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贴,俗称“补花”和“贴花”,是刺绣的一种形式,亦称“补绣”或“贴布绣”。
布贴绣是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各色布头布角,来拼、贴、补、缝、抽、绣等手法构成图案花纹,将其缝制在黑色、红色底布上使其对比更强烈,纹样粗犷,色彩艳丽。
据张道一主编的《中国民间美术辞典》中“贴布绣”词条解释:“花边技法之一。即指以色布剪成花叶形状,贴于底布上,然后用扣针将边线扣牢,并结合运用其他针法刺绣于花叶的块面上的装饰纹样。贴布绣基本上还是素绣,但比之色绣,是在以线为主的图案造型上增加了色面。其特点是用工用料不大,但能解决色彩的大块面问题,使色彩丰富。同时,由于布的质地统一,不仅不会降低手绣的珍贵感,反而会有助于手绣技艺的发挥。”
作为一种民间常见的刺绣工艺,布贴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比较多见,只是叫法不一样。
如北京称为“雕补花”,江苏称为“贴布”,广东称为“补布"。
不管是哪种叫法,其工艺都是一样的,即将各色碎布料通过剪样、拼贴,并缝制、刺绣在底布上,以装饰衣物。
布贴和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是女孩子的必备手艺
旧时逢年过节或赶集之时,在鄂东南的乡村,总能看见一些10岁左右、肩披精致艳丽披肩的小女孩活跃于人群聚集之地;莲花造型的布贴披肩,被分片精心缀饰,一瓣瓣披散开来的莲花瓣下端都系有一个小银铃,一路走来留下一路清脆铃声,引路人侧目。“在当地农村,女孩长到十二三岁便开始在母亲或祖母的指教下,穿针引线,学习女红,学着用五彩边角布料拼贴成热闹好看的图案。”一般一两年后就可以掌握布贴技巧。
农闲时节,村里姑娘们都会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切磋手艺。出嫁前,她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把自己结婚用的披肩和新房中的各种布贴饰品绣制完成。到大婚之日,把自己用多层布贴装饰精心绣制的五彩大披肩披在肩上,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成为最美的新娘。
精美的布贴床上用品及各种饰品把洞房和床帐内外装点一新,充盈着喜庆、和美的气氛。按照当地世代相袭的婚俗,在新娘的嫁妆中有一个做工精致的红色或其他各色三角布拼成的“布角包”,里面装的是缝制嫁衣嫁妆和娘家平时做衣服余下的各种边角布头、针线以及嫁妆箱的钥匙。
有的地方则是新婚女婿回门时,丈母娘将布角包交给女婿,并说些“荫子荫孙、发富发贵、白头到老”之类的吉利话,谓之“送线袋”,有娘家送后代之意。
结婚怀孕后,她们便利用闲暇时间为即将到来的孩子缝制布贴衣物和玩具,将满腔母爱融入自己的一针一线、一布一形当中。有的还在亲朋好友的小孩满月“送祝米”时将精致的布贴作为贺礼相送。
阳新布贴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一种民间刺绣工艺
在荆楚各地的布贴刺绣工艺中,尤以阳新布贴最具代表性。阳新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与江西接壤,被封闭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地域,自古为“吴头楚尾”之地。布贴便是根植于这个封闭山野之中的民艺之花,为乡间村妇的“雕虫小技”,不为主流所关注,靠历代村妇绣女之间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承和发展,鲜有典籍记载,其确切的历史起源已不可考。
于是有人这样推测布贴的起源:最早可能源于劳动妇女所崇尚的节俭之风。在物质匮乏的农耕年代,在贫穷的山区,乡村百姓不要说享用那些精美刺绣,平时连做衣服所剩布料的一边一角都非常珍惜;粗布衣服能穿很多年,即使衣物局部破了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美观起见,心灵手巧的妇女便用平时积攒的碎布头做成花样来缝补,既好看又节省。
后来,随着印染业的发展,各色彩布出现,人们还是用五彩布头来拼贴成各种精美图案纹饰,以装饰衣物、装点生活。有布贴装饰的衣物较单层衣服更耐穿,也更保暖。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遂成为一种民间刺绣工艺。
布贴工艺的制作手法
民间布贴工艺或因节俭而兴,旧时被看做是“无钱人家”的常用之物,故其制作工具和材料较为简单,即常见的针、剪刀、样纸、衬帮、糯米浆糊、白棉线、五色绣线以及各色花棉布。其绣制工艺亦不复杂,较为随意,常常是绣女利用各色布角剪出图案纹饰的大形,再以色彩对比形式在大轮廓内表现细节。
其制作工序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裁剪底布,
以质地较厚的黑色或深蓝色粗布为底布,将其裁剪成所需的实用样式;
剪花样纸,根据底布形状构思以花鸟虫鱼、祥禽瑞兽等吉祥纹饰为主题的花样,做成适合纹样;
剪粘色布,分色构思,
将花样纸逐块剪开,选剪色布,以糯米浆糊覆盖纸样并包转黏合;组合定位,将黏好的色块造型组合于底布上,用浆糊和长针脚将其固定在底布上;绕边缝饰,用粗、细白棉线将色块逐个进行缝饰;辅助刺绣,
对那些无法用贴布来表达的细节,以五色丝线来修饰人物、动物的眉目和毛发以及植物花蕊、动物爪牙等;覆里包边,即缝覆里布,整体外形的包边缝合。修饰完成,根据实际情况所需作必要的填充、镶嵌或吊饰处理,有的布贴上还连缀着铜铃、铜钱、流苏等一些小饰物,既有辟邪作用也增添其观赏性。
在工艺上讲究连贴带绣,要求形准、平整和干净,坚守平衡对称的原则,不让起皮、发泡、打毛,巧用材料的自然形态,随物造型、饰色,呈现自然美的特点。这样做出来的布贴衣物,既节省又好看,且结实耐磨,。
在制作手法上,布贴借鉴了民间剪纸、绘画、刺绣等艺术形式,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纹样看上去犹如带有浅浮雕效果的剪纸。
在民间,布贴绣品用途非常广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分为三大类:一是儿童用品,有抱裙、披风、外套、马甲、涎兜、肚兜、童枕、花鞋、暖帽、书包以及玩具等;二是婚嫁用品,有披肩、轿帘、床沿、帐沿、帐吊、枕头、帐幔、绣鞋、围裙、荷包以及八卦等;三是宗教用品,有蒲团、僧帽、垂幡、神帐、对联、台布、香袋等。于是,每逢过节、赶集、走亲访友时,布贴衣物俨然成为妇女儿童的盛装礼服。
布贴装饰纹样的题材丰富,以祈福纳祥、驱邪避祸为主
艺人随意而自由地将祥禽瑞兽、花鸟虫鱼、日常用具,以及乡间景物、民间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神话传说等都纳入其中。常以象征、比喻、谐音等手法来组合形象,以祈福纳祥、驱邪避祸,以此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1、布贴中常见的吉祥纹样
布贴中常见的图案有观音坐莲、观音送子、麻姑骑鹿、状元打马、夫妻拜堂、龙风呈祥、凤穿牡丹、狮子盘球、麒吐玉书、虎跃云天、猴子摘桃、猫儿扑蝶、喜鹊登梅、蝶戏金瓜、鲤跃龙门、鱼戏莲荷、花开富贵、连中三元、早生贵子、福寿双全、榴开百子以及民间“八宝”、太极八卦、万字不断头等。
这些纹样,很少有现成的图谱,都是农村妇女母女、祖孙、姐妹之间相传习而得以传承,多是艺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巧手拼贴而成。每个布贴纹样都表达一个主题诉求,或祈求人寿年丰,或祝福婚姻幸福,或寓意子孙繁衍,或希望子孙早日成才,等等。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具体体现。
作为农村妇女的布贴艺人,在造型时大多不刻意追求形似,在把握物象的主要特征的同时,有几分神似就行。“剪成什么,就是什么,说得过去就行。”对常见的各种动植物和器物,通常是信手沾来,随心而剪,瞬间成型。
故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从无彼此雷同的纹样。
一如艺人受“楚人崇凤”影响,布贴中多出现千姿百态的凤凰形象,有的轻盈飘逸,有的雄健威武。民间画诀中有“三尾鸡、五尾凤”之说,而布贴艺人眼中的凤与鸡,除了尾数遵循此法外,其尾形造型则大胆地突破程式,凤尾在艺人的剪刀下有的形似刀豆,有的状如藕节,还有的像婉柔飘带,有的甚至将尾羽和花草交织在一起,做到形随心生。
2、艺人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创作出数十种造型的儿童涎兜
因为布贴是实用美术作品,故艺人在造型时多在物品本身形状的基础上再自由创作,将实用与美观结合在一起。如儿童涎兜,整体形状像一把如意锁,艺人用如意云头、双桃形、莲花瓣组合成如意锁的外轮廓,意在“长命百岁”;在里面又填充蝶戏金瓜、喜鹊登梅等纹样。此外,还将一个口袋巧妙地隐藏在花样中。
还有虎形涎兜,一只被高度夸张变形的老虎,为中空圆环状,下面前方突出虎头五官,浓眉大眼,在虎头左右巧饰一对称粗壮的前肢,向左向右沿圆周环饰到中间都是简略的虎身,再往上为后肢,至系扣处为虎尾。由于上部系扣处的开口状,虎尾也随之被分开装饰,突出了虎面的威严,小孩戴上它也虎虎生威。这种象形造型的诞兜,围在儿童胸前既能保护衣服干净,又平添些许天真童趣。这种儿童诞兜,有数十种造型,艺人高超的设计艺术在此得到很好的体现。
为了弥补一些难以用布贴手段表现的细节,艺人则借助于传统的针刺线绣,多用以表现人和祥禽瑞兽的眉目耳鼻以及龙、虎、猫、鼠的足爪等,结合布贴用刺绣手法创造出点、线、网、锯齿、松针、十字、正字、交叉、鳞片、箭羽、桂花等众多样式,既强化了物象的形象特征,也将花布更为牢固地缝制在底布上,巧妙地将艺术和实用结合得天衣无缝。布贴以各色布头布角拼贴为主,刺绣为辅,不可能像绣花那么精细,以花布来强调大的块面效果。
布贴的配色技巧
自古楚人尚赤、喜黑,阳新布贴在色彩上也延续几分楚韵。色彩多用原色和极色(白与黑),其效果如黑漆点金,犹似古楚文化中的漆器。一般,用于婚庆或“送祝米”等喜庆场面的布贴绣,多用大红或深红作底色,红色代表吉利红火;平常多以黑色和深蓝两种颜色为底,黑色禁脏耐用,再选用红、黄、蓝、绿等饱和色彩作贴花颜色,色彩鲜明靓丽、古雅清新。
在制作过程中,很多艺人都是“逮着什么布,就用什么色”。但如果涉及具体细节时,也会遵循相关规律,如在处理人物、龙、凤、麒麟、游鱼等面部时,多以白色为底,而虎、狮、猫等动物面部则多以黑色为底。这是因为前者以白色为底,便于绣出五官;后者属猛兽,为镇邪之物,须突出其威严之势。
经过数代妇女的传承和创新,阳新布贴艺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极盛,造型稚拙、简练、夸张、古朴、粗犷,色彩对比强烈、艳丽浓烈、沉着内敛,浪漫神秘的楚艺术特征被延续其中,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