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连发三记政策“组合拳”:清欠民企账款、精准助企纾困、开放“两重两新”赛道,直指民营经济痛点。数据显示,当前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达92%,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同样突破92%,但融资难、账款拖欠等问题仍制约发展。
▍清欠账:专项债成“救命钱”截至2月18日,发改委通过2266项民企诉求中已办结1097项,重点突破账款拖欠顽疾。政策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国企使用新增专项债资金加速清欠,并建立执法监督机制,严打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
▍破门槛:“非禁即入”落地倒计时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即将出台,明确除清单外“一视同仁”。基础设施、科研设施等垄断领域将向民企开放,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两重)和设备更新/以旧换新(两新)**项目。
▍立法护航:民营经济促进法冲刺已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9章78条),将把“平等竞争”“权益保护”等政策上升为法律,配套企业家培育计划和涉谣严打行动,构建“不敢黑、不能黑”的营商环境。
博主辣评:清欠账款是救急,破除门槛是治本,立法护航是定心——民企需要的不是“政策礼包”,而是一把量得出公平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