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四国并存,罗贯中为何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白晴聊历史 2025-03-30 12:42:5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东汉末年,四国并存,群雄割据,硝烟四起。

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却只讲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争斗,而另一个国家的故事,竟然被彻底抹去。

为什么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而没有提及那个国家?这个被遗忘的“第四国”究竟是什么?它的历史地位和命运,是否被有意忽略,还是另有隐情?

风云际会,枭雄崛起

时间倒回到东汉末年,那是一个群雄逐鹿、天下大乱的时代。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各路诸侯却也蠢蠢欲动,虎视眈眈。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公孙度的男人开始崭露头角。

公孙度出身寒微,因为父亲犯了错被迫逃亡到了北方的玄菟郡。

在那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贵人——太守公孙域。

公孙域见公孙度骨骼清奇,颇有大将之风,便将他收为养子,给予他大力栽培。

从此,公孙度走上了仕途,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公孙度虽然出身不高,但他胸怀大志,心狠手辣。

在成为辽东太守后,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铲除异己,扩张势力。

他先是征服了周边的夫馀、高句丽等小国,又击败了南匈奴、乌桓等北方游牧部落,将版图扩张到了辽东、吉林、朝鲜等地。

渐渐地,公孙度成为了辽东地区一方霸主,而他的燕国,也初具规模。

雄心壮志,谋划天下

公元200年前后,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正面交锋。

公孙度看到了这个天赐良机,萌生了南下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他对身边的亲信说:"汉室气数将尽,我们要趁乱夺取天下!"

然而,天不遂人愿。

就在公孙度准备起兵之际,他却病倒了。

公元204年,这位雄才大略的枭雄离开了人世,没能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继承了父亲的基业,但也没有做出什么大的作为。

直到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出现,燕国的历史才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与此同时,曹操已经击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

他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江东,妄图一统天下。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

从此,魏、蜀、吴三国正式形成,天下三分。

辽东霸主,与吴结盟

此时的燕国虽然在辽东一隅,但也已然成为一方诸侯。

公孙渊继承祖父的衣钵,国力日渐强盛。

他自立为燕王,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广结善缘。

一时间,燕国虽处边陲,却也风光无限。

要说公孙渊最得意的举措,莫过于与江东的吴国结成同盟。

吴国虽然偏安东南,但胜在民富国强,又有长江天堑,颇有与曹魏抗衡的实力。

公孙渊看中了这一点,主动向孙权示好,两国互通使节,结为兄弟。

孙权也十分赏识这位燕王,曾盛赞其为"北方豪杰"。

在公孙渊的治理下,燕国越发强大。

疆域扩张到辽东、吉林、朝鲜大部,甚至还兼并了朝鲜半岛的一部分。

国力之盛,甚至超过了蜀汉,与吴国并驾齐驱。

公孙渊也野心勃勃,他心想,若是有朝一日吴国북上,魏国必然腹背受敌,到时燕国虎踞北方,吴国稳坐江东,天下十室窗间耳,岂不美哉?

倒戈示好,自取灭亡

公元237年的一天,公孙渊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他下令杀掉了吴国的使节,将首级送给了魏国。

消息传到建业,孙权勃然大怒,大骂公孙渊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当即与燕国断绝了来往。

公孙渊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有人说他是想投靠实力强大的魏国,有人说他是想挑拨吴魏关系,还有人说他只是一时糊涂,头脑发热。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愚蠢至极的决定,为燕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魏国虽然收下了公孙渊的人头,却并没有因此对燕国放松警惕。

相反,他们对这个北方的蛮夷政权更加忌惮了。

曹魏的大都督司马懿更是对燕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公孙渊这一倒戈,无异于引狼入室,自取灭亡。

公元238年,司马懿出兵讨伐燕国。

大军压境,公孙渊仓皇应对,将主力部队调往西北的辽隧关防守。

谁知这正中司马懿的下怀——他弃辽隧之围,直扑燕国都城襄平。

公孙渊闻讯赶回,却已为时已晚。

襄平城破,公孙渊被围困其中,最终兵败自尽。

从此,燕国灭亡,公孙渊也成为了历史的弃儿。

英雄迟暮,曲终人散

燕国的故事,是三国历史上一段短暂却不平凡的插曲。

它的存在,丰富了那个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时代。

然而,燕国虽然曾与魏蜀吴并驾齐驱,却终究敌不过时代的大势,成为了历史的陪衬。

公孙度虽然雄才大略,却英年早逝,没能完成他的抱负。

公孙渊虽然继承了祖业,却因为一时糊涂而断送了基业。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那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谁又能料到一步之失,竟会满盘皆输呢?

燕国的故事,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思考。

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究竟有多少像公孙度、公孙渊这样的英雄豪杰,曾经叱咤风云,最终却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他们的故事,又有多少值得我们品味和探寻?

燕国虽然只是历史的一段插曲,但它却给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它的兴衰荣辱,也折射出三国时期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燕国,认识那个被遗忘的年代,感受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0 阅读:0
白晴聊历史

白晴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