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安陈皇后虽美貌却不受宠,曾因劝阻明穆宗纵情声色险些被废

史海撷英 2024-12-04 21:24:43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十三日,内阁首辅赵志皋收到了宫中传出来的口谕: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于今日午时不幸崩逝。当朝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对此极为悲痛,甚至认为是自己平时罪孽深重,这才连累了太后:“谕内阁:‘今日午时,圣母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上宾。乃朕积愆深,祸延圣母。不胜悲恸,谕卿等知。’”

这里的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便是神宗皇帝的嫡母、明穆宗朱载坖的皇后陈氏。这位陈皇后深明大义,曾多次劝谏穆宗不要流连于美色之间,因此惹得龙颜大怒,被迫迁出坤宁宫。此外身为隆庆朝唯一的皇后,陈氏崩逝后却不能祔享太庙。

从继妃到皇后

陈氏是北直隶顺天府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人,生年不详。其父陈景行是一位屡试不第的老监生。生母张氏倒颇有来头,已故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张文质的孙女。

裕王继妃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十三日,裕王妃李氏去世。裕王朱载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由于世宗长子朱载基夭折,次子庄敬皇太子朱载壑也已薨逝且无嗣,裕王就是事实上的皇位第一继承人。

然而皇帝对裕王并不感兴趣,当年七月初九日刚刚将李氏安葬于金山丰峪口,世宗就在闰七月二十日下诏为朱载坖选妃。此时裕王长子朱翊釴依然在世,朱载坖并没有子嗣乏人的困扰,至少可以为李妃服一年的丧期。世宗如此着急为他选妃,多少有些打脸的意思。

孝安陈皇后

礼部动作很快,于九月初二日选定陈氏为裕王继妃。经过钦天监的推算,英国公张溶、礼部尚书吴山出任正副使,于九月初九日前往陈宅行纳征、发册等礼。十九日,由裕王本人行亲迎礼。至于陈景行,也父凭女贵,被封为锦衣卫副千户带俸。

据史书记载,陈氏非常貌美,但她似乎运气不佳,和裕王成婚多年,却始终没有一儿半女。裕王长子、次子相继夭折之后,原本陈氏的宫人李彩凤,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生下第三子朱翊钧,算是彻底稳住了朱载坖的地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世宗驾崩,这位算计了一生的皇帝临终并未颁布遗诏。不过没关系,内阁首辅徐阶可以自己写。次日内廷传出遗诏,命裕王朱载坖继位:“子裕王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勿遇毁伤。”

当朝皇后

当月二十六日,朱载坖在皇极殿(今故宫太和殿)即位。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十二日,礼部官员指出“自昔天子体元御极必皆首立皇后”,请陛下赶紧册立皇后。新天子对此从善如流,于三天后敕谕礼部,表示将册立裕王妃陈氏为皇后,让他们尽快制定礼仪流程:“妃陈氏,昔荷皇考选配朕躬。兼四德以嗣徽,本二南而立则,可册立为皇后。俾阐化于女顺,用肇庆于坤宁。”

二月初四日,嘉靖朝委屈巴巴的锦衣卫小官陈景行被封为固安伯,岁禄一千石,一下子飞黄腾达。五天后,成国公朱希忠充正使,大学士徐阶充副使,持节册立陈氏为皇后。

朱载垕

然而也许当年来自于世宗的压迫感实在太过强烈,朱载坖登基之后竟然放飞自我,在耽于美色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据说“至穆宗以壮龄御宇,亦为内官所蛊,循用此等药物,致损圣体,阳物昼夜不仆,遂不能视朝。”

陈皇后对此看不过眼,多次对皇帝进行劝谏。谁曾想朱载坖翻脸不认人,逼陈皇后迁出坤宁宫,离自己越远越好。

隆庆三年(1569年)正月,云南道试监察御史詹仰庇在巡视皇城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刚从内廷出来的太医。詹御史上前攀谈,结果却听到了一条让他倍感震惊的秘闻:“皇后迁于别宫,寝疾危困”。

詹仰庇是泉州安溪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以“直节敢言”而著称。面对这么一个劲爆秘闻,詹大人要穷追猛打,问个究竟。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皇后竟然早在一年前就已经“移居别宫”,而且最近一直身体欠佳,皇帝却对她不闻不问。詹仰庇对此愤怒异常,不顾同僚的劝说,毅然上疏为皇后鸣不平:“入朝之际,尝窃问大小臣工,亦无不忧惫泣下者,而事涉宫禁不敢明言。臣谓人臣之义,知而不言当死,言而犯忌讳亦当死。臣今日固决死,然愿陛下一听臣言,复皇后于中宫,时加慰问,则臣死贤于生。”

詹大人很清醒,抱着死谏的决心上了这封奏疏。好在穆宗并未深究,只是表示皇后因病才移居别宫,并不是因为移居别宫才生病,姑念“尔不晓宫中事”,这次事情就当没发生过。

朱载垕

到了二月,礼科都给事中王之垣再次上奏,请求即刻请皇后返回坤宁宫。面对言官们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穆宗也难以招架,不得不给自己找一个台阶,表示皇后病愈就会回宫:“戊寅,礼科都给事中王之垣等,复奏请还皇后于本宫调理。得旨待后疾稍愈,即还本宫。”

两宫太后并尊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纵欲过度的朱载坖驾崩,终年三十六岁,群臣为其上谥号曰“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庙号“穆宗”。六月初九日,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即位。

朱翊钧的生母并非陈皇后,而是她的宫人李氏。穆宗即位后,李氏被册封为皇贵妃。换句话说,随着新天子的登基,明代将又一次出现两宫皇太后并尊的局面。

按照大明王朝嫡庶有别的规矩,只有嫡母才能加徽号。然而这一次不知是出于李皇贵妃,还是皇帝本人,亦或是大学士张居正的意思,居然为两宫皇太后一起上了徽号:“惟我圣母皇后恭俭安仁,作俪皇考。我圣母皇贵妃贞纯慈惠,诞毓眇躬。圣善之德并隆,生成之功罔间。俾予冲子,获嗣丕基,皆训迪拥佑之力也。不有尊称,曷彰令德?兹谨稽祖宗旧典,博采廷臣公议。恭上圣母皇后尊号曰仁圣皇太后,圣母皇贵妃尊号曰慈圣皇太后。庶两尽于尊亲,用并成乎孝养。”

和景泰朝孙太后与吴太后、成化朝钱太后与周太后、嘉靖朝张太后与蒋太后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不同,虽然同时加了徽号,但是陈太后与李太后之间的关系倒还非常和谐。

朱厚熜

两宫皇太后关系好不好,其实还是和利益相关。比如景泰朝,吴太后的儿子朱祁钰,取代孙太后的儿子朱祁镇成了皇帝,双方关系能好吗?又比如成化朝,周太后是皇帝生母,她一心想要取代钱太后,与英宗合葬裕陵并且祔享太庙,双方关系能好吗?再比如嘉靖朝,世宗以外藩入继大统,差点要做皇伯母张太后的儿子,而称亲娘蒋太后为叔母,双方关系能好吗?

神宗即位之后,将裕王元妃李氏谥为“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隆庆元年(1572年)九月,穆宗庄皇帝、孝懿庄皇后神主祔享于太庙。换句话说,由于孝懿庄皇后的存在,无论是陈太后还是李太后,都没有了祔享太庙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没必要撕破脸皮去争。“初,神宗在东宫,每晨谒奉先殿、朝帝及生母毕,必之后所问安,后闻履声辄喜。既嗣位,孝事两宫无间。”

万历六年(1578年)三月,神宗为两宫皇太后再上徽号,其中陈氏为“仁圣懿安皇太后”,李氏为“慈圣宣文皇太后”。

徽号字数风波

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皇长子朱常洛出生,对于这样一件值得普天同庆的大喜事,神宗自然也要对两宫皇太后略作表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再上徽号。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儿子有些得意忘形,再加上内阁首辅张居正刚刚去世,无人可以制约皇帝,神宗这一次居然打算对两宫皇太后区别对待。具体来说,给李太后加上四个字的徽号,而给陈太后的只有两个。

张四维

接替张居正的大学士张四维吓坏了。当年世宗皇帝如此痛恨张太后,也没让蒋太后的徽号字数更多。这事要是传出去,只怕内阁首先就要被言官们的口水淹没,自己大概率也要引咎辞职。张四维不敢逢迎皇帝,“四维等疏言:‘皇上孝奉慈闱,以天下养。百顺承欢,极隆无二。此天亲固然,人莫得而议也。至于两宫典礼,则有祖宗之家法,古今之通制,岂可违越?况尊称大典,关系尤重。将告之郊庙,颁示四方。皇上睿智明达,伦制兼尽,岂可以非礼奉亲,自陷于过举?以干万世之公议耶?臣等谨遵圣谕,改拟二号进览。所有字数,未敢增加。’”将李太后的徽号增加的字数也减为两个,陈氏为“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李氏为“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十三日,陈太后崩逝,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九月初二日,孝安皇后梓宫发引入葬昭陵,驸马都尉侯拱宸(神宗妹夫)沿途护丧。当时从紫禁城到德胜门外土城的道路,都由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负责“填垫平治”,以确保陈太后一路不受颠簸。

王继科是明代首封靖远伯王骥六世孙,因为对孝安皇后梓不敬,直接被弹劾下狱:“乙卯,湖广道御史毕三才题:靖远伯王学礼子王继科色服骑马,不行回避孝安皇后梓宫。上命法司提问。”王骥是明代第一位因战功封爵的文官,其靖远伯的爵位世代承袭,从未中断,算得上是勋贵世家,但是也不可以冒犯皇室。

太庙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月十九日,奉安孝安皇后神主于昭陵,神位于奉先殿。只有穆宗元妃李氏才能祔享太庙,虽然她没有当过一天皇后。而陈氏这位隆庆朝的正牌皇后,其神位只能栖身于宫中的奉先殿。

陈氏的一生其实相当坎坷,做裕王继妃的时候,世宗不喜欢裕王,连带她的日子也过得胆颤心惊。做了皇后以后,又因为坚守本心,差点被打入冷宫。而在两宫太后并尊之时,表面上看大家和和气气,但从神宗想给生母徽号多加两个字来看,陈太后的生活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心。等到崩逝之后,又因为裕王元妃的存在,无缘祔享太庙。

0 阅读:20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