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为何作乱?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3-11-26 11:58:13

李璘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六个儿子,母亲早逝,自幼被太子李亨抚养长大,唐玄宗开元年间,李璘被封为永王,两年后遥领荆州大都督,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后,几个月后,潼关被叛军攻破,唐玄宗带着永王李璘逃入四川避难。

在半路上,发生了马嵬驿兵变,杨国忠及其亲属被禁军士兵杀死,杨贵妃在禁军的威逼下,被唐玄宗赐死,紧接着唐都长安失守,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为帝,并派出使者前往四川告知唐玄宗,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

南下蜀地前,唐玄宗为应对安史之乱,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兼河西、河东、朔方、平卢节度采访使;任命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岭南、黔中节度采访使,兼任江陵大都督;任命盛王李琦为广陵郡大都督,丰王李珙为武威郡大都督。

永王李璘

不久,李璘从汉中坐船到达襄阳,再经陆路南下到达江陵(今湖北荆州),随后招募了数万将士,取江淮赋税堆积于江陵,以此大量征兵,以薛镠、李台卿、蔡垧为幕府谋臣,以季广琛、浑惟明、高仙琦为将领,随后,李璘率领数万大军沿长江东进。

当时已经登基为帝的唐肃宗李亨对李璘的行为感到疑惑,于是下诏让李璘回到蜀中见唐玄宗,但李璘居然抗命不从,并且率军直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唐肃宗派出宦官啖廷瑶、段乔福联合当地唐军招抚征诏。

由于李璘东下的意图不明,很多当地驻军并不清楚李璘要干什么,吴郡采访使李希言还专门写信问李璘意图,结果李璘大怒,派兵攻打李希言,李希言手下有部分将领投靠李璘,但随着唐肃宗派来的使者到达江淮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正值安史之乱

不久,李璘在扬州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对峙,双方一度剑拔弩张,但在关键时候,李璘手下部将季广琛、浑惟明纷纷领兵投降唐军,李璘一下子众叛亲离,余部又被唐军击败,于是慌忙带着家属及少数亲信部队逃走,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俘虏,李璘及其子李偒被杀,其他家属被送到四川。

这就是李璘谋反的整个过程,非常可疑,李璘作为唐朝的诸侯王,没有凭借带兵经验,突然就手握重兵,然后又突然惨遭失败,最后被不经通报直接被地方官杀死,他的意图到底是割据江淮还是割据江陵,也不甚清楚,这成为安史之乱时期的一桩糊涂案。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对外姓将领已经不再信任,所以把领兵的职责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但是唐玄宗本人也是以普通皇子身份通过政变上台的皇帝,对于儿子及太子的防范是异常严格的,唐玄宗曾经听信武惠妃的诬陷,一下子逼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太子,以唐玄宗的明智,他不是这么容易被奸人蒙蔽的。

唐肃宗在灵武登基

唐玄宗对于皇子的防范是异常严格的,这在普通人看来很不可思议,要知道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可讲,当唐玄宗往四川逃去时,太子李亨到灵武继皇帝位,其实就是政变,这违背了现任皇帝唐玄宗的意志。

李亨因为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有了领兵的机会,他又是又在朔方军的治所灵武继位,明显得到了朔方军的支持,而朔方军是安史之乱前期唯一没有受到损失的军队。

包括马嵬驿兵变,也是唐肃宗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打击政敌杨国忠,杨国忠一直在唐玄宗的庇护下打压之前还是太子的李亨,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打的是诛杨国忠的口号,这给了李亨很好的机会,他派人联络玄宗的禁军统领陈玄礼,杀了杨国忠,又逼死了杨贵妃。

李亨一系列的动作让自己坐稳了江山,剥夺了唐玄宗的皇帝权力,但是唐玄宗可不甘心从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在位40多年,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皇帝权力,事实上,唐玄宗采用了三个办法来对抗唐肃宗李亨。

马嵬驿兵变

一、保留发诰的权力,仍可号令天下。

《旧唐书 本纪 卷九》:癸巳,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己亥,上皇临轩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候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射,偃息大庭。

唐肃宗的使者见到唐玄宗时,他才知道李亨已经继位为帝,几天后,唐玄宗用灵武之封立称为太上皇,把之前皇帝所用的“诏”改为“诰”,诰是皇帝对臣子的发布命令的一种方式,唐玄宗只是把自己发布命令的方式改了一下,仍然保留可以发诰的权力,这样就能继续对天下发号施令。

千万别小看这种权力,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作用,还能征兵和调兵,后来唐玄宗发诰,命令李璘到南方去,就是用的这种权力。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还发布了一道诰命,内容是这样的: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理,然后报告朕知道。等到克复两京,朕当在姑射山怡神养性,在外庭仰卧休息,不再过问政事。

唐玄宗虽然当了太上皇,但是要求军国大事先经唐肃宗处理,再报告给唐玄宗,这仍然是在给自己留机会参政,以便有机会重新夺取权力。

唐玄宗之所以甘愿让位于唐肃宗,根本原因还是李亨控制了朔方军,手握兵权,而身在四川的唐玄宗手上无兵可用,所以他才会派李璘到江南招兵,以对抗唐肃宗。

二、派出自己的亲信到唐肃宗身边,企图控制唐肃宗。

唐玄宗迫不得已封李亨为皇帝,紧接着命令宰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琯、门下侍郎崔涣出使灵武,后来又派平章事崔圆到灵武,表面上是他们投靠新皇帝,实际上是让自己的亲信有机会控制新皇帝,或者给自己通风报信。

李璘是受唐玄宗命令到江淮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自古以来就是,唐肃宗可不傻,这些人不可能得到重用,先后被唐肃宗清除权力中枢。

韦见素被贬为左仆射,房琯在陈涛斜之战惨败被贬,崔涣被罢相,贬为余杭太守,崔圆被罢相,改任太子少师,并充任东都留守,相当于外放到洛阳,当时的洛阳可是唐军和安史叛军反复争夺的重要城池,这等于让崔圆去送死。

三、派李璘到江南招兵,以对抗唐肃宗。

唐玄宗第三个办法就是派儿子李璘到江南招兵,用兵权与唐肃宗对抗,李璘是被唐肃宗带大的,从小长在深宫中,根本不懂带兵打仗,但是唐玄宗也无人可用,只能派出李璘到尚未遭受安史之乱的江淮及江陵一带招兵买马。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李璘一到江陵就能凑起一支数万的军队,而且随时有谋臣和将领投靠,其中原因就是李璘有唐玄宗的诰命,当地官员当然要支持,江南的赋税也很容易被李璘获取。

李璘不听从当朝皇帝唐肃宗的命令

当唐肃宗要求李璘回到四川时,李璘居然不听从命令,他为何敢不听新皇帝的命令?原因很简单,李璘的背后是他的父亲唐玄宗在撑腰,所以他才敢有恃无恐继续进军江淮。

那么李璘进军江淮的目的是什么?原因也并不复杂,就是控制江淮赋税之地,安史之乱后,河北、中原、关中到处是战乱,只有南方的江陵和江淮没有战乱,是唐朝赋税的来源地,唐肃宗和唐玄宗都想控制这里,唐玄宗派出李璘到江淮的目的就是拉起一支军队,以便控制江淮赋税之地。

必须要用军队才能控制江淮,李璘的失败由来自于唐肃宗的干涉,要知道唐肃宗才是当今皇帝,唐玄宗只是太上皇,所以当唐肃宗派出使者到江淮时,当地地方官很快就支持起唐肃宗来,毕竟太上皇的权力不如皇帝,这也是李璘众叛亲离很快失败的原因所在。

永王李璘的失败在于唐肃宗的干涉

李璘的叛乱其实就是唐玄宗对唐肃宗突然继位不满所做出的反制动作,或者说是唐肃宗与唐玄宗父子之间的政治斗争,同时也是马嵬驿兵变的延续,作为掌控军政大权的唐肃宗自然是胜券在握。

唐玄宗统治下的盛世出现如此严重的动乱,唐玄宗最宠信的胡人节度使发生了叛乱,让唐玄宗的声望降到最低点,就连唐玄宗最信任的禁军统领陈玄礼和宦官高力士都支持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这说明唐玄宗也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所在。

5 阅读:669

评论列表

莫相离

莫相离

2024-02-28 21:30

关键他还是李亨一手带大的,李亨对他可以说相当于半个老爹了。李璘这小子明显被心怀鬼胎的人忽悠了[笑着哭]唐玄宗也是昏招频出,派李璘这个没社会经验的人去掌这么大的权,一下就被忽悠住了[笑着哭]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