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奸雄——吴大帝孙权传(22联蜀抗魏)

吕尘玄 2024-03-19 05:46:51

第九章 联蜀抗魏

当初,孙权对外假托归服曹魏,但并非真心。魏国于是派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来东吴与之立誓结盟,并征召孙权的儿子去做人质,孙权推辞不受。曹丕愤怒,要派大军讨伐,虽然刘晔与贾诩劝谏,曹丕不听,一意孤行派军伐吴。

1.麻痹曹魏

秋九月(公元222年),曹丕命令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须坞,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

孙权立即派遣吕范等率军,从水路抵御曹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前往救援南郡,朱桓以濡须督的身份抵拒曹仁。

当时扬、越蛮夷少数民族大多尚未平定,内患并未消除,故此孙权恭敬谦卑地上书魏文帝曹丕,请求允许自己改正罪过:“如果我的罪行难以除去,必不见置,理当奉还您赏赐的土地与人民,请求让我寄身交州,了却余生。”

魏文帝回信说:“您生在天下大乱之世,本就有纵横天下的大志,却降低身份奉待魏国,享有现在的封赏。自您被策封为吴王以来,奉献的贡品不绝于路。讨伐刘备的功业,国家仰仗您取得成功。如果做人反复无常,古人视之为可耻之事。朕与您之间,君臣的名分已经确定,难道乐意劳苦军队远征江、汉吗?朝廷的议论,做君主的也不得独断专行,三公上奏您的过失,都是有根有据。朕以不贤明之识,虽有曾母投杼的疑惑,但还是希望他们所言不可信,并以此为国家幸事。故此先派使者来犒劳您,再遣尚书、侍中来与您重修前盟发誓,与您商定送太子为人质一事。您却借口推辞,不打算让太子前来,众议颇为奇怪。又让前都尉浩周劝您送太子来,那实际是朝臣们共同商定的计划,以此来试探您的诚意,您果然借口推辞,对外援引隗嚣送子入质而最终背叛为例,对内则自喻窦融,虽不送子入质却做到坚忠不渝。时势不同,人心各异。浩周返朝后,口说手指地为您说情,越发让议事的大臣们明确对您的诸多嫌疑,您所谓始终奉侍朝廷的保证,没有任何依据,故此我勉强同意了大臣们的建议。现在看了您的上表,诚恳深刻,令人内心感慨,伤感动容。我即日下诏,命令各路军队深挖战壕高筑壁垒,不可轻举妄进。如果您一定要表示自己的忠节,解除大家对您的嫌疑,孙登早上来朝为人质,晚上我就下令所有军队撤返。我所说的话,其中诚意如长江一样不可改流!”

2.坚兵防守

孙权一方面虚于应付曹丕,一方面沿着长江布兵坚守。冬十一月,大风劲刮江面,吕范等人的兵卒淹死数千,其余的全部都撤回江南。曹休指挥臧霸率领轻捷战船五百艘、敢死队一万人偷袭徐陵,烧掉攻城战车,杀夺数千人。吴国将军全琮、徐盛追杀魏国将领尹卢,斩俘数百人。

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自此重新通好。但孙权与魏文帝之间仍有使节往来,到第二年才正式断绝关系。

黄武二年春(公元223年)正月,曹真拨一部分军队占据江陵中州。当月,孙权在江夏修筑山城。三月,曹仁派将军常周彡等,领兵五千,乘坐油船,清晨渡至濡须坞江心小岛。曹仁之子曹泰领兵猛攻朱桓,朱桓率兵抗击,并派将军严圭等击败常周彡等。当月,魏军全部撤退。

夏四月,大臣们进劝孙权称帝,孙权没应允。当月,刘备病亡于白帝城。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

九月,曹丕出巡广陵,面对长江,感叹地说:“长江那边有能人把守,不可谋取啊!”于是返归。

黄武三年(公元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将曹丕烧成重伤。公元226年,曹丕病亡。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

0 阅读:2
吕尘玄

吕尘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