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是个有意思的汉字。“乱...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3-10-19 07:10:05

#妙笔生花挑战#

“乱”,是个有意思的汉字。

“乱”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六个“义项”。

其实,后面的五个,都是从第一个衍生或曰引申而来的。

关于第一个“义项”,《现代汉语词典》说,这是个形容词,含义是“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乱”,是简化字。从这个字形,是分析不出什么更深的含义的。

“乱”的本字,是“亂”。

明末清初张自烈的《正字通》说,“乱”是“亂”的“俗字”。

这个“俗字”,产生的很早。

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的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其《书证篇》讲到当时的“文字之乱”,就举了这个“乱”字,说有人妄解“乱旁为舌”。

可知,大约在魏晋的时候,“亂”就俗写为“乱”了。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同源汉字——自产生,就从未间断过。

未间断,并非没变化——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体,算是一大变化;秦汉间,统一文字和发生隶变,又是一大变化。

总体来说,朝代更替,是汉字变化的一大推动因素;另外,统一割据的转换,又是汉字变化的重要推动因素。

秦汉之后,先是三国争雄,后又西晋东晋南北朝。此时,是汉字发生变化的典型时期——俗字大量出现,很多汉字已然只是“符号”,虽然仍是表意文字,但“笔意”和“笔势”几乎尽失了。

在这之后,汉字才基本“稳定”了下来。

“乱”,就是个明显的例证,以“六书”很难解释其形音义。

本字“亂”,尚可解读。

《说文》:“亂,不治也。从乙(和去掉乙的另一半)。乙,治之也”

许慎在《说文》里,也收录了“去掉乙的另一半”这个字,读音同“亂”,解为“治也。一曰理也。”

很清楚,“亂”是个形声字,含义是“不治之乱”需要“治之”。

《周官》:“制治于未乱”。

《尚书·梓材》:“厥乱为民”。

扬雄《交州牧箴》:“周公摄胙,白雉自献;昭王陵迟,周室昏亂。”

由此引申出“治之也”的含义。

《尔雅·训诂》:“亂,治(之)也。”

《玉篇》:“亂,理也。”

古汉字中,很多字具有看似相反的含义。

比如“逆”,往往很多地方是“迎”的含义。

“乱”,是很早就有的“亂”的俗字,尽管颜之推嘲笑“乱旁为舌”的妄解,但这个“俗字”,仍然流传下来了,而且现在成了“正字”,因为便于书写和识读。

关于本字“亂”包括“去掉乙的另一半”那个字,许慎有一番解释,倒是不无道理。

高本汉的《汉文典》,关于“去掉乙的另一半”,其以金文为例,说如果按照《说文》的解读继续推演,应该象双手整理台上的丝线。

这个说法更为合理。

对这个字,各位朋友有何高见呢?

#讲好中国文化##我要上微头条##微头条创作计划#

0 阅读:2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