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视察安徽不愿登黄山,张治中不解,听完解释感慨:一心为民

青梦聊国际 2024-05-30 03:18:02
作者|宁镜诚

1958年9月,北戴河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决定视察全国各个省份。出发前,他邀请张治中一路同行。

一日,专列抵达安徽,身为安徽人的张治中建议毛主席去黄山游览一番。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毛泽东听完张治中的建议,有些心动。

可是,当得知不能开车上山,只能坐轿上山后,毛泽东决定放弃,张治中在一旁大为不解。

众所周知,毛主席本人对爬山这项运动情有独钟。按理说,碰到能爬黄山的机会,他应该不会错过。那么,毛泽东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毛泽东与山

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对体育锻炼十分看重。

早在1917年,毛泽东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他写道:“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也就是说,个人精神蓬勃发展,民族才能强大。而精神的强大,有赖于强悍的体魄。这就解释了,毛泽东为何对锻炼体魄这么看重。

众多体育运动中,毛泽东喜欢游泳,对十分钟情于爬山。纵观毛泽东的一生,确实和“山”有不解之缘。

我们都知道,井冈山是毛主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毛泽东而言,意义非凡。

即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对井冈山念念不忘,这种思念之情到了晚年尤甚。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故地重游,他感慨万分,挥毫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

山对毛泽东而言,是理想开始的地方。

不仅如此,毛泽东爬山的爱好,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已经建立起来。

1936年,面对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毛泽东颇有感触地回忆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参加锻炼的场景:“寒假里,我们就脱掉衬衫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脱掉衬衫,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大声叫喊,说这是一种叫做‘风浴’的新体育项目。”

毛泽东曾在暴雨中攀爬岳麓山,就是为了体验《诗经》中“纳于大麓烈风暴雨勿迷”的乐趣。

如果读者曾经看过《恰同学少年》,应该对剧中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顶风冒雨,登山高歌的场景印象颇深。

在此笔者不再赘言。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毛泽东带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起草小组远赴杭州,一门心思工作。

这是我国的首部宪法,所有的工作都要从头来,工作难度不言而喻。为了调理身心,更好地工作,无论刮风下雨,毛泽东都坚持爬山。

在此期间,负责保护毛主席的张耀祠可谓费尽心血。

因为毛主席外出爬山没有固定时间,所以张耀祠没办法提前安排警卫工作。因为毛主席讨厌兴师动众,全凭兴致。

张耀祠清晰地记得,毛主席一般是下午4时许外出爬山,一直到晚上9时回到住处,大概持续5个小时左右。

毛泽东爬山“不紧不慢,走一阵,坐下来歇歇”,目的就是强身健体。

张耀祠回忆说,毛主席除了爬山,还喜欢游泳。他游过北戴河、长江、珠江、赣江、钱塘江等等。

爬山背后,是毛泽东对体育锻炼的喜爱。而毛泽东在爬山之余,还始终心系人民。

毛泽东去杭州视察期间,也曾爬过当地的玉皇山。

那天,毛泽东因为失眠,决定去爬玉皇山。彼时,玉皇山下有滑竿,是给上山的游客准备的。

毛泽东虽然爬了很多次山,但是也不愿意坐轿子。工作人员担心毛主席太过劳累,于是悄悄从当地驻军那里调来两匹马,后来被毛主席知道后,批评了工作人员,并命令他们把马送回去。

毛主席曾说:“老同志爬山,轿子不要坐了,爬不动了,可以休息一下,慢慢爬。坐轿子上山,群众影响不好。”

不管做什么,毛主席的心中始终记挂着人民。

毛泽东和拐杖

1947年3月,解放战争期间,胡宗南率军直逼延安,毛泽东等人决定离开延安,转战陕北。

在此期间,因为毛泽东肺炎初愈,身体虚弱,警卫人员都十分担心他的健康。为了让毛主席得到更好的休养,大家先是为他准备了担架,但是毛泽东坚持和众人一起徒步,怎么也不坐担架。

苦思冥想之下,警卫员孙振国找来一根柳木棍,送给毛泽东:“您就用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也许会省力一些。”

毛泽东接过木棍,拄着这根“拐杖”走了几步,发现很顺手。后来,他疲乏时走路,就经常拄着木棍。

建国后,毛主席在杭州视察期间,准备登丁家山。为了让毛主席省力些,工作人员就去附近的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后当作拐杖。

毛主席拄着拐杖上山,兴致盎然。突然,他盯着手中的拐杖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

工作人员笑着回应:“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

毛主席听完很高兴,因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观念,已经根植于心。后来,毛泽东对这根拐杖青睐有加,他特意叮嘱工作人员留下这根拐杖,以后可以经常用。

果不其然,毛泽东无论是散步或是外出,都会拄着这根天然的“拐杖”。并不是没有人送给毛主席精致的拐杖,但他都拒绝了,唯独对这根竹拐杖情有独钟。

这从侧面展现了毛主席朴素的一面。

不仅如此,一次,毛泽东去湖南长沙考察期间,随身携带了这根拐杖。当时恰逢越南主席胡志明来华访问,两人在长沙相谈甚欢。

交谈期间,细心的胡志明发现毛泽东一直随身携带这根竹拐杖,于是一次散步时,他向毛主席提出想要交换彼此的拐杖,留作纪念。

没想到毛泽东看着胡志明手中精美的拐杖,再对比自己手中的竹拐杖,笑道:“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

胡志明没有达成心愿,内心十分遗憾。

毛泽东和轿子

笔者之所以前文铺垫了毛主席对于爬山和拐杖的看法,除了想要说明毛主席一生拒绝浪费,生活简朴,热爱体育锻炼之外。更是为了说明,毛主席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1958年,65岁的毛主席在参加完北戴河会议之后,决定视察全国各个省份。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此次他和张治中同行。

途经安徽时,张治中建议毛主席趁此机会畅游黄山,毛主席原本心有所动。

他问张治中,爬黄山是否可以开车?张治中回答道:“只能坐轿登山。”

听到这儿,毛主席决定放弃爬山。他对张治中说:“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轿子。”

张治中听罢大为不解。后来,毛主席解释道:“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我毛泽东不能坐!”

此时,张治中才感慨道:“毛主席真是一心为民!”

张治中所言非虚,从这种小事,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在毛主席心中,人民是极其重要的。

其实,早在毛泽东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他就写道:

“许多县有打轿子的事,湘乡特甚。农民最恨那些坐轿子的,总想打,但农会禁止他们。办农会的人对农民说:‘你们打轿子,反例替阔人掏了钱,轿工要失业,岂非害了自己?’农民们想清了,出了新法子,就是大涨轿工价,以惩富人。”

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群众对“坐轿子的人”是心存不满的。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也曾有过一次“被迫”坐轿子的经历。

那是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鼓励大家伙去当地农村搞社会调查。

他倡议说:“跑到你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工人学生等革命力量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军阀的国民运动。”

他不仅鼓励大家这样做,自己也以身作则,穿着一双草鞋,拿着一把雨伞,花费一个月时间,徒步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

一次,毛泽东参加一个群众大会。大会结束后,当地的一些乡绅出于对毛泽东的尊重,就花钱雇了一顶四人抬的小轿,要把毛泽东送回县城。

临行前,毛泽东与众人一一握手告别。

可是,毛泽东还没有坐多久,就连忙喊道:“停轿!停轿!”

轿夫们很是惊讶,只见毛泽东走下轿子,解释说:“我叫你们停轿,并不是你们没有抬好轿子,而是不叫你们抬了。我所以坐轿子,是给绅士们看的。现在离他们远了,看不到我们了。当然就不用抬了。我们大家是平等的。刚才,我坐在轿子上,心里不好过啊,你我都有一双脚,我们边走边谈吧。”

就这样,毛泽东和轿夫们边走边聊,一路走到县城。快到目的地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毛泽东看见四位轿夫局促地坐在一旁,连忙招呼说:“来吧,不要分开,我们正好一桌。”

轿夫们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你是大官,怎么能与我们平起平坐呢?”

此时,毛泽东笑着说:“我们本身就是平等的。”

接着,他向轿夫们挨个敬酒,然后自我介绍:“我叫毛润之,家住湘潭韶山,我也是农民出身。”

众人吃罢,毛泽东又拿出几块银元给轿夫,让他们拿回家办夜校,多学习文化知识。

毛泽东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后来,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毛主席。

一一END一一

0 阅读:0

青梦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