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年龄逐渐增大,患病的几率就逐渐增加。据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八成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1]。
因为现状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60以上的老年人都会对自己进行一个健康检查,但是有时候都无从下手。
其实,60岁以后体检,做好以下5个检查就可以:
1、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动态观察心脏的各个腔室大小、心肌厚度、瓣膜的开闭情况等,比如说可以发现心脏瓣膜是否有狭窄、关闭不全。
有一项Monica-KORA研究,对935个35岁到84岁的欧洲成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大概有四分之一的65岁及以上的人患有主动脉瓣硬化[2]。
而主动脉瓣硬化会导致主动脉瓣狭窄,心脏超声还能够评估老年人主动脉是否狭窄。
另外,心电图也是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基本方法,可以检查心律是否失常,心肌是否缺血等问题。
如果没有明显的心脏问题,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每2到3年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即可。
2、结肠镜检查
世卫组织指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大多数病例在50岁以上。
在肠镜检查中,医生发现肠道息肉还可以直接切除,并对切除的部位进行活检,辨别它是否为良性息肉。
所以,如果没有结肠癌家族史、肠道息肉病史等风险因素,老年人应该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乳腺检查(女性)
前列腺癌发病率居中国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率居第10位[3]。而PSA是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蛋白质,如果前列腺出现了病变,那么血液中的PSA水平会升高。
但是PSA升高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的表现,不一定是前列腺癌,但是男性可以每年检测一次PSA的水平,查看前列腺是否有异样。
同时,女性也要及时检查乳腺、子宫和卵巢。对于绝经之后的女性,也有患上这几种部位的癌症的风险。
平时可以自己检查乳房的状态,必要时可以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子宫和卵巢,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4、骨密度检查
人逐渐变老,骨质流失速度会逐渐增加。
2018年卫健委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调查结果显示,100个50岁以上的人,就有大约19个患上骨质疏松,其中女性患病率比男性更高。
而且。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更容易发生脆性骨折。这时,骨密度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5、眼底检查
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眼部疾病,比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等。如果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那么眼部患病几率会更高。所以,眼部检查是不可或缺的。建议6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除了以上几种检查之外,还有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也应包含在其中。
小结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病风险增加。据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八成老年人有慢性病。
为应对健康问题,60岁以上老人可重点做五项体检:一是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监测心脏结构和电活动;二是结肠镜,预防结直肠癌;三是男性查PSA,女性查乳腺、子宫和卵巢,预防癌;四是骨密度检查,预防骨质疏松;五是眼底检查,护眼。除此之外,常规检查血压、血脂、血糖也很关键。
参考资料
[1]宋羽真, 张强, 周芯竹.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健康生活方式分析——基于CLHLS 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J].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4): 4041-4051.
[2]《主动脉瓣硬化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机制》.Marc R Dweck,医学博士,Catherine M Otto,医学博士.
[3]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前列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中国前列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J]. 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0):10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