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婚姻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再见爱人》正式上线芒果TV,三对已经离婚或正在面临情感危机的夫妻,乘坐房车开始为期18天的环疆旅程,通过旅行重新思考婚姻,对感情做出最终选择。
近几年,从相亲到恋爱再到再婚,观察类真人秀几乎包揽了恋爱过程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情感中的伤痛问题,几乎所有节目都默契地选择了避而不谈。观众习惯性地认为,真人秀应当关注于生活中更轻松更有趣的内容,“离婚”这一话题虽然夺人眼球但在风格上明显过于沉重。因此,出于选题的特殊性,《再见爱人》还在制作初期时就同时获得了网友们大量的关注与担忧。
幸运的是,这档让人一度忧心忡忡的节目并没有令人失望,《再见爱人》第一期上线,就做到了真正用节目质量满足观众期待,击碎质疑与谣言。
制作厘清底层逻辑,情节发展自然流畅
离婚能否以真人秀的模式呈现?是否会对嘉宾造成二次伤害?习惯了合家欢的观众们可否接受这样的节目主题?在选题层面,创新一定意味着层层挑战。想要将“离婚”完美嵌套在真人秀的模式当中,节目需要在创作初期彻底厘清什么才是离婚真人秀的底层逻辑。
对于《再见爱人》而言,明确节目的合理性是搭建底层逻辑的第一步。
《再见爱人》由章贺、郭柯宇,佟晨洁、魏巍,王秋雨、朱雅琼六位嘉宾共同出演,节目中章贺、郭柯宇虽已离婚一年,但两人之间依然有放不下的心结,佟晨洁、魏巍还在感情危机中挣扎尚未离婚,而王秋雨、朱雅琼则刚好处于离婚冷静期,需要一个月的冷静期才可真正结束婚姻。
面对感情,三组嘉宾皆处于犹豫的阶段,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契机,去和自我和解,和彼此达成共识,共同完成婚姻的最后一份答卷。而这份犹豫也恰巧构成了节目成立的核心悬念。
另一方面,三组嘉宾的矛盾分别围绕“爱情缺失”、“理解缺失”、“关爱缺失”展开。相较于“出轨”、“婆媳矛盾”等更为复杂的婚姻问题,这三类问题更专注于亲密关系本身,且属于嘉宾间的内部矛盾,不涉及其余因素。这样的矛盾是极有机会通过旅程中彼此的交流与自我的反思予以解决的。
同时,节目中三组嘉宾的矛盾其实都由其性格所致,这种生发于潜意识的天然矛盾易于在极短时间内通过日常行为展现。在第一期开篇,节目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微表情和小动作的捕捉就将章贺与郭柯宇之间的冰冷展现地淋漓尽致。而王秋雨过于直男的思维也在嘉宾们闲谈中被佟晨洁一针见血地指出,并遭受到了所有人的集体围攻。
在这种情况下,节目既不需要后期备采中嘉宾长篇大论的自述辅助解释,也不需要设计套路化的情节刻意激化冲突,整体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并且,每一组嘉宾的情感问题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即使是没有经历过婚姻的观众,也很容易感同身受,观众的情感逻辑和节目制作逻辑达成了高度的匹配,在合理性之外,也奠定了节目的可看性。
双层观察模式推动情感与价值双向输出
《再见爱人》的观察团能称得上是今年所有观察类综艺中,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观察团。
在阵容方面,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和职业辩手黄执中担任节目的专业背书与情感顾问。沈奕斐教授常年致力于女性学、性别社会研究,在分析时往往能跳出感情的局限,将嘉宾间的行为转化成两性关系与社会成长的层面。基于自身的学识与人生阅历,她的讲述也总给人以千帆阅尽的沉稳,十分符合“离婚”这一主题的情感基调。
出身于专业辩手的黄执中,也是在微博上经常为感情不顺的网友答疑解惑的“情感”博主。他擅长以观众易于理解的方式,总结情感,产出金句。面对复杂的情感纠葛时,剥丝抽茧,倒退至根因展开分析,让观众如庖丁解牛般豁然开朗。
但本次观察团中最大的惊喜却要归功于胡彦斌、郭采洁、孙怡三人奉献的精彩表现。
三位嘉宾都极为感性,在观察类综艺中,这样的性格非常容易对嘉宾产生共鸣,达成情感投射与感情的同步,从而进一步通过自身情绪的释放辅助放大真人秀片段中的嘉宾内心的感受,而这正是作为观察团经常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关键任务。
同时,三位嘉宾在全程录制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郭采洁在真人秀片段刚完成开篇叙事时,就已经记录了满满一篇的笔记。胡彦斌细致入微,经常能敏锐捕捉到嘉宾不经意间的反应与动作。相较于插科打诨的套路式“观察”,反倒是这三位首次出演观察类节目的观察新人的用心更能打动观众。
当下的观察类节目通常是“专业嘉宾+明星嘉宾”的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则往往导致缺乏相关背景知识与人生经验的明星,依赖于请教专业人士,沦为跟随者与被影响者。但在《再见爱人》的观察团中,所有嘉宾都做到了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在意见相左时勇敢反驳。
明星嘉宾们抛开了“艺人本位”的思考模式,而专业嘉宾们也十分乐于聆听和肯定嘉宾的观点,《再见爱人》的观察团形成了微妙的平衡,避免了单一型领袖的形成,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维的观察视角。同时在节目中很多男女性格差异,感性与理性的辩论中也形成了激烈且精彩的观点交锋。
除了形式上的观察团之外,一同旅行的嘉宾们也在无形中形成了双层观察的模式。例如,章贺会不自觉地将朱雅琼为王秋雨写歌的事与郭柯宇进行对比,也会在吃饭时询问魏巍,佟晨洁与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其实这类举动无疑是嘉宾们在与互相相处与交流中依据对方行为对自己感情形成的反思,通过第三视角,更客观更冷静的审视自己的爱情。
此外,真人秀中的三对嘉宾也都是性格鲜明,敢讲敢做的类型,面对王秋雨“没时间”的解释,佟晨洁直接拆台引发众人哄笑。面对“离婚”这一沉重话题,为后续备采可发挥的空间极小,而当嘉宾聚在一起,这样的交流与互相反倒成了更情绪化、更直接、也更实时的采访,为节目增添了不少意外收获。
高敏感度题材的降维处理
对于任何一档真人秀来说,窥私欲一定是观众对节目最本质的需求。在这样的需求下,制造冲突,激化矛盾从而展现嘉宾最真实的一面也成为了很多节目的惯用手段。可当面临高敏感度的话题时,可能对窥私欲的降低与矛盾的弱化才是更高级且值得尊重的处理手法。
《再见爱人》并没有一味的刻画因情感不合而对嘉宾留下的伤痛,而是从“离婚”说开去。节目中嘉宾的相处不仅仅有尴尬冷漠,也有魏巍、佟晨洁一度被调侃的“妻子的浪漫旅行”般的甜蜜。而在对王秋雨的塑造中,节目利用王秋雨在房车中和嘉宾们聊编剧写作的片段,也使得观众在啼笑皆非间瞬间领略到了王秋雨直男到极致的人设。
正如沈奕斐教授所强调的,在痛苦地告别前一定是刻骨铭心的爱过。《再见爱人》为观众们呈现的是一段有苦楚但却也因为爱而闪闪发光的一段旅行。在真正的“再见”前,我们依然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而在无数次争吵的背后,每一位嘉宾也都是可爱的,值得我们共情的感情中的个体。
其次,《再见爱人》在剪辑中,节目并没有蓄意刻画嘉宾间的矛盾,在不可避免地争执发生时,也给予了问题双方各自表达的机会。而比起对嘉宾的做法下定论,观察团的成员们通常是借由自身经历与感悟的分享,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再见爱人》的节目视点上更倾向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无底线地对嘉宾进行曝光与消费。
此外,节目本次的镜头质量与环境置景也可圈可点。极具美感的画面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打造出了偏影视化与散文化的呈现效果。观察团协助节目以情感为桥梁打破了荧幕的屏障,而制作组又通过画面为真人秀中的嘉宾们拉开了与“真实世界”的距离。
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误打误撞,这样相左的设置反而在视觉观感与内在情感上形成了微妙的配合,为嘉宾们的旅程添加了童话般的浪漫之感,弱化了现实生活中离婚本身的残忍。
在节目开播前,《再见爱人》曾一度陷入抄袭韩综《我们离婚了》的舆论风波。可事实上,和前任重聚的模式早在澳洲的综艺 《Back with the Ex》中就已经被应用,韩综也并非首例。
并且,从目前播出的第一期来看,除了同属于“离婚”这一母题,《再见爱人》与《我们离婚了》从底层逻辑到嘉宾选择再到情节处理等各个方面均截然不同,一味地将其认定为抄袭,《再见爱人》属实有些冤枉。
总体而言,《再见爱人》确实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下了不少心思。在面对“离婚”这样高热度的选题时,节目并没有被题材自身极强戏剧性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对底层逻辑进行拆解,一一梳理,保证了合理性、可看性与自洽性的平衡。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每一处的情节处理也能体现出节目在避免对嘉宾进行二次伤害上的谨慎与重视,在节目中,离婚只是对生活的二次选择,不再是恐怖的洪水猛兽。《再见爱人》保障了节目的质量也保护住了制作的本心,不愧被称为本年度情感类节目的一档诚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