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成为了家庭矛盾集中高发期?争吵的问题都有哪些?

阳泽历史谈 2025-02-03 14:12:38

春节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节日,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近年来鞭炮声小了、年味淡了、人情薄了、欢乐少了、矛盾多了!很多人在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回家的路程,但回家以后,却发现再也回不去从前的美好了!不止如此,很多家庭逢年必吵,弄得家庭成员心力交瘁!

春节期间家庭矛盾的一些典型案例:

第一种,因家庭成员家务分配不均引发矛盾

王阿姨人到中年,今年将公公婆婆都接过来一起过年。但春节期间王阿姨一人承担了近乎所有的家务,一个人做饭、洗衣服、搞卫生......而丈夫和儿子分别各自玩各自的娱乐活动,对王阿姨漠不关心,和公公婆婆也没有共同话题。王阿姨顿感失落、长期积压的情绪终于爆发,与家人发生激烈争吵。

第二种,因压岁钱分配不均引发矛盾

张女士35岁,她是婆婆刘阿姨的二儿媳,刘阿姨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春节期间刘阿姨分发压岁钱,给大儿子家孙子2000元,二儿子家孙女1000元,三女儿家儿子1600元,因婆婆重男轻女,区别对待,引发二儿媳张女士的不满和争吵。张女士认为婆婆偏心,而婆婆却有自己的考虑。

第三种,因春节回谁家引发矛盾

小郑和新婚丈夫小苏去年刚结婚,夫妻俩今年因“春节回谁家过年”问题爆发激烈争吵,小苏希望带着妻子与自己的父母共同过年,提出一年轮换,明年去小郑娘家过年;而小郑则坚持“必须回娘家过年”,认为不回去会给娘家丢面子。最后一度闹得要离婚,最后各回各家。

第四种,因家庭观念不同引发矛盾

小夏和妻子小周已经结婚5年了,中产家庭,双方育有一子。今年春节期间,很多亲戚朋友带着小孩来小夏家拜年,小夏未和小周商量,给来家里的孩子们每人1000元以上的红包,共计花了19000元,而自己的孩子只收到了3800元的回礼红包,从而引发小周的不满,夫妻双方发生激烈争吵。

第五种,因补贴小舅子引发矛盾

小安和丈夫小江结婚2年,今年在小安父母的盛情邀请下,小安跟小江一起回娘家过年。小安有个今年23岁的弟弟,目前没有正式工作,谈了一个女朋友,因女友怀孕2个月,春节后不得不结婚。过年期间小安娘家提出要为小安弟弟买房子,希望小江给20万帮小舅子买房。小安也觉得娘家把自己养大,又供自己上大学,自己还没有回报娘家,于是也让小江向其父母借钱补贴娘家,帮她弟弟买房结婚。小江一再不肯,说当年结婚彩礼已经给了10万,现在没有钱了,更何况自己也没有义务帮小舅子买房。二人为此爆发激烈争执,小安一度以离婚为要挟,逼迫小江就范,小安娘家也添油加醋,指责小江不肯帮忙......最后小安要求小江不给15万就立马离婚。

从这些典型案例来看,春节期间矛盾爆发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人多口杂,容易爆发矛盾:春节期间假期较长,家庭成员通常从全国各地齐聚一堂,经过多天的相处,增加了相互摩擦的机率。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容易激发矛盾。

第二,期望值与现实感的落差:家庭成员之间在春节之前,往往对春节有各自的期望值比较高,比如对方的热情度、活动安排等,但当这些期望未能达到预期值时,容易产生失望感,引发情绪不满。

第三,经济压力下的不一样的心情:春节期间的花销比平常更大,如购买礼品、给红包、妻子让丈夫帮弟弟买房子买车等,使得家庭成员承受了比平常更重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当下的经济环境下,更容易引发矛盾。

第四,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交汇:年轻一代,特别是短视频时代,人们的情绪价值受到短视频影响,年轻人更加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这与长辈在对待传统习俗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是的晚辈和长辈之间容易导致争执,比如走亲戚等。

第五,家庭婚姻问题:春节期间,子女的婚姻状况是家庭成员甚至是亲戚朋友茶余饭后的品头论足的焦点话题,对于未婚或离婚的子女,家人的催婚或过度关心容易引发当事人的不满。还有甚者,不怀好意,夸大宣传相关相关当事人的婚姻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

本期就到这里!

关注小秀才,下期更精彩!

0 阅读:0
阳泽历史谈

阳泽历史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