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史书在描写开国君主出身时,大多会在其诞生时附会些传奇色彩。
比如商王朝始祖契,是玄鸟之子,而开创四百年大汉的刘邦,居然是赤帝之子。北宋时期,不好再跟神仙攀扯亲戚,但依然要来一段,赵匡胤出生时满屋红光。
即便是靠着外戚身份夺权的隋文帝杨坚,也要自降身份,跟大臣杨素攀亲戚,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定上一个“弘农杨氏”的显赫出生。
李唐皇室的操作就简单了,直接宣称自己是道家始祖李耳之后。
当然,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这些都是忽悠人的,关系攀的越神乎,笑柄就越大。
两千年前陈胜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仍振聋发聩。所谓的传奇色彩无非是为了增强皇权的神圣性,加强所谓的天命所归。
然而,历代开国之君中出身最差——从乞丐成功逆袭的朱元璋,在上位后却没有刻意抹除自己的黑历史,这又是何故?
一、得国最正
自古以来,第一个在帝王出身上做文章的,还要数司马迁的《史记》,他笔下种种奇人异象搭配上汉武帝推行的“君权神授”学说,为皇权蒙上一层神秘而神圣的面纱。后世编史者也纷纷效仿,将皇帝捧上神坛。
统治者对此放纵甚至鼓励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统治的稳定性:我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命中注定,并非后天努力所能为也。
只有在帝国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才能减少信奉“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的思想存在。
毕竟,我都天命所归了,你们要是再有点二心,岂不是跟老天过不去。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朱元璋来说,完全不存在。
“得国最正,惟汉与明”——这是清代史学家孟森的评价,刘邦与朱元璋“匹夫起事”,又是“为民除暴”重塑江山,其家底背景与创业过程无可指摘,故而统治的合法性也最为纯粹。
大家还需要知道,武王伐纣以后,周公制礼,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改变了商朝建立的以神治国的传统,重新建立了以德治国的理念。
什么意思呢?
一个天子,他的权力确实来自于上天,但上天是仁慈的,所以上天安排的代理人,对于民间的治理,也应该是有德行的。所以,如果你这个天子,把民间治理的一团糟,那么你也就违背了上天的意愿,然后有德者就可以取代你。
说白了,就是如果天子、皇帝失德,那么有德者就可以取而代之。
周公这么玩的目的,是为了给周王朝代商,建立一个合法性的理论,但是没想到这个理念,后来通过孔子的努力,被引入儒家学说,然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所以,秦有苛政,刘邦取而代之,元末失德,朱元璋代表正义取而代之。
不过刘邦那时候,儒家思想还没能成为正统,所以刘邦估计也不是太好意思,给自己编造了一个赤帝之子的身份,本质上还是商王朝神学治国的那一套的残余。
但老朱可以完全不在乎这个问题。
毕竟,此时儒家学说经过董仲舒、程朱理学的改造,已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你元朝的皇帝,把天下搞的这么乱,早就失去人心,违背天意了。我能够取而代之,完全是顺乎民意,顺乎上天的意愿,至于我之前是干啥的,有毛线关系?
甚至,我一个要饭的乞丐都能成为皇帝,说明了啥?还能说明啥?不就是因为咱老朱“天命所归”吗?
所以,朱元璋虽然没有抹掉自己的乞丐身份,但是在他登记时候的“祭天诏书”中,明确的承认了元朝的正统存在,同时也表示自己是继承元朝的正统: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因此,乞丐出身不仅没有成为朱元璋的污点,反而更加印证了他的“天命所归”。
二、老朱从来没嫌弃过自己的出身。
尽管朱元璋最终登上大位,但他骨子里仍然是出身凤阳乡野、老实巴交的农民,家破人亡的童年让朱元璋格外重视亲情血脉。
他的儿子成年之前,都要去老家凤阳寻根祭祖,对饥荒中死去的父母,朱元璋时刻怀有愧疚之心。若要他攀附其他豪门望族,势必要篡改自己的族谱,这恰恰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也就是说,老朱从来没嫌弃过自己的出身。
大方承认幼时的家门不幸和乞讨生活,对已经成为天子的朱元璋来说,恰恰也是一种坦然与反思:正视自己的过去,时刻提醒自己创业的艰苦。只有不忘今日之荣华富贵从何而来,在天子位才更要勤勉慎行。
故而,朱元璋不仅时刻警醒自己,还将自己早年的种种经历写进《皇明祖训》,以此来教育子孙后代。
尽管大明王朝在中期以后,逐渐一病不起,但有一说一,在大一统王朝中,老朱家,是皇帝御驾亲征最多的一个朝代,也是亡国之君最刚的一个朝代。
这一点,不能不说跟朱元璋的家风没有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朱元璋真的找了朱熹或者其他更早一些的贵族为祖宗,恐怕崇祯帝未必会有吊死煤山的勇气。
三、士族平民我都要
说到底,古代皇帝喜欢虚构出身,其主要目的还是获取支持。
说的直接点,是为了获取士族阶层的的支持。
因为,在庶族地主崛起之前,门阀士族基本是历经几代而不衰,他们即掌握官僚权力,又控制舆论阵地。
出身北镇武将的李唐皇室,是靠最硬的拳头拿下的天下,然而,山东、江南等地的士族,大家更多是口服心不服,你是边疆行伍出身的皇室,与中原地区文化格格不入,根本不可能给我们士族们提供足够的特权保障。
为此,李渊一家费尽心思与上千年前的老子李耳攀亲戚,就是为了证明,我们千年前也是中原的一部分,我们同样认可中原的一切,士族跟着我们还是有肉吃。
其实,朱元璋不是没动过攀附名门的心思,而彼时说得上名号的朱姓大族还是要数南宋大儒朱熹朱文公的家族。然而,朱元璋最终还是放弃搭上“朱熹后人”这趟顺风车。
究其原因,“我本淮右布衣”出身的朱元璋,以农民身份拉起农民起义军,其代表的恰恰是天下穷苦的百姓,这才是他政治支持的根本。
自唐末以来,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和屠杀,各地士族早已衰微甚至消亡,朱元璋不需要刻意去拔高自己的出身,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而如何取得尚存的儒生世家的支持呢?朱元璋“客客气气”派人去曲阜“请来”衍圣公孔克坚。
作为孔子后人,孔克坚也很识时务,为朱元璋起草了登基诏书,称他虽然出身底层,但却是“天命所在”,完全合理合法。
有了孔家的背书,朱元璋的明朝很快被儒家所接受,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议篡改历史、乱认祖宗了。
乞丐为天子,难道不是一件很激动人心的事吗
乞丐不耻辱,愿给就给,强盗才耻辱,就算穿上制服也抹不掉的黑历史
朱元璋也尝试挂靠名人了啊 祖上杜撰的好像是朱熹还是谁……但成功的过程见证人太多了 你就说老朱如果说自己前半辈子鲜衣怒马 徐达 常遇春这些老兄弟会信吗?这根本没法遮掩好吧[得瑟]
一堆发小在这,抹不掉啊,徐达汤何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