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河谷——西昌·建昌博物馆

生生不息清泉 2024-12-12 03:36:11

△ 图1 夜景透视

古人云“清风雅雨建昌月”——建昌即西昌。山川形胜,物华天宝,自古以来,西昌就以月色闻名,是一座被银辉偏爱的城市。而延绵300余公里的安宁河就是西昌的“母亲河”,滋养出11000余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孕育着这座城市的古老文明。

如今西昌文旅发展从“邛海时代”进入“安宁河时代”,建昌博物馆选址安宁河畔。我们以“建昌月”“安宁河”为设计出发点,建筑融合西昌独特的历史记忆和环境景观,激发西昌过去和未来的深层次联系。

△ 图2 清晨鸟瞰图

01、项目背景

建昌博物馆位于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的西南角,安宁河西岸,站前路与长裕路交界处,与三江流域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共同组成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的公益三馆。博物馆总建筑规模约1.3万平方米,由两个常设展厅、一个临时展厅、室内外展廊以及其配套服务组成,多样丰富的展陈空间用以陈列西昌历史沿革及四十多年来重大的考古发现。

△ 图3 场地区位

02、建筑选形

建昌博物馆位于站前路与长裕路交叉口处,是城市界面的重要节点,且沿站前路和长裕路侧城市界面将展示建昌博物馆不同面与相邻博物馆的组合。设计之初,我们对选型进行多种比较,最终从西昌的“月城”“卫星城”中获取灵感,选取圆月作为基本体形,其圆滑的边界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保证各方向城市界面的均好性,微微倾斜的形体也能与周边两馆组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 图4 总平面图

△ 图5 长裕路方向城市天际线

△ 图6 站前路方向城市天际线

03、设计概念

3.1日月河谷——一座安宁河谷中的“日月之城”

安宁河是凉山州的母亲河,滋润着大河两岸平坦的沃土田畴,造就了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平原。自古沿岸人民就依水而居、引水灌溉,孕育了西昌古老而灿烂的文明。

△ 图7 安宁河谷现状

建昌博物馆的选址回归安宁河岸,设计以河谷的形成为灵感,河流穿越圆形的体量,其冲刷之势使得内部如地阶河滩般层层退台,形成一个别有洞天的“河谷”空间,博物馆功能以河谷公园为核心展开布局。

△ 图8 建筑体量生成

△ 图9 河谷公园鸟瞰

博物馆的外立面设计采用横向拉槽的石材肌理重新演绎安宁河谷侵蚀堆积的地址断面。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石材开洞,仿佛是西昌夜晚的满天繁星,在“河谷公园”处集中形成的月型,在安静的安宁河畔营造探索西昌历史的浪漫气息。

△ 图10 博物馆透视

3.2多维河谷——博物馆空间的全新体验

建昌博物馆的功能设计摒弃在游客在室内空间被动参观学习的传统“独白”形式,除了常规展厅以外,我们创新营造了参与式的展陈空间,供人们约见、休憩、游走及交流思想。我们希望游客从河谷公园,梯田休息展廊,固定展厅中获得不一样的空间体验,以激发游客、展品、环境以及历史和未来之间的良性对话。

△ 图11 河谷公园透视

建昌博物馆结合西昌阳光充沛,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构建了多层次拥有丰富绿化景观的户外露台——可供举办户外展览和城市活动的场所,以及咖啡馆、游步道和观景平台,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通过集中规整的展厅空间设计,运用移动隔墙等灵活的建筑元素,增强了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的能力。

规则展厅与不规则河谷公园之间曲线梯田的空间,被定义为休息展廊空间。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功能分区,可满足各种活动和展览的使用需求。

建昌博物馆不仅仅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场所,也是西昌城市文化活力在安宁河岸的延伸。

△ 图12 展厅的多种分隔可能

△ 图13 休息展廊室内透视

3.3畅游河谷——层次丰富的观展体验

博物馆流线设计以创造游客体验为侧重点,采用分层内外结合的设计方法,使之与安宁河谷两侧台阶地形相呼应,丰富了游客的观展流线。灵动的曲线退台在展现空间流动美的同时,也为人们眺望安宁河和园区风光创造了绝佳的场地。

△ 图14 博物馆一层入口透视

一层为临时展厅,常设展厅被设置在二三层,环绕河谷公园展开。观展流线从一层架空庭院开始,通过室外扶梯踏步穿越到达二层河谷公园,由此进入博物馆内部观展流线。二层常设展厅主要陈列璀璨的邛都文明及汉晋时代,中庭的扶梯联系三层常设展厅——唐宋明清及多彩文化展厅。室内参观完成后,可选择通过三层室外露台,跟随依托于环形立面打造的游廊路径,以不一样的方式重游河谷公园,远眺西昌的新城建设,回味着2100多年的历史进程。建昌博物馆流动的空间与西昌不断演变的历史进程融为一体,建筑和城市相互连接,承接历史,展望未来。

△ 图15 博物馆流线分析

3.4绿色河谷——低碳可持续的节能技术

建筑体形及外立面设计优先考虑能源效率,规则完整的形体,外立面以石材为主,多层级的屋顶绿化,以保证建筑的热工性能。河谷公园内的外立面设计由超白LOW-E玻璃和遮阳控温的矩管百叶组成,完美的将建筑功能、建筑美学、建筑景观融为一体。

层叠式阶梯构造在雨水管理上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露台上的雨水花园和广场层的生物滞留池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和减缓雨水排入城市系统的速度。

△ 图16博物馆绿建措施

04、结语

目前,建昌博物馆已经完成主体钢结构的封顶,计划在2025年完成整体工程。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建昌博物馆以日月河谷之名闪烁在西昌母亲河畔,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西昌的历史足迹。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独具特色的河谷观展体验,是建昌博物馆为每一位到访者创造的美妙旅程。

△ 图17 城市广场夜景透视

△ 图18 博物馆施工过程

△ 图19 一层平面

△ 图20 二层平面

△ 图21 三层平面

△ 图22 剖面图

(陈艳妍 李国熊 撰文)

项目地点:四川西昌

设计时间:2020年3月至今

建设单位:西昌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图深化单位: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12628㎡

建筑面积:13450㎡

结构形式:钢框架结构

项目团队:

· 设计总负责人:郑勇

· 设计副总负责人:陈艳妍

· 建筑专业:李国熊、罗力铭、杨屹

· 结构专业:李剑群、黄炜、赵耘墨

· 给排水专业:史良杰、秦伟豪

· 暖通专业:刘钊

· 建筑电气专业:邵贺峰、李伟、毛俊龙、陈笛潇

· 建筑电气智能化专业:毛俊龙

· 建筑技术专业:蔡君伟、罗晶

· 幕墙专业:张国庆、王一伟

· 造价专业:贾耀林

0 阅读:3
生生不息清泉

生生不息清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