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慧见南山

紫霜谈商业 2024-09-11 04:17:36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绕不开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这一世界级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这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过1万人、产出近50亿元GDP、投资强度达到10亿元的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深圳市南山区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明晰了方向。

在南山区的生动实践中,实干久久为功,变化日新月异:

2024年上半年,全区实现GDP4495.34亿元,同比增长5.0%;

商事主体达到58.6万家,约相当于每3名常住人口里面就诞生1个市场主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拥有低空经济企业超500家,形成了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完整无人机产业链;

深圳每年接受的超10万应届毕业生中,有过半流向南山,截至目前,南山区各类人才达120万人;

PM2.5年均浓度连续9年下降,拥有超190个公园……

由一件件“精细活”支撑起的这片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虽然其运行之繁、治理之艰超乎想象,却正是深圳以改革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文|瞭望智库

强区之治,“智”慧赋能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都是深圳的重要发展“基因”,南山更是将这一基因在实践中不断放大,甚至转化为社会治理改革的动力。

在南山,办事有多快?数据告诉你,截至今年4月底,604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578项“零跑动”,85项“秒批”……

能够完成如此高效的政务服务,南山靠的是对“智慧城区”的打造。据介绍,目前南山区已对全区重点地上建筑、地下管网,包括“地楼房权人”这些数据实现建模,打造了一个数字孪生城市的智慧底座,并正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打造三大应用平台:to B端,建设“i南山”政企通,作为对全区法人服务的唯一平台;to C端,建设“南山通”,作为对自然人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的唯一平台;to G端,整合各条块的工作系统,在全区建设统一的工作平台,从而切实为基层减负提效。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家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让服务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实现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治理探索“更优解”。

也正是基于此,2023年9月,南山区更进一步,直接将3.5平方公里的后海中心区“搬进”数字系统当中,智慧解决各类城市治理难题:无人驾驶车配送外卖,无人机巡查市容环境,无人环卫车自动清扫垃圾,“先离场、后缴费”的信用停车在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场所试行,辖区企业画像信息可实时查询,辖区工程示范段项目建设情况可动态监测……一幕幕智慧应用场景正走入日常生活,基层治理的反应速度与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智慧治理,在“智”更在“治”,南山区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街道体制改革,构建了上下贯通、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比如后海智慧城市建设联合党委就是以功能型党委的方式搭建,将后海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的职能部门、大型商业运营体、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纳入联合党委,合力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大冲社区的蝶变之路,则是通过做好做实民微项目,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品质化、特色化。为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党建圈,大冲社区成立了功能型党组织“蜂汇一条街党支部”和南山区唯一的“小哥代表工作室”,成为深圳市流动党员支部经典案例,通过“1+3+36”,1个党支部链接3个“暖蜂驿站”、联系36家“暖心商户”,为骑手开展“家园式”服务。原本陌生的骑手与商家之间、骑手与居民之间变得熟悉起来。经常可以看到外卖小哥在驿站里面休息、给手机充电,还有社区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

今年是南山的“实干争先年”,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清晰列出了今年实干争先的十个重点工作,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南山提出要打造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区。后海中心区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一项重要探索,它将实现工作机制扁平化、服务方式现代化和管理模式智慧化。

“小切口”谋“大治理”

在南山,串起产业链的企业都爱聚集在一条街,它就是被称为“宇宙第一”街道的粤海街道。14.2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分布着约3.4万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00家,上市公司超100家,专精特新企业810家。可以说,这条街的每一栋楼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华为、中兴、大疆、腾讯、迈瑞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无数个科技创新的案例从这里起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职业人群从宝安、龙华、罗湖等地赶来粤海上班,加上24万左右的常住人口,巨大的人流量给基层治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后海智慧运营中心是一个平台,使我们更好、更高效地去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粤海街道办党工委委员郭一帆介绍,以小型建设工程的管理来说,粤海街道一年要承担8000—9000个小散工程。“一个工程正常施工完成平均在两个月左右,小散工程的很多工作内容和人员都是不确定的,类似家里装修,今天是木工,明天是水电工,后天来的是泥瓦工,如何排查这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监督施工规范与安全?我觉得传统的巡逻方式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测算过,要完成每个月800个左右的小散工程的监督管理,每个工地如果需要两个人对其全面、全时段监督,还要保证晚上不偷赶工,加上排班倒班,需要至少3000人的队伍。”

怎么办?只能通过科技手段去解决。“我们要找政数局和科创局帮忙。在我们提出问题与需求后,他们给出了解决的智能方案,一个智能监测系统,在施工区域配置了带有算法的摄像头,可以自动检测出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了安全帽、是否存在夜间偷工行为,这些都可以触发警报。”郭一帆说。

在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探索上,郭一帆还提到了多项创新措施:比如智慧停车系统,在目的地停满的情况下,系统自动给出驾驶员附近停车场指引再加上步行路线的方案;电动车的“智慧安防”管理,系统监测到有把车或电瓶带回家充电的电流异常情况后会发出提示警报,随后网格员就会上门核实……“这个扁平化的平台可以激活沉淀在各个职能部门的资源,以更加专业和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据介绍,由粤海街道、南山区发改局、区政数局连同区城管局、区应急局等相关成员单位建设的后海智慧运营中心,从人员、架构、运行机制上都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高规格配置。在运营上,后海智慧运营中心尝试了“政企合署”,以委托城市运营商方式,对政府公共管理领域的事务性工作,进行了流程整合重组。2022年,华润置地中标“后海中心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项目”,围绕后海中心区的公共空间开展“智慧运营、产业服务、市政管养”。

企业的智慧化与数字化运营优势,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服务的效率与便捷程度。比如后海分平台就连接了政府的民意速办系统,可以及时处理居民投诉的问题,做到“接诉即办”。也可以通过AI摄像头识别派发“AI工单”,比如路口建筑垃圾存放一直未处理,AI会提示给最近的环卫工人跟进处理,这些处理都会有即时的完成反馈。同时,“城市管家”还可以通过远程喊话、协调无人执法车等方式协助政府基层人员解决车辆、商贩乱停放的问题。

人民为本,“大冲新老一家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扩大,住宅小区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粤海街道所辖社区内,大冲是个特别的存在。它东临沙河西路,南至深南大道,北接北环路,西与高新科技园区相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使得这里早早地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大冲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也曾是深圳最大的旧改项目。早在1992年,大冲村旧改就被提上了议程,多年后,它蝶变成了一个集商务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文教资源聚集区、高端住宅区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社区。

外来人口多、出租屋多,加上不同群体的多样需求,给大冲的治理带来不少挑战。社区党委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破解大冲治理难点的关键一招。据大冲社区党委书记黄苑英介绍,该社区持续完善社区“大党委”、小区“大支部”工作机制,通过搭建三个议事平台有效地把住宅、商圈、企业的资源链接到社区大党委,以具体问题、“民微”项目聚拢、协调配置企业优势资源支持,实现以“小投入撬动大服务”的新工作模式。2020年为降低新冠疫情对商户造成的影响,发动股民党员带头为辖区商户减租免租,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据介绍,社区党委还和住建部门等联动,把居民骨干和外聘的法律、建筑工程等专业人员组织起来,在居委会下设社区物业管理指导委员会。由委员会参与调解小区矛盾纠纷,监督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日常运作。

管理规范了,小区的氛围也和谐了。社区党委还培育孵化社区群众自治组织,成立了12支由270位本、外地老年人组成的自治队伍,开展“艺荟乐龄”展演、“同心筑梦·乐动大冲”中法音乐交流等活动。同时,孵化了300多人的协助服务、养老互助、巾帼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等自组织,“反哺”社区。黄苑英说,多达68名新老居民加入暖蜂志愿者队伍,日常维护暖蜂驿站、服务小哥,贡献志愿服务时长多达12580小时。

通过“大”党委、“聚”资源、“真”关爱、“融”文化、“暖”民心五大举措,社区各类主体打破壁垒、填补真空,加强互帮互助,营造了“大冲新老一家亲”的社会融合氛围,初步探索出了旧改后农城化社区的治理路径。

不断突破,开创南山社会发展新局面

回顾南山在社会治理上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南山一直在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需要不断尝试、坚毅前行。“我们应该去做真正贴近民生的事情,去走街串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能感觉到我们这些人是政府来‘帮我’的,而不是来‘管我’的,这一个字的改变是最核心的。”郭一帆认为,智慧化治理工作的创新,更应该让群众感受到治理上的改变,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智能化的治理工作中,而他也正在突破这些工作中的难点。

黄苑英也是在与社区群众数年的沟通中逐渐积累起彼此的信任,真关爱、融文化,正是这样的将心比心,让人心有归属、社区有温暖。

从基层工作者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在工作中对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思考与锤炼。相信南山会探索出更多有深圳特点、南山特质的共治路径,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南山方案。

0 阅读:0

紫霜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