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周志坚不服李先念指挥?曾向彭德怀哭诉:我不想再跟他

乐蓉评历史 2024-11-23 12:48:44

李先念木匠出身,没读过军校,也不懂打仗,参军之初穿个大褂,连行军队列都站不好。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弱的乡下娃子,从新兵到军级干部只用了5年,等到解放战争初期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时,他的职务已经超越了一众自己当年的老首长。

李先念的后来居上,除开自身成长迅速之外,还离不开两位战将的鼎力相助。一个程世才,一个周志坚,都是能打硬仗的猛人。和程、周搭档时,李先念的战绩可谓惊艳,但当他自己独当一面时,表现就乏善可陈了。特别是中原突围与周志坚分别后,李先念在军事上几乎再无建树。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李先念得知周志坚辗转回到延安,曾多次邀请他来投奔自己,但均遭拒绝。为了此事,周志坚甚至主动去找朱德、彭德怀求情,说自己不想再跟着李先念,宁愿去华东当个师级干部,也不回中原军区当领导。

周志坚的选择,多少让李先念有些难堪。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这一对“铁杆搭档”各奔东西?

一、互相成就

抗战初期,李先念和周志坚的境遇大不相同。

李先念是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他辅佐高敬亭,掌握新四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四支队。而周志坚呢?在延安抗大学习后,也是被分配到第四支队,但仅仅是担任地方留守处的参谋长,官不大,且身处后方,仗都没得打。

直到后来,李先念接受任务,要率部深入大别山区,开辟中原敌后战场。挑部队时,实在凑不齐人,索性就把周志坚这些后方留守人员都带上了,干部加上战士,总共160多人,武器也只有一挺重机枪、九十多支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实在寒酸。

不过对于周志坚来说,能去前线领兵打仗,还是回大别山老家,他是万分感激李先念的。两人既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又是湖北老乡,一文一武,磨合上也没任何问题。

进入大别山后,李先念原本是想稳扎稳打,便让周志坚先带着部队游击侦查。结果周志坚也是真猛,他红军时期曾担任过师长,如今指挥游击队属于是牛刀杀鸡,说是搞侦查,结果一出手就是四战四捷,打伪军,破日军,使得新四军在鄂中威名大振。

看到周志坚如此表现,李先念知道自己是捡到宝了,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生怕自己名头太大,引来敌人重点针对,所以只敢化名“李威”。

现在一看形势大好,李先念也是豁出去了,赶紧趁热打铁,先是联络并统一整编中原各路游击队,迅速扩展兵力。接着又打出旗号,以新四军挺进支队司令员的身份,邀请周边的国军抗日武装的总指挥、各乡县有名望的士绅来开会,共同磋商合作抗日事宜。

论搞宣传统战,李先念绝对是一把好手,很懂得发挥自身优势。

大别山是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他就打出老红军的旗号招兵买马;周边一些国军游击队不服管,就亮出自己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黄边两杆三花的上校军衔,在敌后战场,没人比他官更大;老百姓们不了解新四军,他就让周志坚狠狠打击日寇伪军,把队伍的名头打响。

就这样,160多人队伍在鄂中大地连战连捷,老百姓们奔走相告,不少青年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名参军,就连一些国军部队也自觉势单力孤,主动向新四军靠拢。仅仅两年后,李先念奉命组建新四军5师,此时部队已经发展到1.5万多人。等到抗战结束之前,5师已经坐拥4万之众。

如此扩军速度,令人叹服。

随着鄂豫皖抗战形势一片大好,新四军的名号也彻底打响了,当地老百姓几乎口口相传着一句话,叫“李木匠山上吊线,周铁匠山下打铁”。“李木匠”指的是李先念,他也确实当过木匠;“周铁匠”则是周志坚,不过他没打过铁,之所以叫铁匠,是因为他“敢打硬仗、善打恶仗”。

在新四军里,周志坚最佩服李先念,认为他能力强,胆子大,敢想敢干,永远是镇定自若,哪怕身处无兵无将的绝境,他都毫无惧色,常说:

“有家乡的群众作后盾,还怕什么?”

李先念还有一句八字名言,叫“见缝插针,遍插杨柳”,就是说身处敌后战场,必须主动出击,千万不要缩手缩脚,把自己陷在一个小窝窝里,那样不仅不能发展,反而会被吃掉。

如此胆略,绝非常人可比。

当然,李先念还有个优点,那就是从不逞强。他知道自己长于政工,短于军事,便尤为重用周志坚这些善战之将,敢于放手让他们去独当一面,也很少干预前线指挥员的战略决策。可以说周志坚能在中原打出名号,首先就应该感谢李先念的知人善任和大胆放权。

李先念和周志坚,一个运筹帷幄,一个领衔军旅,堪称绝配。但接下来的一场决战,却让两人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这就是中原突围。

二、中原突围

中原突围算是胜利吗?从战略上来看肯定算,中原军区以小博大,牵制了近30万蒋军主力,为解放战争的全盘布局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一仗付出的代价又过于沉痛,最后6万多人分散突围,除皮旅外,其余部队的建制几乎全部受损。

这一仗,也让周志坚抱憾终身。

他当时担任中原第2纵队副司令,指挥13旅突围,这是周志坚一手带出来的老部队,也是原新四军5师的头号主力,结果这一仗打到最后,13旅与主力完全断绝联系,弹尽粮绝,周志坚身边仅剩下10多人。

后来在撰写回忆录时,周志坚曾无比悲愤的写下过这样一句话:

“使我痛心的是:从抗日战争以来,我在中原地区从一个团发展到一个支队,再组成十三旅,最后却使这些在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几千健儿血洒中原大地。”

这一仗,周志坚对中原军区的指挥班子是有怨言的,他也从未避讳过这一点。在回忆录中,他曾着重笔墨记录过两件事情。

一个是突围之前,中原军区为了打破蒋军的步步紧逼,曾主动发起过桐柏战役,想要消灭进犯的敌主力20师,一举打开局面。

这是一场大仗,原定计划是周志坚的2纵13旅负责主攻,15旅担任助攻,1纵及2纵14旅阻敌增援,359旅为军区总预备队。

结果这边13旅血战两昼夜,实现了对20师的分割包围,突击队更是直插敌师部。眼看就要胜利,2纵司令员文建武却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跟周志坚说:

“情况发生了变化,要部队停止攻击,撤出战斗。”

周志坚当时差点气得砸了电话,怒问文建武:

“为什么要撤?敌人已被分割开,军心动摇,随时可能投降,即便不投降,很快也可全歼。”

文建武支支吾吾,只说上级有命令。周志坚火了,直接挂了电话。最后是李先念亲自打电话过来,下了死命令,13旅这才撤了下来。

周志坚想不通,战士们更想不通,到手的胜利跑掉了,到嘴边的肥肉不能吃,战友的鲜血白流了,能不痛心吗?13旅上下全憋着一股怨气。

为什么要撤?周志坚到最后才知道。因为负责打援任务的1纵行动缓慢,只有一个连赶到阵地,所以根本就挡不住敌人的援兵。

按常理,李先念作为总指挥,眼见形势不对,应该给1纵下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阻敌增援,结果呢,他的决定却是选择撤下马上就要拿到胜利的2纵。原因说来也荒唐,就因为1纵是王树声的部队,李先念指挥起来有顾忌,所以只好委屈自己的老部队2纵。

李先念说来也有苦衷,此时的中原军区,除了原来的新四军5师外,还有王震率领的八路军359旅,以及王树声河南军区的部队。三大主力会师,声势浩大,但问题也来了:三位司令,谁来当家作主?

按毛主席的办法,是客随主便,由李先念当这个一把手。但李先念也为难,王震、王树声,再加上一个老政委郑位三,各个资历比他高,他这个司令根本放不开手脚。对外作战,李先念胆气十足,但搞团结内部,他反而缺少了乾坤独断的魄力。

中原战局的颓势,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指挥班子缺乏主心骨,内部争论不断,部队各自为战,根本捏不成一个拳头。

司令员不能协调各部,吃亏的就是13旅,周志坚打了一场窝囊仗,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况且这一仗没打胜,整个战争形势更是急转直下,影响太坏。

而让周志坚耿耿于怀的第二件事,还是因为自己人内部的优柔寡断。

中原突围过程中,13旅负责保护指挥机关。结果直到此时,军区领导还在犹豫,关于突围方向争论不休,每个领导都有想法。当时周志坚直接就火了,说道:

“你也要走,他也要走,大家都要走,需要多少力量来掩护啊!这么多人都要有部队掩护,那还打什么仗?”

周志坚担心军情,问李先念前线部队位置,结果李先念忙着操心干部问题,对部队情况是一问三不知。作为一名战将,周志坚无法理解这种局面,这么多军区干部聚在一起天天开会,却完全不顾一线部队的处境,太荒唐了。

周志坚后来在总结中原突围的教训时,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部队最后实际不是被打散的,而是被拖垮的。”

部队行动迟缓,补给困难,纵然有客观环境的限制,但军区领导内部缺乏团结,处理问题不果断,也是原因之一。作为亲历者,这也是周志坚最耿耿于怀的一点。

三、分道扬镳

中原突围后,周志坚辗转抵达武汉。当时董必武亲自前来迎接他,同时传达李先念的消息,说中原军区领导机关也已成功突围,李先念托他收容失散人员,还特别叮嘱说一定要设法找到周志坚。

尽管李先念情深义重,但周志坚却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去投奔老首长,而是直接去了延安。

一到延安,彭德怀就来看望他,除了询问中原突围的具体情况外,还谈到了周志坚未来工作的安排问题:

“李先念同志不久前曾来电报要你去陕南工作。”

当时李先念率领中原军区余部突围至陕南,与当地游击队会合,组建了豫陕鄂军区,同时中原军区的编制也未撤除,眼下正缺军事干部,周志坚只要回去,必将得到重用。

但周志坚的反应,却让彭德怀有些意外。他先是问哪里的战况最激烈,在得知敌人正在重点进攻华东后,他毅然坚定地告诉彭德怀,自己想要带一支部队去华东打仗。

彭德怀有些为难,只是解释说:

“你想到华东去打大仗这很好,可是李先念同志要你回去,我不好作决定。”

周志坚向彭德怀求了两次情,情绪激动处,甚至掉了眼泪,但彭德怀碍于李先念有话在先,一直不好松口。没办法,周志坚又去找总司令朱德,说自己不去陕南,要去华东。朱德到底是老好人,见周志坚如此坚决,也就同意了。

周志坚为何要拒绝李先念的邀请?

按回忆录的说法,他是觉得陕南还处于游击战争阶段,没大仗好打,所以要去华东痛痛快快和敌人大干一场。

但结合其他的一些细节,其实也不难看出,周志坚不去陕南,还有两点原因:

一是13旅在中原突围中损失太大,那都是大别山的子弟兵,打光了,他回去怎么面对家乡父老?李先念的中原军区机关虽暂时驻扎陕南,但未来还可能重回故地,对于周志坚来说,自己内心这关就过不去。

二是对于中原突围时一些事情,他仍是耿耿于怀。

去华东,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周志坚去新四军军部报道时,曾主动要求带一支新的部队。恰逢当时山东军区的主力大部抽调去了东北,司令员许世友手下缺兵缺将,听说老部下周志坚来了华东,二话不说就把人要了过去。

许世友对周志坚,那是当宝贝一样看待。他要带新部队,就把刚组建的山东5师交给他。这支部队虽然成立时间不长,缺乏战斗经验,但干部和战士都是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有文化,素质好,可塑性很强。

不久之后,5师扩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周志坚也是顺理成章接过了首任司令员一职。

当时的华野不乏老牌劲旅,周志坚的13纵组建最晚,底子最薄,论战斗力只能排名末流。但偏偏就是这样一支新军,在胶东保卫战一战成名,到兖州攻坚战时,更是一跃成为全军的主攻部队。

打济南,华野精锐尽出,宋时轮的10纵打惯了阻击,好不容易抢来一个主攻任务,结果最后又被周志坚抢了风头。13纵作为预备队,居然一路猛打猛冲,率先攻破济南城防。37师109团第一个攻上城头,虽然立足未稳中途后撤过一次,但还是拿下了“济南第二团”的荣誉。

后来到了淮海战役,周志坚俨然成为了粟裕手中“最忙碌”的将领,前后6次被紧急调动。这一仗,13纵担任尖刀主攻,战绩惊艳,王牌纵队的地位正式确立。

能够在华东大展拳脚,将一支新军带成攻坚主力,周志坚的本事可想而知。当然,他的成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粟裕、许世友这两位老首长的军事风格十分契合。

粟裕和许世友,在军事上都极有主见,敢于“战场抗命”,敢于“范言直谏”,只要能打胜仗,就不怕冒险,不怕得罪人。李先念当年挺进中原,能在四面皆敌的绝境之下带出新四军5师,靠的也是这种无所顾忌的魄力,但到中原突围时,他却未能延续这种心态。

周志坚也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执意拒绝李先念的邀请,选择去到华东。中原突围的悲壮,让他无数次自责,要一雪前耻,就必须选择对的人,对的路。

历史证明,周志坚选对了。

12 阅读:1977
乐蓉评历史

乐蓉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