷漠和势利,你也就明白这些人的狭隘和悲剧了,他们的内心永远是贫乏的,好像有了空缺,怎么填也填不满。
他们一辈子辛苦挣扎,机关算尽,表面看起来聪明无比,实际上苦的不得了,神情里都是虚弱和痛苦。
贪婪狡黠,世故庸俗,到最后落得个寂寞和凄凉的下场。当你理解了他们的本质和命运,你也就释然了,每个人都背负自己的因果,他们已经遭受了自己施加的酷刑。
“给”总比“要”好,有些事不能看得太清楚,不能太计较,何必非得证明别人的愚蠢和坏呢?这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别人难受,你也不能痛快。生活的智慧就在于糊涂,糊涂难得,不是说真糊涂,而是该糊涂的时候就要装糊涂,维持表面的和谐就很不错了。
要知道,世界这么大,从来就没有什么世外桃源,亲戚如此,世上的其他人又会更好吗?你一别子交朋友,最后能剩几个?
都是盼着别人给好处,他们不知道的是,给比要好,有付出才有回报,“给”才能得到更多。
一看你就是个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