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歌代表人物,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地主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坎坷磨难。他两岁的时候,父亲病逝;12岁的时候,母亲病逝;20岁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正是这样的苦难、贫穷,成了他入世的最根本原因。
陶渊明从20岁开始了自己的游宦生涯,之后的20年里,他曾五次任官,五次辞官隐退。如此反反复复,直到四十多岁的时候,看透和厌倦官场的他,决定从此不在出仕,毅然选择了辞官,回归田园生活。
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诗歌著作,他的田园精神更是影响着无数后人。
一、陶渊明隐世思想的产生1.家庭环境熏陶陶渊明出生时,家里条件并不好,但在他父亲之前,他的祖辈们都混得不错,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当年是江东响当当的大人物。陶侃虽有钱有势,但不胡作非为,他的一生务实重干,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陶侃曾曰:“民生在勤……当惜分阴,岂可游逸?”而陶渊明不慕权贵、追求自然的思想正是源于祖辈们的熏陶感染。
2.时代社会环境影响陶渊明生于东晋时期,其所处的时代,战乱频繁、社会矛盾尖锐、政权分裂,宦官当道。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出身寒门的才子几乎没有出头之日。官场的黑暗腐败,让陶渊明倍感失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
二、陶渊明的隐居心态1. 归隐山居,回归自然的快乐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词是诗人在辞官归隐后所作。追溯历程为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诗人到江西当县令,刚上任还未到三个月,诗人便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而辞去官位,自此与田园相伴终老。
“性本爱丘山”这是陶渊明的人生情怀,厌倦了官场的争名夺利,尔虞我诈,陶渊明也像很多文人雅士一样,选择了回归自然。带着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回到了乡下,陶渊明的心中多了一份喜悦、向往与自由。
诗词中,诗人用简短形象的字词为我们描绘、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淳朴、自然、宁和的农村,美丽、和谐的自然景象,让人不禁感慨、追悔、庆幸。当年误入“尘网”那么多年,现如今终于“复得返自然”,别提有多开心。八九间草房茅舍,十余亩地,这是农人的傲人资本。扛起锄头开荒种地,在房前屋后栽果树,看着村庄飘扬的人间炊烟,听闻村子巷口传来的狗吠声、鸡叫声,人生再无冗繁琐事烦恼。在如此岁月静好的地方,守着一方净土,自由、快乐也!
2.辛勤劳作的乐趣和满足感在古代,农民地位不高,尤其是魏晋以来,更有“耻涉农商”的说法。陶渊明是一位不以农为耻的诗人,相反,他经常踏入田间,积极参加各种劳作活动,他认为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以说,他的思想远远超越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
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第一次下田间劳作的新鲜感和喜悦感。当然,田间劳作不单只是有乐趣,还有苦累,但总的来说,诗人认为,劳动是美的。
在《桃花源诗并记》中,陶渊明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劳动给人带来的欢乐感,桃花源中的人们,不以劳作为苦,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善于在劳作中寻找快乐,即一种“怡然自乐”的心态。诗人着墨于描写劳动人们的怡然自得,实际也是在表达自己对劳作的热爱。
3. 生活的窘迫,孤独与焦虑相伴说到陶渊明,人们给他的定义更多的是“自然、淡和、恬静”。陶渊明的诗词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和自然的,然而,认真品读这些诗词,你会发现,诗人其实不仅仅是在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焦虑思考。
在诗人眼中,农村是美好的,田园生活也是美好的,所以他总能自娱自乐,以此让自己能够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定感。但是,当生活陷入窘迫时,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这时诗人心中回归田园生活的喜悦感渐渐消失,内心开始变得焦虑和不安。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四)中写道:“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诗人用“炎火”、“螟蜮”等词,为我们展现了农村因战乱祸害而造成的荒芜、萧条、破败场面。白天没有食物吃,寒夜没有被子盖,这是何等凄惨的境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谁还能够一如既往保持那颗平淡、恬静的心?
所以,对陶渊明来说,归隐田园,既是一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一种艰辛的体验。若要问其中的酸与甜,恐怕只有诗人自己最为清楚。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旷世的自然美,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关系。在自然中体验生活,感悟生命,陶渊明的田园诗,实质就是一种与自然、人生达成共鸣意识的独白、呐喊。透过他的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慕荣华富贵,不贪恋钱财权利的诗人形象,他用豁达、超然的心境活出了别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杨宇璇.从陶渊明的人生论其田园诗之韵[J].文学教育(下),2019(01):16-17.
[2]蔡晴.浅析《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休闲思想[J].大众文艺,2019(07):44-45.
[3]杜雨蒙.从陶渊明饮酒诗看其“出世观”[J].汉字文化,2019(0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