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的一天,浙江大学的礼堂里座无虚席,一场特殊的报告正在这里举行。讲台上,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神情庄重,声音沉稳地回答着浙大学子们所提出的问题。
这时,一位学子向他提问:“您是如何看待三位奶奶的?”
毛新宇的这三位奶奶分别是杨开慧、贺子珍和江青,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便做出了回答。

毛新宇未曾见过杨开慧,但她的名字却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家族的记忆深处。
他的父亲毛岸青对杨开慧的记忆极为模糊,只记得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是父亲常回家的5岁之前。
1928年,反动派的迫害如狂风暴雨般袭来,杨开慧英勇就义。毛新宇从父亲的讲述中,从历史的记载中,一点一滴地拼凑出杨开慧的伟大形象。
在报告中,他这样评价杨开慧:“杨开慧奶奶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是我最崇拜、最尊敬的亲人。”
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敬意,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这位未曾谋面的奶奶对话。

贺子珍是毛岸青的继母,与毛岸英、毛岸青相处的时间比杨开慧更长。1937年冬,贺子珍前往苏联治病,同时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在苏联国家儿童学院学习。贺子珍时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买零食和日用品,还在周末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做饭,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1940年,毛主席将女儿李敏(娇娇)送到苏联,母子四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温馨的时光。
然而,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贺子珍带着孩子们转移到伊万诺夫市,那里气候寒冷,物资匮乏,她只能靠配给的少量黑面包维持生活。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饮食,她和同志们一起打毛线、开荒种地,尽管自己常常饿得头晕眼花,却从不让孩子受饿。
在报告中,毛新宇深情地说:“贺子珍奶奶是优秀的女红军战士,伟大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对我最好的奶奶。”

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贺子珍的感恩与怀念。贺子珍用自己的爱和付出,温暖了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心,也成为了毛新宇心中永远的依靠。
当提到江青时,毛新宇的语气变得格外谨慎。江青对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的感情复杂。她曾阻挠毛岸青的婚事,限制毛新宇与毛主席的接触。但毛新宇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他深知,历史已经对江青作出了评价,再多的言语也无法改变什么。
在报告中,他只是简单地说:“历史对江青已有评价,我不多说。”

他的这番话,展现出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对历史的尊重。他没有被个人的情感左右,而是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段复杂的历史。
在毛新宇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毛新宇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热切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