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浪子袁克文,从“二皇子”到青帮大佬,死后上千个女人送行

桠沙看情感文案 2025-01-04 21:06:47

袁世凯一生,共有一个妻子九个妾,生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作为他的二儿子,袁克文还是很受重视的,后被过继给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大姨太沈氏因自身无子女,对袁克文溺爱无比,百依百顺。

袁克文自幼天资聪颖,看书过目不忘,年少时便有神童之称。他师从名师,精通书法、绘画,在诗词歌赋方面颇具造诣,对收藏书画、古玩等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写字风格独特,有一种令人惊叹的本领,能够不用桌子,将纸悬空,由人拉住两端,然后挥毫淋漓,笔笔有力,而纸却完好无损。

写小字时更是奇妙,他终日吞吐烟霞,懒于起身,便仰卧在床上,一手拿纸,一手执笔,凭空书写。写完之后,字体娟秀,绝无歪斜走样之弊,朋友们见了无不称奇。当时,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连屏、直幅、横幅整纸每尺二元,半纸每尺一元。折扇每件六元,过大、过小别议。就连不可一世的大帅张宗昌为求其一联,不惜站在门房捧酒肃立通宵,可见其书法的魅力之大。

袁克文对戏曲的热爱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是享誉南北的著名票友,尤其喜爱昆曲和京剧艺术。为了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他还特意跑到上海、苏州等地专门学习发音技巧。他与欧阳予倩、梅兰芳、马连良、俞振飞等戏曲大师都曾同台演出。每次有 “寒云主人客串” 的告示打出,戏院子必定座无虚席,观众们都为能欣赏到他的精彩表演而趋之若鹜。

袁克文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建树。常常与文人雅士们吟诗赋词,切磋文学,留下了许多佳作。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的文人圈子里广为流传,也为后世研究民国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收藏领域,袁克文也是一位知名人物。他对古玩字画有着敏锐的鉴赏力和浓厚的兴趣,以巨资广购古籍、金其石、书画、钱币、邮票等。他的收藏丰富多样,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精品。他所收藏的王莽时代、太平天国时期等珍贵钱币及其他古玩字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袁克文与他的父亲袁世凯以及兄长袁克定截然不同,他对政治毫无兴趣,更不屑于追逐权力。在袁世凯筹备称帝的过程中,袁克文坚决反对。袁世凯下令将袁克文软禁在北海,禁止他与外界往来。在软禁期间,袁克文依然沉浸在自己热爱的艺术世界中。

袁世凯称帝闹剧最终以失败告终,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死去。袁克文对兄长袁克定鼓动称帝的行为极为不满,在父亲安葬之处的问题上,两兄弟发生激烈争执,袁克文一气之下躲到天津,甚至连父亲的葬礼都没有参加。此后,他在上海加入青帮,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独特魅力,在青帮中迅速崛起,成为兴武六大字班人物,与步翔棻一起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素有民国时期 “天津青帮帮主” 之称。

袁克文的感情生活也是极为丰富的,他一生妻妾成群,爱过的女人将近百人。他的原配妻子刘梅真,是广东巡抚刘瑞芬的孙女,出身名门,才貌双全。然而,袁克文的多情使他无法专注于一段感情,他在婚后依然四处留情。除了原配妻子外,他还娶了五个姨太太,这些姨太太各有风情,但袁克文的感情并未因此而专一。

他在外面还结识了许多没有名分的女子,与她们之间有着各种浪漫的故事。他与花之春(或花元春)的相识便是一段佳话。当时袁克文二十余岁,花之春大他六七岁,两人一见钟情。然而,正室刘梅真对此不满,花之春最终未能踏入袁家大门,后来病逝于南方。

薛丽清(情韵楼),袁克文对她一见倾心,两人欢好后,生有一子袁家骝,后来成为著名的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但薛丽清跟随袁克文一段时间后,觉得他生性恬淡,有一次因赋诗险些丢了性命。于是,她毅然离开袁克文,重回烟花巷。小桃红在袁克文与薛丽清分手后,进入袁家,成为袁家骝的母亲。但她也难以忍受袁府的拘束,在袁府居住三年多后便离开了,前往天津重张艳帜。尽管如此,小桃红与袁克文分手后彼此并未忘情。

袁克文在感情上虽然风流,但他对待女子却很尊重。据传,他每次去青楼,只与妓女谈笑话诗,不对她们轻慢调戏。他在上海 “避难” 时,念那些平日卖笑的女子们孤苦无着,除夕夜竟在青楼与妓女们一起度过。

袁克文一生花钱如流水,从未爱惜过钱财。1918年,袁克文到上海游玩,据说一次花去60万大洋。他从父亲那里分得的十几万银元遗产,很快就因他的奢侈生活而用光。但他在钱袋最紧的时候,从未向那些政坛上的达官要人伸手乞食。在最落魄的时候,有人钦慕他的书法,想重金求其墨宝,但只因鄙薄买字人的德行,他坚拒之。民国十一年,潮汕遭遇重灾,死亡十几万人。袁克文虽无钱可捐,但他毅然将自己最心爱的字帖卖了赈灾。

1931 年正月,袁克文染上了猩红热。在家养病到 3 月 22 日,病未痊愈的他去密会了一位老相好,回家之后旧病复发,很快不治身亡,终年 42 岁。袁克文去世后,家里办不起丧事,还是他 “帮” 里的徒子徒孙凑钱帮他办的。出殡时,“帮” 里的人,以及天津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都来送葬,葬礼队伍多达四千余人。上千妓女带着袁克文头像的徽章自发来为其送行,头系白绳,哭声不绝。这一盛大而独特的葬礼,成为当时的一大奇观。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 “是真名士自风流” 的佳话,成为后人缅怀和敬仰的传奇人物。

0 阅读:5
桠沙看情感文案

桠沙看情感文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