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粟裕是一个爱“违抗”中央战略指示的特殊将军,他不仅多次更改毛泽东下达的战略部署,要求中央改变对他的军事指令,并对自己作出的战略规划执意坚持。
但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是,他所坚持的战略计划,每一次都得到了正确的验证,所以,连毛泽东也不得不多次接受他的意见。
以至于在一九五一年的国庆典礼上,毛泽东突然含笑着问粟裕:
你是不是少数民族,你是苗族人吧!
对毛主席这突然的询问,粟裕也一时有些不明原因,他认真的说:
不是,主席,我是汉族人。
但他们二人都没有再深究下去,毛泽东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有这么一问。
直到一九九三年,粟裕都去逝九年后,经过多方考证,才弄明白,粟裕属于侗族人。
至于毛泽东为什么突然问粟裕是不是少数民族,还确认他是苗族人这件事。
后来的历史学者都猜测,大概是因为粟裕的性格十分倔强,爱坚持自己的思维行动,不易沟通,对上级指示会有理性的接受,而不是唯命是从,总是坚持己见。
粟裕对于战略形式的超前预估,不仅在后来的大决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其实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还在为抢占东北而进行大调兵时,粟裕就已经在他所控制的华中解放区,为后来的大兵团作战开始布局了。
也就是说,从一九四五年九月开始,他就已经为后来的“淮海战役”开始排兵布阵了。
当陈毅的华东军区部队还在津浦路上与国民党军斗智斗勇时,位于华中的粟裕已经在淮安开始组建华中野战军了。
淮安和淮阴是相距十五公里的两座城,合称两淮,同时还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
粟裕刚到淮安,他就根据中央要在华中组建一支强大的野战军的指示,把两淮区域中那些编制凌乱的部队组成成了华中野战军。
当时的华中野战军,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四个野战军纵队,粟裕任野战军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
虽然野战军建立起来了,但是兵力却严重短缺,能够用于作战的机动部队只有近四万人左右。
骨干部队只有第六纵队司令王必成,和第八纵队司令员陶勇领导的六个团,加上一些地方部队也就六万余人。
王必成
而此时的国民党军桂系将领李品仙部已经开进两淮一带,试图把山东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割裂开来。
面对这种危险局式,粟裕又立刻提出我军必须占领高邮、邵伯和泰州一线,以打破国军在运河以北一线分割华中解放区的意图。
但是这时候,为了照应国共的重庆谈判大局,中央在对华中一线部队的命令可谓是朝令夕改,拿不出一个具体方案。
粟裕首先接到的命令是率所有部队北上,去配合陈毅在津浦路上的作战。
可是,当部队准备出发时,又接到命令,叫他不要在重要铁路线上采取军事行动,因为重庆那边正准备签定《双十协定》。
看来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人,对这一场空前的内战,也是悬着几颗心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打内战的。
李品仙
正当粟裕要对高邮和邵伯发动攻击时,又接到中央命令,让他们又返回津浦路以配合陈毅的军事行动。
面对如此频繁无定的作战计划,搞得粟裕焦急万分,因为他认为攻打高邮和邵伯的战略计划已势在必行,不能再犹豫了,一旦犹豫不决就会错失战机。
为此,粟裕针对这一计划,给毛泽东发去了一封长达千字的电报,力陈攻打高邮和邵伯的必要性,甚至还谈到这一计划,对将来我军的大兵团作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为后来的淮海战役已设下了伏笔,这一超前的战略构想,连当时的毛泽东可能都未曾想到过,但粟裕已经想到了。
最后,中央批准了他攻打高邮和邵伯的战略计划。
然而,粟裕此时能指挥的部队,只有第七和第八两个纵队,王必成的第六纵队又调去配合陈毅的津浦战斗了。
邵伯位于高邮至扬州之间,是运河走廊上的一个军事要点,住的是一股日伪军。
1945年12月19日,粟裕向邵伯发起了攻击,指挥攻打邵伯时,粟裕采用了“围三阙一”的战术。
当时,粟裕亲自指挥7纵队攻打邵伯,他让我军围住敌军三面,故意空出一面,围而不攻。
日伪不知是计,迅速从空出的那面出逃,日伪军在匆忙中甚至从粟裕的指挥所门前仓惶而过。
粟裕守在指挥所洞察敌情,等日伪离开工事,进入开阔地,完全暴露在我军枪口之下时,才下令攻击。
邵伯一战,我军很快取得胜利,歼敌2000多人。
陶勇
接下来12月,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决定集中15个团的兵力,向驻守高邮的日伪军发起攻坚战。
12月19日夜7时,新四军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战场上同时发起攻势。
第七纵队从北、东、西三面发起猛攻,战至20日中午,除东门的净土寺塔外,高邮城外围据点均被清除。
21日,新四军攻克了邵伯等日伪据点,切断了高邮城日伪军的退路,在邵伯、丁沟一线构成对扬州、泰州国民党顽固派的防线,并为打援准备了良好的战场。
22日清晨,粟裕来到高邮城外东北角的村子,与八纵司令员陶勇一同勘察了高邮城外地形,进一步作了详细的作战部署。
韩念龙
在高邮外围据点被清除后,新四军一面积极做好攻城准备,一面又大力开展政治攻势,采用话筒喊话、放日本歌曲、挂劝降标语、用风筝和迫击炮发放传单等方法,想诱导敌人放下武器投降。
特别是敌工部的同志和日本籍战友宫本、“日本反战同盟”“朝鲜独立同盟”的几十位同志来到前线,用日语劝降,高声宣读日本天皇投降诏书,播放日本人民十分熟悉的《思乡曲》。
这情理交融的劝说、幽怨柔和的曲调,渐渐攻破了敌人的心理防线,日军士气明显低落,有日本士兵偷偷溜出城,向新四军投诚。
发动攻城的动员会是在高邮东边的一个村子里召开的,会上,粟裕发布作战命令,张鼎丞进行战斗动员。
12月25日夜,攻城突击队在炮火支援下,冒雨从西北、东、南三个方向猛攻,战士们利用老百姓送来的棉被,裹着方桌当作“土坦克”,强行越过开阔地。
一部以云梯登城突破,与守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打退敌军的多次反扑,扩大了突破口。
很快,新四军主力登上城墙,与敌人进行白刃格斗。
经过7小时的激战,伪军被全歼。
26日凌晨,新四军攻进日军指挥部,日军残部顿时缴械投降,同时,由扬州北援的国民党顽固派也被击退。
高邮战役是中共抗战史上的经典战役,高邮受降也是新四军对日军规模最大的受降仪式。
此役,新四军一举拔除残存日伪据点,歼灭日军1100余人、伪军5000余人,创造了新四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纪录。
高邮城内日军最高指挥部岩奇大佐终于向共产党军队投了降。
但他同时提出,他愿意把所有重武器和一切军需物质交给共产党军队,但他本人必须率领全体官兵携带轻武器去南京投降。
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说:你只有无条件投降一条路,全体日本官兵将按俘虏处理,如若不然,那就接着再打!
1945年11月26日,华中分局在淮安文庙召开大会,宣布华中分局委员会名单。
由于粟裕同志两次电告中共中央与华东局,请辞华中军区司令员之职,建议由张鼎丞担任,并请华东局留曾山在华中工作,得到中央同意。
于是,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