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遇到无数次危险,最危险的一次还是劳山遇刺。”
1973年,周总理接待外宾前往延安,在路上,回想起劳山遭遇刺杀,仍记忆犹新,便对身边的秘书说了这句话,可见当时遭遇刺杀是多么危险,那么,究竟是何人胆敢刺杀周总理?
1936年,张学良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却遭到了蒋介石的强烈反对。
张学良为了挽救民族,联合杨虎城发动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即将达成第二次合作,就在此时,毛主席把“与国民党谈判”,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周总理。
周总理深知此行会有危险,但为了国家和人民,仍义无反顾接下任务前去谈判。
果然,周总理在途中遭遇多次袭击,尤其是在劳山遭遇袭击时,差点命丧当场,警卫拼死对抗,周总理才得以安全撤退到延安,但11名战士已经壮烈牺牲,周总理心痛不已,其中一人的牺牲更是成为周总理一生的痛。
周总理劳山遇袭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民党蒋介石主动邀请我党前去谈判,商量共同抗日。
毛主席思前想后,将谈判任务交给了周总理,二人一起吃过早饭后,毛主席亲自送周总理乘车离开。
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周总理一路与同行人交谈,甚是平静。但在路过劳山地区时,突然听见了一声异响,随行的陈国侨认为是周围的百姓放的鞭炮声,并没有往深处想。
周总理的副官陈友才,观察车外全都是高山密林,瞬间察觉出了异常,刚想要开口给周总理汇报。
枪声如雷四起,山林里不断传出枪响,子弹飞速打在周总理的车上。
在空阔的道路上,周总理的车子如同活靶子,敌人不停射击。
警卫们立刻进入作战的状态,周总理沉着冷静,当即命令司机加速前进,想要甩掉敌人。
令人没想到的是,敌人率先用机枪扫射周总理的车玻璃,司机身中数枪,倒在方向盘上,导致车子失去了控制,之后便整个翻倒在一处堑壕中。
如此看来,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袭击。
周总理趁机从驾驶室跳出,躲藏在卡车后面,沉着冷静指挥着警卫进行反击,由于敌人火势凶猛,再加上地势不利,一时间无法抵抗敌人的进攻,也找不到突围口。
副官陈友才作战经验丰富,很快摸清了敌人的部署以及火力,为了帮周总理杀出一条撤退线路,他充当诱饵,站在车厢前,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人立马将对准周总理的枪口转向在陈友才的身上。
因为临行前,陈友才为了保证周总理的人身安全,特意穿西装打领带、头戴礼帽,诱导敌人将自己当作周总理,这才在关键时刻,救周总理于水火之中。
陈友才被活生生当成了靶子,敌人不停开枪射击,陈友才躲在车后,第一时间向警卫下达指令:“快带周总理撤退,保护周总理的安全”。
周总理撤退前命令“快速突围,摆脱敌人”,陈友才催促着周总理赶紧撤退,为了争取撤退时间,陈友才双腿中枪,趴在地上依旧拼命与敌人周旋,利用各种方法将敌人的火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硬生生给周总理杀出一条突破口。
激烈的枪杀引起了当地红军的注意,立马将周总理遇袭汇报给了军部,毛主席得知后勃然大怒,随即命令警卫团团长黄霖:“马上集合战士,必须将恩来同志安全救回来”。
团长黄霖接到命令后,带领战士出发,前去营救周总理。
交战中,敌人的火力越发凶猛,最终陈友才身中数枪壮烈牺牲,陈国桥见状,顶替他的位置指挥作战,但还是抵抗不住敌人的枪火。
陈国侨看着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心里百感交集,但为了保护周总理的安全,他指示警卫快速离开,跑去保护周总理。
只剩下陈国侨一人与敌人周旋,敌人为了确保我军战士伤亡情况,扔手榴弹试图将垂死挣扎的战士炸死。
一段时间后,敌人快速清理现场,陈国侨隐藏在草堆里,紧盯着敌人的动向,当敌人离他越来越近时,陈国侨毫不犹豫拉下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劳山。
敌人为了确定我军战士的身份,搜查了所有战士的口袋,当敌人搜查陈友才时,发现口袋里竟有一张周总理的名片。
敌人吓得大惊失色,看着眼前衣着得体的陈友才,更加确定杀的是周总理。
为了掩人耳目,敌人想到了一个毫无人性的方法,他们纷纷拿刀刺向陈友才,为了永绝后患,敌人拼命用刀刺杀,直到鲜血浸湿了陈友才身旁的毛毯,敌人才心满意足逃离了现场。
警卫带着周总理快速撤退时,周总理看着保护自己的战士,一个个被敌人的子弹击倒在地,悲痛不已停下了脚步,警卫见状连忙拉着周总理一路撤退。
翻过山头时,刚好撞见前来支援的警卫团团长黄霖,周总理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随即命令:“黄霖,立马赶回去将战士们救回来”。
团长黄霖接下任务后,指示一部分战士必须安全护送周总理回到延安,随即带领战士奔赴了战场。
到达战场后,黄霖发现战场除了打坏的汽车和枪弹外,战士们全都战死壮烈牺牲,只能将战士们的遗体带回去,以及陈友才烈士身边的毛毯。
回到延安后,周总理看到战士无一人生还,泪如雨下,11名战士壮烈牺牲,当看到鲜红的毛毯时,周总理深知陈友才是替自己壮烈牺牲,内心充满了愧疚,陈友才烈士成为了周总理一辈子的心痛。
之后,我军总部下达命令,必须将策划周总理劳山遇袭的元凶找出来,一方面为战士报仇雪恨,另一方面这件事情涉及到我军最高机密,这么严密的任务,怎么可能会泄露出去。
遇袭真相随后,我军总部将调查周总理劳山遇袭的任务,交给了侦察部的部长谢滋群。
谢滋群接到任务后,立马针对此事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他认为周总理出行属于我军最高机密,敌人提前部署,泄露机密的人肯定在我军的内部。
由于大规模进行排查,会给我军总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谢滋群将调查对象放在了案发当地附近的村民身上。
谢滋群为了调查真相,带领部下来到了村庄,为了取得村民的信任,谢滋群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当他询问村民一些线索时,村民吓得连忙逃跑,生怕惹上麻烦。
谢滋群并没有放弃,依旧与村民同吃同住,一起做农务,来获取村民的理解与信任。
在他不懈努力下,村民李老汉向谢滋群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声称案发当天在上山捡柴时,发现一群土匪正在挖堑壕,随后李老汉描述出了土匪的长相。
谢滋群根据李老汉提供的线索,伪装成农民,到达案发现场进行侦察,现场确实有多个堑壕,再加上周总理出行的车里,只有财物和粮食丢失外,重要文件并没有丢失,谢滋群更加怀疑是土匪所为,随即调查了当地地区的土匪。
谢滋群从中发现,在案发现场地区的附近有两伙土匪,一伙是国民党姬延寿带领的民团,另一伙是李青伍为首的土匪,经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专门抢夺部队的物资。
谢滋群将怀疑对象放在了李青伍的身上,为了证实李青伍是否为凶手,谢滋群不顾生命危险深入虎穴,打入土匪的内部充当卧底。
谢滋群潜藏在土匪窝里,逐渐与土匪知情人员取得了信任,便很快从土匪的口中得知,周总理劳山遇袭确实是李青伍所为。
与此同时,我军总部的同志发现,最近冯长斗行踪诡异,经常半夜偷偷跑出去,与人窃窃私语,立马将情况汇报给了工作人员。
谢滋群得知后,立刻命令部下,逮捕冯长斗,并连夜进行了突击审问,可没想到的是,冯长斗早有准备,态度蛮横,始终不承认罪行,直到谢滋群在他房间里,搜出来大量来历不明的钱财,冯长斗才老实交待了所有的事情。
水落石出1934年,土匪在国民党的庇护下,经常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我军为了保护民众的安全,特意在金盆湾成立了剿匪总部,并制定了剿匪的计划。
剿匪司令吴台亮,带领战士向土匪发起了总攻,直接重创了土匪的老窝,土匪头子李青伍心生报复,利用金钱来策反剿匪部队政委贾腾云,想要致吴台亮于死地。
幸亏剿匪司令吴台亮提前有所察觉,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剿匪部队才没有受到损失,但土匪李青伍并没有罢手,而是将目标放在了我军总部。
在之后的几年里,李青伍带领土匪专门抢我军物资,枪杀我军干部,甚至经常联系潜藏在我军总部的冯长斗获取机密情报。
土匪李青伍得知周总理要前去与国共谈判后,随即在周总理必经路劳山部署伏击计划,想要借机除掉周总理,打击我军总部,趁机宣传国军。
谢滋群立马将侦破的情况汇报给了军部,并请求上级的支援一举除掉这群土匪。
在得到上级的同意后,谢滋群制定了详细的剿匪计划,在他的带领下,剿匪工作全方面展开。
谢滋群联合我军派的部队,命令战士一路潜伏在东南地区,阻断土匪的退路,另一路谢滋群带领战士包围土匪发起总攻。
双方经过激烈的交战后,我军成功捣毁土匪窝子,成功抓捕土匪头子李青伍,彻底剿灭当地地区所有的土匪。
冯长斗和李青伍被公开审判,当民众得知是冯长斗出卖周总理时,瞬间愤怒纷纷拿石头砸向冯长斗,咒骂李青伍为民族败类,二人当众被处决。
谢滋群侦破案件,剿灭土匪,为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我军的嘉奖,他被誉为“延安的福尔摩斯”。
尾声周总理在革命历程中,从不担心被暗杀,因为至始至终,他都一心坚定共产主义思想,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不断艰苦奋斗,周总理可以说是为国为民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而在这次遇袭之后,这11名战士的遗体被葬在了延安宝塔的公墓,周总理一回到延安,不管工作多么忙碌,都会前去看望。
尤其是对副官陈友才,周总理对他代替自己壮烈牺牲的事,内心充满愧疚。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周总理依旧思念陈友才烈士,想起当时的场景就不禁悲从心来,泪如雨下,甚至将那条毛毯存放在延安会客室里,以此来纪念陈友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