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功看杨得志和田守尧,谁更有资格接替徐海东担任344旅旅长?

墨海深处寻诗 2025-01-19 15:34:42

1938年,因344旅687团团长张绍东和团参谋长兰国清叛逃事件,徐海东被气吐血住院,辞任344旅长一职,当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都极力推荐687团团长,战功赫赫的田守尧继任344旅旅长,但是报告提交上去以后,毛主席并没有同意,而是改派杨得志出任344旅副旅长兼代旅长。

有人说,是因为田守尧太年轻,真的是这个原因吗?今天我们从杨得志和田守尧两位将军在红军时期的战绩,看看谁更胜一筹?

加入红军成为共产党员

杨得志:1928年1月,17岁手持梭镖参加了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成为朱毛红军——红4军中的一员。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田守尧:1929年秋,15岁参加六安八区四乡少年先锋队,投入保卫家多的斗争。一年后,即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25军223团2营通讯班的一名战士。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红军战士成长为团长

杨得志:1930年起任红4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参加了文家市、吉安战斗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1933年第三次反“围剿”作战,杨得志领导11师炮兵连带4门火炮参加黄陂战役。1932年后,杨得志任红15军第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1军团第7师20团团长、第1师1团团长。

1934年2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时任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团长的杨得志,率团冒雨疾奔福建建宁西北的三甲嶂(又名山岬嶂),先敌抢占制高点,苦战一昼夜,以1个团顶住了敌3个师(陈诚部)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猛烈进攻。战斗中,他几次被断木砸倒,几次又爬起来指挥战斗,使阵地岿然不动。战后,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为总政治部的《红星报》撰写了《把第1团顽强作战的精神发扬光大起来》的社论,号召学习红1团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

由于在反“围剿”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杨得志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红1团作为先遣团,在安远、信丰突破了蒋介石的第一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杨得志率领红1团连克剑河,越施秉、黄平,最后占领了乌江边上的余庆县城。1935年1月两次强渡乌江,占领乌江渡口龙溪,突破了乌江天险为中央红军打开了生路。

1935年5月24日,杨得志率红一团冒雨强行军70多公里,一口气赶到了大渡河渡口安顺场,成立由17名勇士组成的渡河奋勇队强渡大渡河,使中央红军又一次绝处逢生、转危为安。

对红1团在长征中完成中央军委赋予任务所立下的战功,毛泽东高度评价:“红1团在这次大转移中是立了功的,你们一直走在我的前面。”在总结长征历程时,周恩来盛赞:红1团是“天下第一团”。

田守尧:1932年10月,红4方面军主力穿越京汉路向西发展。田守尧随红25军坚守鄂豫皖根据地达两年之久。两年间,田守尧作战英勇,曾多次负伤,由战士开为班长、排长。1934年4月,红25军经过艰苦转战,返回鄂东北,与红28军会师,合编为红25军。守尧被编在75师223团2营任通讯排排长。10月,红25军和国民党刘镇华部及东北军四个师在光山进行恶战,田守尧表现得英勇顽强,受到军首长吴焕先、徐海东的赞扬,战后被任命为军部交通队政治指导员。

1934年冬,红25军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2先遣队,由程子华率领开始长征。12月9日在陕南瘦家河遭遇庞炳勋部突然袭击。徐海东闻讯,亲自指挥223团进行反击,战斗异常激烈。从中午一直打到黄昏,反复冲杀20多次,经过殊死的战斗,终于打退了敌人,转危为安。在这次险恶的战斗中,田守尧及时准确地完成了军首长下达的作战命令,并又一次负伤。战后,田守尧被提升为223团2营营长。

1935年4月,在陕南葛牌镇组建了中共鄂豫陕省委,田守尧作为基层干部当选为省委委员。

从团长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战员

杨得志: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杨得志被任命为红1师副师长。 1936年初,杨得志参加东征战役后,和红1师师长陈赓一起在关上、兑九峪两战皆捷,歼灭阎锡山3个团,战后,和师长陈赓率领红1师经过二十多天的行军、作战,突破敌人汾河封锁线,沿同蒲路到达了临汾地区,在临汾地区补充了近两千名新兵。

1936年6月,红二师师长杨得志指挥红二师,作为红一军团的前卫参加西征宁夏、甘肃军阀之战,在陇东第一战地曲子镇战斗中,歼灭马鸿宾国民党第十五路军第105骑兵旅旅长冶成章及所部骑兵四百人。1936年11月,率领红二师参加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此役杨得志负责截断国民党军退路,他率部向山城堡西北方向迂回攻击,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旅又两个团,出色完成了战役任务。

1937年春,杨得志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田守尧:1935年9月15日,红25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延川县永坪镇,同陕北红军会师。接着,两军合编为红15军团,下辖75、78、81三个师。田守尧升任81师师长。

1936年2月28日,已改任78师师长的田守尧,带领全师强渡黄河,参加东征,3月19日攻占文水县坡一战中,田守尧率78师配合75师抗敌三昼夜,掩护红15军团领导机关安全通过,受到军团首长徐海东、程子华的表扬。3月18日至4月14日,78师跟随红15军团拖着敌人十几个团,从晋中到晋西北,转战千里,经过13个县,全军共歼敌七个团、完成了唤起民众,推动抗日,扩大红军和筹备粮款的任务。4月29日,田守尧率领78师又回隰县蓬门镇,抗击敌人七昼夜,掩护全军团西渡黄河。

1936年5月下旬,田守尧带领78师,作为西征军的右路军的一部,向三边(靖边、安边、定边)挺进。在进抵安边以东时,田守尧指挥部队会同75师,击溃马鸿逵的一个骑兵团,消灭了一个骑兵连。6月15日,指挥部队进攻安边。不到两小时,即克该城。歼敌400多人。他率领78师进入宁夏境内后,又一次主动出击,包围了盐池县县城。在75师配合下,很快攻下盐池,敌营长被击毙,300多人被俘。这两次战斗都打得果断、迅速,田守尧和78师获得司令员彭德怀的嘉奖。

平型关战役表现

杨得志:1937年8月,红军改编后,杨得志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9月率部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战斗从上午8时多持续到下午1时,八路军第115师全歼了1000多名日军。其中,杨得志的685团就歼灭日军500多人。

田守尧:1937年8月,红军改编后,田守尧被分配到115师344旅688团任副团长,兼政委职。当年9月,他和团长陈锦秀带领688团,参加平型关大战,激战中,田守尧两次中弹,他只好躺着指挥战斗。在被强行用担架抬离战场以前,还召集几个营连长,具体地布置了战斗方案。

从两人的红军时期战绩和平型关大战中的表现看,两人同属于我军战功赫赫的虎将,但从连长、团长、师长这三个关键任职时间和战绩而言,个人认为还是毛主席看得全面,杨得志将军似乎更胜一筹,而不是年龄,因为从建军开始,我军从来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探讨!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