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白情:人生就是折腾,精彩的人生就是不停地折腾

青林知青 2024-11-12 07:26:19

康白情:曾向潮头立,落寞江畔殒

文人从政,结局一般都不会太好,当年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成天说自己怀才不遇,没能实现济世的抱负,要是唐玄宗真给他弄个官,也不知道他是否能行,我想,大概率是不行。

民国时,文人从政的数不胜数,翁文灏、王云五等人,在学术上都是一流,可上海的一场金融风波,又是法币又是金圆券的,把自己弄得个灰头土脸;毕竟,隔行如隔山,搞经济,还得是孔祥熙和宋子文这样的行家。

康白情也是这样的人,他是五四运动的擎旗者,中国白话诗的先驱,他的白话诗仅次于胡适,但相比于胡大师的那些“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水平要高出不少,可以说,他的新诗对当时有着重大的影响,至少也是白话诗的开山祖师之一。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诗人,现在还能知道他名字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他从青年时代的光彩夺目到后半生的碌碌无为,诠释一句话,那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最终远离了时代的主潮流。

康白情的起点非常高,他是新体诗的开拓者,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他还是“新潮社”和“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也是他介绍毛委员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

当年,孙中山亲自介绍他加入国民党而不允,却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党”,一通的折腾,他的生活信条是,人生就是折腾,精彩的人生就是不停的折腾!可惜的是,康白情折腾到最后,也没有能折腾出精彩,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只剩下故纸堆中一个陌生的名字。

民国安岳老照片

康白情,字鸿章,1896年出生在四川安岳县的一个士绅家庭,作为偏远乡村的一员,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私塾中很勤奋,熟读传统经典,擅长诗词歌赋,是当地十里八乡闻名的小才子。

民国的四川是袍哥的世界,当地叫做“嗨袍哥”,各地都有自己的“码头”,江湖险恶,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相互帮衬,才能共渡难关。

有些让人困惑的是,康白情年仅11岁时,便参加了袍哥,但他却不是那种打打杀杀的莽汉,估计是向着“白纸扇”,也就是军师的位置而努力的。

当山外的新思潮和新文化席卷而来时,他去了成都读书,1917年,他考入了北大哲学系,同学中有文学家朱自清,历史学家顾颉刚,还有一位是后来成为大汉奸的陈公博。

康白情进入北大是很玄的,他古文功底深厚,但于数理化这些知识就完全没有接触过,他国文和英语都考了第一名,但数学却交了白卷,于是,毫无悬念地被淘汰了下去。

胡适

不过,严重偏科的康白情运气极好,胡适看中了他的才华,竟以辞职相威胁,方才将他招进北大,这在当今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有趣的是,他的难兄难弟罗家伦同他的情况一样,国文满分,那是胡适批的;历史也考得一般般,数学更是零分,而校长蔡元培力排众议,才有了这后来清华的罗校长。

罗家伦

罗校长也继承了这光荣的传统,他在清华担任校长时,也招了一位严重偏科才子,这位便是钱钟书,可以说,如果没有罗家伦的慧眼识珠,我们肯定是看不到小说《围城》的。

在民国时期,发生这样的事并不稀奇,被誉为“最后的才女”,也是沈从文妻妹的张充和,考试的数学成绩一样是零蛋,同样是被爱才的胡适以“试读生”的变通方式,成为北大的学生。

康白情进北大的那一年,陈独秀刚将《新青年》带到了北大,很多知名的教授都成为这个新时代最具影响力刊物的编委,一时,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学生们也想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之中。

于是,北大文学系的傅斯年找到好朋友罗家伦和康白情,一起创办了《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响很大,而他们三人也成为北大学生会的领袖,还有一位同他们一起的,是后来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张国焘,这样一来,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溅我黄儿千斗血,染红世界自由花”,血气方刚的康白情在《新潮》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新体诗,而鲁迅和李大钊,以及胡适、周作人等等,也给《新潮》投稿。

后来,他们成立了“北大学生会”,还编辑了《新潮文艺丛书》,其中,冰心的诗集《春水》和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影响最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众多的投稿人中,还有一位女性作者,她就是北大哲学系主任陶孟和的夫人,集美丽和才华于一身的沈性仁。

五四运动爆发时,“北大学生会”都是运动的发起人和直接参与者,罗家伦和康白情还作为代表,同北洋政府进行谈判,不过,由于反对学生焚烧赵家楼等暴力行为,傅斯年淡出了学生运动领导的位置。

五四运动落潮后,康白情参与组建了“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底,他介绍了时任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入会,同期入会的还有张闻天等人,在这个组织中,有很多成为我党早期领导人,如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等等。

左起:孟寿椿、邓中夏、周炳琳、张申府、陈愚生、康白情、袁同礼、李大钊、黄日葵、雷宝华。

诗是要写的,书就不太读了,此时的康白情转身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当《少年中国》创刊时,李大钊任编辑部主任,康白情任副主任,大力倡导青年写新体诗。

我们都攀着缆,

风吹着我们的衣裳,

站在没遮栏的船楼边上。

黑沉沉的夜色,

迷离了山光水晕,

就星火也难辨白。谁放浮灯?

仿佛是一叶轻舟。

却怎么不闻桡响?

……

这是康白情写的一首《送客黄浦》,诗共有三段,写的是他在上海送别田汉和易家钺这两位“少年中国学会”东京会员,从上海前往九江时的心境,“这中间充满了别意,但我们只是初次相见。”虽是平常用语,却以寥寥几笔勾勒出“我们”的群像。

借着点点的星火和暗淡的夜色,通过光和影的变化,反映出作者沉重的心情,离愁别绪,如泣如诉,写得非常真挚动人,这也反映出康白情对色彩的把握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因此,即使是对康白情很多的诗评价都不高的梁实秋,也不禁赞许其“可推绝唱。意境既超,文情并茂。”

可以说,白话诗虽然写的人有很多,相对于那些写惯了格律诗的人来说,只能是作为一种尝试,所以现在看起来水平并不是很高,而其中真正能算得上“诗”的,惟有康白情。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

正担着犁鸢,

眙着白眼,

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

牛也,你不要叹气,

快犁快犁,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

牛也,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

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

人呵!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这是康白情诗集《草儿》中的第一首诗篇,灵感来自于他在家乡看着长工耕田劳作时的感受,画面虽然很简单,但很写实,很形象,意蕴深刻,从那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能体味出的作者深刻的寓意。

这是康白情最著名的一首诗,如果从表面上看,它抒发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但如果往深处想去,这里的“草”,其实表达的是理想,也是一种追求,而“鞭儿”,则是诗人肩负的改造社会的责任。

也正是这首诗饱含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特征意义极强,鼓励着有志青年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所谓“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开拓的牛,也是与康白情志同道合的一群人的象征,而“草儿在前鞭在后”,也成为五四时期青年人自励自强的名句。

康白情着力写新体诗,能被人记住的诗,大部分都出自这段时间中,但是,康白情并不想成为做如徐志摩那样纯粹的诗人,他依旧保持着对政治的热情,如果他一直写下去的话,与徐大诗人并驾齐驱,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当然,没有林徽因和陆小曼的加持,想超过也是有些奢望了。

前排左起:康白情、汪敬熙;后排左起:罗家伦、段锡朋、周炳琳

1920年,北大用上海棉纱大王穆藕初捐赠的钱,保送了包括康白情和罗家伦在内的五名学生赴美留学,时人谓之“新五大臣出洋”,此时的康白情雄心万丈,他慷慨激昂地写道:

我乐得登在甲板底尾上。

酬我青春的泪,

对你们辞行;

我的少年中国呀!

愿我五六年后回来,

你们更成我理想的中国少年!

然而,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康白情,并没有将心思花在学业上,他将留学弄成了“游学”,交结各种美国的华人社团。

他发起成立了“美洲中国文化同盟”,并且凭借早年哥老会的背景,加入同属洪门的致公堂,以至于毛主席在延安会见斯诺时说,“我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还遇到了康白情,他后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入了三K党。”

当然,这是老人家记错了,也许,这是毛主席对康白情最后的记忆,不过,也正是这一句话,让很多人在读《西行漫记》时,记住了一个加入三K党的康白情,也算是出了个小名。

后来,康白情脱离的致公堂,发起成立了“新中国党”,自任党魁,为扩大声势,他写信邀请当年“少年中国学会”的成员参加,但响应者寥寥。

1924年,由于原来资助他的资金断裂,加上在美国混得很不顺心,灰头土脸的康白情落寞回国,他建立的这个党也无疾而终,如徐志摩的诗句一般,“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然而,他在美国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国内与他熟悉之人的极大不满,后来的康白情自己也说,我这一生最大的失败就是自立政党,几乎得罪了圈内的所有人。

回国后的康白情更是凄惨,由于同海外会党的瓜葛,北大将其拒之门外,而国民政府早已缺席判决他为政治犯,他不得不远离人们的视线,浪迹江湖,行踪诡秘。为衣食而奔走,人生的轨迹是一路地下窜,狼狈不堪。

外面是呆不下去了,他只好回到了老家,投靠的四川最大的军阀刘湘,在其帐下当了个“帮闲”,后来竟又染上了抽鸦片的恶习,意志日益消沉,成为一个颓废之人。

随着民国政府的中央势力日渐强大,四川军阀独立王国眼见得如日薄西山,行将就木,于是,康白情离开了刘湘,去上海做起了生意。

他开了个叫做“四川土产行”的小店卖榨菜,还去了一家卖银耳的公司当了几天总经理,又去中学当教员,学中医,开绸布店,期间也曾发表过一些小诗,但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光芒。

人要倒霉,喝水都塞牙,康白情收集的许多古董,准备运去美国卖个好价钱,谁料想货运的船在太平洋沉没,他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

1935年,经北大的同学介绍,他去中山大学任教授,不久又因“政治犯”关系而被解聘,但又凭借以前的声名,在一些部门混差事,可以说落寞到了极点。

后来的他,因国民政府对政治犯监控的松驰,再度去中山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又随学校去了昆明,兼任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的导师。

也不知是何原因,从1941年开始,康白情又离开了教育界,去了昆明市猪毛工会担任书记,又去南菁学校当教员,后来还在云南绥靖署当了名上校参议。反正又是一通的折腾。

折腾了足足5年后,他又回到广东教育厅,算是又回归了教育,在广东文化大学教育系主任;新中国建立后,康白情继续在大学教学,期间还调往海南师范专科学校任教。

此时的运动是一个接着一个,康白情虽然教学是把好手,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但由于复杂的过往,有着交待不完的罪过,写不完的材料和反省不尽的过错。

美人年八十,瑶瑟怨正多,

白头成虚誓,吾欲叩香娥!

这是1953年夏他写的一首五绝,名为《读〈湘君〉〈湘夫人〉》,这两首都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其中如“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的名句,也许正与康白情的心情相契合,故有感而发。

这首诗写后不久,全国院校大调整,海南师专被肢解,康白情与学校的部分人员去了华南师范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

建国后的康白情

1958年,反右运动席卷而来,康白情很自然又陷入到漩涡中心,在一阵的检讨、交待和批斗后,他毫无悬念地被划为“右派”,并被退职离校,遣返回家乡,时年63岁。

历经风雨的康白情携夫人从上海乘船溯长江而上,因肺痨病复发,加上残酷政治斗争风雨的袭扰,康白情心力交瘁,一病不起。

在轮船即将进入巴东港,就要进入三峡时,康白情已经是坚持不下去了,他只能下船,住进了码头边的小旅馆,看着江上往来的船只,他知道自己是回不去故乡了。

几天后,康白情枕着阵阵的江涛,在旅舍中闭上了他疲惫的双眼,弥留中,他双眼望着窗外大山,是那般的不舍。

也许,此时的他想起了当年沿着这条江出川时的情景,想起了太平洋波涛送他去美国留学时的豪情……

0 阅读:1

青林知青

简介:三线子弟下乡知青待岗工人,打工归来一支秃笔聊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