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力量:写给两周年的贝壳和他的对手们(附吃瓜点评)

地产扒扒扒 2020-05-07 14:40:22

『导语:时间,是竞争的最高壁垒。时间,也会证明谁在裸泳。』

时间对所有人,都很公平。

时间管理大师,往往都是时间的获利者。

4月23日,贝壳2周年。

站在链家肩膀上的贝壳,成了最大的时间获利者——

手握链家、德祐以及250多个经纪品牌、连接37万经纪人、提供2.19亿套真房源…

房地产在线交易服务商市值对比表(金额:美元)

公司

市值/估值

近期状况

贝壳

140亿

未上市,为2020年3月估值

安居客

27亿

58同城市值77亿,安居客按35%估

房多多

7亿

2019年营收5.2亿

乐居

2.5亿

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4.66亿

搜房

1.03亿

2013年巅峰市值80亿。2019年营收2.2亿,录得亏损

房地产在线交易服务商领域,只有两种公司——贝壳,和其它。

1

房产中介的寡头时代

曾经群雄混战的市场,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基本完成。

中国房地产每年大约20万亿的成交量。按照平均2%的佣金估算,中介市场规模是4000亿。这个市场背后的最大群体,是200万经纪人。

从注册用户看来,房多多和贝壳已经覆盖了70%的经纪人。

贝壳37万经纪人注册,线下40000个门店。

房多多125万注册经纪人,其中活跃用户44.3万名。

从成交GMV(成交总额)来看,贝壳一家就占全国份额1/10。

贝壳2019年预计GMV超过2万亿(媒体报道,待考证)。

房多多2019年GMV超2100亿,约为贝壳1/10。

3月贝壳最新估值140亿美元,已经超过第9大房企——世茂。市值仅次于招商、融创、保利、龙湖、中海、碧桂园、恒大、万科。

这意味着啥?贝壳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他的众多甲方爸爸们。万科、融创、碧桂园,纷纷入股加持。

随着腾讯、软银等大牌资本的深度介入,仅仅2年时间,以贝壳为首的房产中介寡头时代基本形成。

2

产业互联网的流量寡头时代

曾几何时,搜房、新浪乐居、安居客,甚至居理新房、吉屋,都享受过百度带来的流量红利。

如今,红利消失,流量分散,获客成本高企。

在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进程中,B.A.T寡头捷足先登。贝壳2019年入驻微信九宫格,进一步向头部媒体靠拢。

传统打街霸的模式,一去不再。新媒体时代,线上流量成为第一需求——

只有靠巨大流量带来客户资源(拉新)

再加上良好的运营(促活)

才有成交和佣金(转化)

250多个经纪品牌乐意加盟贝壳平台,很大原因就是贝壳不仅有流量,而且成本低廉。

贝壳只收8-15%的成交佣金,疫情期间甚至0佣金。这无疑成为中介们的衣食父母。

谁掌握了线上流量,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3

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时代

疫情之下,加速了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中介公司,普遍管理松散。比如21世纪不动产,遍布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9400家门店和超过12.7万名经纪人。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管理数十万员工和数据,都会抓狂。囿于生存压力,甚至无暇顾及企业的数字化。

但这又恰恰是趋势。全世界领先的CRM平台——美国Salesforce,通过AI帮助企业数字化升级,市值超1400亿美元,两年市值翻了一番。

房多多“SaaS+房源赋能”模式,搭建的交易服务型平台,用工具为中介门店和经纪人赋能。

贝壳找房的数字化赋能更加深入。从前端的房源到后端的客户,全部数据化。如视VR、楼盘字典live、经纪人带看助手等产品,不仅可以高效连接房源和客户,还可引流获客、数据分析、员工管理、线上商城。

贝壳数据化运营,有两个细节:

每套房源有5个角色参与,有负责VR拍摄、管理房源、客户带看、协助带看,各司其职又互相监督,有效地杜绝了飞单。

后台的购房意向客户数据,优先流向于成交转化率高的团队。督促各个团队自觉提高转化率。

用科技的方式,解决房地产中介痛点,这是时代的进步。

“如果你不能击败你的敌人,那么就加入他们。”——加菲猫

7

个体价值的崛起时代

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中国社会的升级,带来人才的升级。

随着95后、00后步入社会,年轻人的个人发展意识越来越强烈。门槛低、公司小、流动性大,中介行业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中国经纪人平均年收入5万元左右,在地产行业属较低水平。

贝壳通过强管控模式:

待遇:2019年,贝壳率先提升经纪人待遇,北京上海底薪8000元/月,广州杭州底薪6000元/月。学历要求大专甚至本科。

晋升:贝壳提供经纪人晋升通道,通过花桥学堂、经纪学院等培训课程,帮助经纪人成长。

文化:贝壳也通过不断地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洗脑,锻造团队精神。

业绩:贝壳集中作战能力遥遥领先同行,旗下的房江湖人均GMV产能240万。业绩赢回来的尊严,笼络住了经纪人。

贝壳使命:“有尊严的服务者,更美好的居住”。

“有尊严”排在NO.1。

与开发商博弈后激发的行业尊严,是市场上99%中介公司无法提供的。

5

时代洪流,时间会证明谁在裸泳

“企业的竞争壁垒不是技术,而是时间窗口。”分众传媒江南春。

英文字母,time表示“时间”,times表示“时代”。若干个时间,组成一个时代。把握好每一个时间,才能掌握一个时代。

贝壳找房:左手流量,右手房源,中间还有佣金、门店两个法宝

流量为王,勿需多言。

房源,2.2亿条房源数据的楼盘字典。有品牌背书,一手能拿到好盘。

佣金,收入有保障。二手佣金2%,高于市场平均值。一手部分提供垫佣。

门店,自持链家、加盟德佑,构成了中国最庞大的线下中介门店体系。

房多多:SaaS化企业做得最轻,“中介的中介”,这是劣势

用户活跃度低:125万注册经纪人,活跃用户44.3万,仅35%。

人均产出低:人均年销售额不足50万,经不起推敲。如果按照经纪人均5万的年收入,房多多实际活跃用户不足8.5万人。(水分大,离谱)

房多多寻求更多的地产业务类型,比如车位包销、度假公寓合作。市场效果待观察

安居客:背靠58同城大树,积极布局线下

APP活跃人数行业第一,有流量。

无法掌控房源信息的真实性,服务难以深化。

58爱房正在补线下短板,线下联盟关系难言牢靠。

58同城主业的服务浅层,产品定位较低,步入中年余欢水,近期图谋私有化。

乐居:依托大集团优势,不走寻常路

几乎没有竞争力产品。但周老板的大易居,代理、媒体、数据研究,样样都有。

疫情期间号称实现99%的线上成交闭环,银样蜡枪头,典型媒体做法。

依靠媒体属性,还能残喘。因为其业务拓展,已经超出市场行为。

房天下:回归线上平台,已是强弩之末

长达5年折腾,元气大伤,非市场主流。

PC时代的垂直领域老大,如今内容、技术、服务,均已落后。

居理新房、中原、Q房网、吉屋等:线上交易,虾有虾路,蟹有蟹路

居理新房:受制于线上流量成本高企、线下高素质经纪人成本高企,亏损必然;

中原:布局较稳健,依赖于线下门店、案场代理,企业性格跟创始人一样,低调;

Q房:与中原类似,但管理较为粗放,仍是一家传统中介;

吉屋:全国加盟代理,已沦为鸡肋。知名度低,城市站运营成本高,获客难言理想。

每一个个体,都是时代见证者。

房地产+互联网之路,合作共生。时间会最终证明,谁是裸泳者。

(码字不易。如有得罪,多多包涵;如有收获,多多分享)

1 阅读:28
地产扒扒扒

地产扒扒扒

地产老鸟,地产+互联网,扒出不一样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