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毁一天,超过70岁的老人请勿在5个时候早起,你做错了吗?

晓旋玩转养护 2024-11-05 13:56:32

众多长者自青春岁月便养成了清晨即起、夜晚早眠的习惯,认为这样的生活规律有益于“身体康健”且能“延年益寿”。随着年岁的增进,身体状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迁。特别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早起并非总是健康的选择,反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 天气骤冷,避免在黎明前早起

清晨气温最低,尤其在寒冷季节,老年人心脑血管较为脆弱,骤冷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增加心梗、中风的风险。传统中医早就指出,晨起宜“温”,在气温最低时过早起床,寒气易侵体。现代医学也证实,温差过大时身体负担增大,对老年人尤其不利。

即便是冬季清晨散步的好习惯,也应注意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建议冬季早起的老人等到气温稍微回升后再外出,不要因为日出前的低温影响到身体健康。

2. 失眠夜后的清晨,避免强迫早起

年长群体常因褪黑激素分泌量降低而遭遇睡眠困扰,致使夜间休息品质欠佳。许多老人即便失眠,第二天也强迫自己在固定时间早起,但这样反而加重了疲惫,影响了白天精神状态。

古代养生文化强调“顺应自然”,认为无论任何年龄,顺应个人生物钟都是健康之道。现代医学也支持这一观点,研究表明,老年人更需要“补觉”,失眠后的第二天适当睡到自然醒,对身体恢复更有帮助。

3. 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期,切忌早起运动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循环通常较差,早晨的血压往往较高,且血液黏稠度增加。清晨4至8点之间,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人而言,此时的血管容易痉挛、阻塞,贸然早起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在这一点上,古人和现代医学的看法出奇一致。中医养生理念也强调清晨需静养,不宜激烈运动。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特别应避免在这个时间段早起,可根据医生建议,调节作息和晨间活动的时间。

4. 大雾天气,避免早起外出

雾霾天气,空气中往往含有大量细微颗粒和有害物质,尤其对呼吸系统脆弱的老年人而言,空气质量差的环境极易诱发呼吸道感染或慢性疾病加重。清晨大雾中有害物质浓度更高,过早外出更是风险重重。

古人虽未能具体解释雾气的成分,但中医认为清晨“湿重”,不利于肺部健康。现代医学对此给予了科学解释: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病菌在早晨积聚不散,建议老年人等到阳光散去大雾后再出门,保护呼吸道健康。

5. 突然变换作息时,避免强行早起

老年人的生物钟较年轻人稳定,一旦长期的作息习惯被打破,如旅行、探亲等导致睡眠时间调整,便需要时间适应。此时强行早起,容易导致精神不济、血压波动,甚至增加跌倒、眩晕的风险。

传统养生讲究“定时作息”,主张睡眠规律,不宜频繁更改作息。现代研究发现,老年人对于生物钟的适应能力降低,短期内频繁的早起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建议老年人尽量保持规律作息,若必须调整,则循序渐进,避免过快改变。

早起的正确方式与注意事项

虽然早起对许多人而言是健康的象征,但70岁以上的老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具体环境来灵活调整作息,避免将年轻时的“好习惯”带入老年生活。适当调整早起的时间,可以让身体更加从容应对老年带来的健康挑战。

维持宜人暖意:离床前先舒展筋骨,谨防猛然遭遇冷冽气温。

留意气候与空气状况:尤其在寒冬及灰霾弥漫的日子里,最好延迟进行户外活动的时机。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加敏感,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不妨灵活些,顺应身体的自然规律。无论是古人倡导的“应时而养”,还是现代医学的个性化健康理念,都在强调一个道理:健康的作息不是单一的“早起”或“晚起”,而是适合自己的节奏。对70岁以上的老人而言,掌握健康的作息方式,不仅能带来更好的身体状态,也能让生活更加舒适愉悦。

0 阅读:312
猜你喜欢

晓旋玩转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