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财搭子CEO许丹青。
本文对许丹青分享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提炼,如果想与许丹青这样优秀的AI时代一线推进创新创业实践的超级个体/创业者们交流,欢迎关注我们的交流活动。
以下是部分交流内容,enjoy~
一个PPT,5个月,2000万投资!她是谁?「曾顶撞校长,高考落榜后KTV买醉,产后抑郁…」一系列标签背后,这位清华学霸、AI创业者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更精彩。面对「社会对女性确实还挺残酷的」的现实,她又将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从“叛逆少女”到“AI新锐”
易小姐:你如何定义自己?很多人会用“独立女性”来形容你。
许丹青:应该是吧。我觉得独立女性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独立」。我物欲很低,不买包,也不追求奢侈品。精神独立意味着,我想做什么事情,能够去做,做成了,我享受光环,没做成,也能承受代价。就像这次创业,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也有人相信我来做这件事。
易小姐:你经历过至暗时刻吗?
许丹青:当然。我高考第一年就失败了,对我来说是非常失败的时刻。
易小姐:第一次考试发分数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
许丹青:特别搞笑,我真的不太具有代表性。我一直说我特别爱玩,考失败了之后,我知道我落榜了,然后我就跟我的同学去唱K了!
易小姐:唱K之后多久恢复状态?
许丹青:就要平淡地接受这一切。即使在18岁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很难过,没有那种大起大落。接受了自己的这一次失败。但后来第二年就考得特别好,自然而然地到了清华,考了六百八十几分。
易小姐:你觉得这种“不在乎外界反馈”的性格是天生的吗?
许丹青:我觉得跟环境有关。我真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我是那种比较顽皮的,会顶撞校长。初中的时候,我是孩子王,因为带头跟校长对着干,还被换了班主任。
易小姐:这样的行为,换做一般的老师可能会打压你,或者退学之类的。
许丹青:但我们的校长就是引导的方式,让我平稳地度过了初中的第一次叛逆期。类似这样一次又一次环境给我的正反馈,让我敢于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
易小姐:所以你一直是个目标感很强的人?
许丹青:对,我一直不给自己设限。有了目标之后,我就会去找路径,朝着那个目标去做。我的目标是「成为商业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编者点评:年少轻狂,敢于挑战权威,或许正是她与生俱来的创业基因。而高考失利,KTV买醉,看似洒脱,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内心力量。正是这份力量,支撑她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考入清华。
从“职场精英”到“迷茫母亲”
易小姐:你之前在通联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会选择出来创业?
许丹青:21年的时候,我就不想做了,我看不到成长空间,特别焦虑。在通联,我把一个盘子从0做到两个亿,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了时机——AI赋能投资。当时资管新规改革,又赶上牛市,金融机构都在推数字化转型,所以只要抓住这个势,搭建销售体系,一切就顺其自然了。
易小姐:但在22年,你的生活似乎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许丹青:是的。那一年我的年纪也到了,马上要面临高龄产妇,34岁。大家在这个年龄段,都不得不去考虑到底要不要生娃,以及生娃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再加上22年的时候,我的工作也遇到了瓶颈,金融经历了双杀,作为业务一号位,KPI压力非常大。民营公司内部需要赛马,你需要证明你的团队是最强的,KPI每年都需要上涨,但宏观行业又不如你所愿。
易小姐:当时你的业务缺口有多大?
许丹青:几千万。上半年我的年度完成率只能达到30%。有时候你需要去做一些非常短期的事情,但短期的事情跟我的价值观不匹配。即使你是业务一号位,你跟老板之间也是会有一些冲突的。我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人,觉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会想撤,但是一路跟着我打拼上来的团队怎么办?另外,我自己甘愿这么走吗?所以那个时候,从工作到生活,我都处于低谷期。
易小姐:那段时间的状态是怎样的?
许丹青:「那段时间甚至比产后抑郁症更可怕!你可能很难想象,我有一天跟我老公吃饭,我们在聊这个事的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这个状态发生过好几次,我觉得是一个轻度抑郁的症状。
易小姐:这种不自洽来源于什么?
许丹青:来源于你不知道生活该怎么前进。如果要生孩子,就要耽误两年的事业。怎么样才能对得起一路跟着你拼搏的团队,以及怎么对得起一直以来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生娃又要怎么给家庭,甚至父母交代?每天不断地思考这些事,就会很纠结很痛苦。
编者点评:职场瓶颈、年龄焦虑、生育困境…这些都是当代女性常常面临的挑战。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她们常常陷入两难,难以抉择。而她,也曾一度迷失方向,甚至出现了轻度抑郁的症状。
从“PPT创业”到“AI合伙人”
易小姐:后来你是如何走出困境,决定创业的?
许丹青:后来我们开了一个很长的家庭会议。那时候我妈问我一个问题,说假设这个事儿未来别人做成了,不是你做成了,你能接受吗?我觉得我不能。我觉得我看到这个事儿,而且我又非常合适做这个事儿。假设我错过了,可能带来的遗憾和抱怨,要比我现在投入给孩子的损失更让我难以释怀。所以我后来给自己找了一个话术,就是「我要做孩子的榜样,希望她以后看我会是一个精神独立,有自我的一摊事情,而且自洽的妈妈。」
易小姐:你是什么时候决定创业的?
许丹青:我是24年1月份开始有创业的想法的,所以我就找了智谱、找了百川,然后两家都给了我投资协议,还有包含创新工场在内。
易小姐:那时候是PPT创业吗?
许丹青:对,PPT创业。在PPT基础上,我们先把demo的产品做出来了。我觉得我可能有特殊性,第一个我还是算清华系创业,我周边的人脉从百川到智谱都能够很快地链接上。而且我又是一个在金融场景做过非常长时间业务的人,所以还算比较顺利。24年1月出来自己创业,5月份就拿到了投资,百川的投资有2000万。
易小姐:你的AI产品能给普通的股民带来什么好处?
许丹青:「让不懂投资的人能够懂投资,甚至是爱上投资。」过去大家都说机构投资者是镰刀,个人投资者是韭菜,散户是价值链的最底层,但是以管理费的形式付了大多数的费用。AI可以让专业知识变得简单化。
易小姐: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许丹青:过去大家讲到投资,都会说估值模型。一说到估值模型,我们过去给机构投资者做各种Excel插件,但其实机构投资者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搞懂DCF模型。我们通过AI让原来非常晦涩和专业的投资内容简单化。在这个过程中,会用到AI深度的推理。现在大多数的股民用户,接收的都是二手甚至是更多手的一些信息。用户需要的是一手信息以及基于一手信息的推理逻辑,只要我们能够把整理给用户,其实投资决策本身用户是可以做出的。
编者点评:从PPT创业到拿到2000万投资,她凭借的不仅仅是清华的学历和人脉,更是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她希望用AI赋能股民,打破信息不对称,让投资变得更简单、更透明。
平衡的艺术
易小姐:你的身份有很多,既是妻子、妈妈、女儿,也是一个老板。在这四种身份里面,你现在会怎么排序?
许丹青:我认为「我是最重要的」。以我为一的情况下,第一个排序可能是女儿,因为我的孩子还很小。第二个是老板,因为我创业的这家公司是我的第二个孩子。公司刚刚初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角色至关重要,你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给他更多的优先级。
易小姐:你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许丹青:我们现在团队是996,周日休息。我周日一整天如果没有出差或者非常重要的事情,基本上都在陪孩子跟她一起玩。而且我跟我孩子相处的过程其实挺有意思。
易小姐:你现在成了催生派了吗?
许丹青:对!大家生完孩子会问我要不要生二胎,我说我不会,因为我现在已经有二胎了——我的公司!
编者点评:对她而言,公司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需要倾注心血和精力去呵护。而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键,或许就在于找到自我,并明确自己最重要的身份。
“我要成为商业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这不仅仅是她的目标,更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在AI的浪潮下,她将带领她的公司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