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追悼会上,庄则栋背起手来引起争议,9个月后遭审查

丁一丁北 2024-11-29 22:24:50

1976年1月8日,万众悲恸的追悼会现场,人们低头默哀,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送上最后一程。然而,就在这庄严肃穆的时刻,一个突兀的身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 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庄则栋竟然背着手站立。这个在"乒乓外交"中立下赫赫功劳的功臣,为何会在总理追悼会上做出如此不当之举?更令人费解的是,仅仅9个月后,这位年仅36岁的体育界"大红人"就被隔离审查。昔日的"乒乓外交"功臣,如今却沦为"四人帮"的同谋嫌疑人,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政治漩涡?

一、"乒乓外交"的关键人物

世人皆知庄则栋是"乒乓外交"的关键人物,却鲜有人知,这位后来被誉为"外交使者"的运动员,当年差点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运动生涯。1959年的一个冬日,年仅19岁的庄则栋正在北京体育馆刻苦训练,一个大力扣杀不慎扭伤了腰部。队医当时判断:"这孩子怕是很难再打球了。"

但庄则栋并没有放弃。他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咬牙忍着剧痛继续练球。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半年后,庄则栋不仅重返赛场,还在全国锦标赛上一举夺魁。这一年,他正式入选中国国家青年乒乓球队。

1961年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庄则栋一战成名。决赛对阵日本名将小野诚一,比分一度落后。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冠军无望时,庄则栋凭借独特的推挡技术连扳三局,最终夺得了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赛后,外国记者问庄则栋:"你是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的?"庄则栋笑着说:"我想到了祖国交给我的任务。"这句话很快传遍了整个乒坛,也让他获得了"战士型选手"的美誉。

1971年4月4日,日本名古屋世乒赛期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美国选手科恩因为错过了球队大巴,正在路边发愁时,一辆中国代表团的大巴正好经过。在那个中美关系紧张的特殊年代,这样的巧遇堪称历史性时刻。

车上的中国队员都不知如何是好,唯独庄则栋站了出来。他用流利的英语对科恩说:"上来吧,我们送你回去。"一路上,庄则栋与科恩谈笑风生,还向他赠送了一块精美的杭州织锦。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北京。当时,中央正在寻找与美国展开对话的契机。庄则栋的这个举动,恰好为中美关系的破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4月7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紧急会议。与会者回忆,主席手里正拿着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着庄则栋和科恩的合影。主席说:"这个小伙子做得好,他用小球转动了大球。"

三天后,以科恩为首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北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受邀访华的美国体育代表团。美国总统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正是这些年轻的运动员,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在此期间,庄则栋不仅担任美国代表团的向导,还多次陪同他们参观游览。他的外交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也为后来的中美高层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权力诱惑下的迷失

1974年初,一纸任命令震惊体育界。年仅34岁的庄则栋被任命为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部级干部之一。这一任命背后,有着"四人帮"的运作痕迹。

据当时体委办公室主任回忆,在庄则栋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张春桥就派人送来了一份文件,其中详细列出了一批需要"重点关注"的体委干部名单。这份名单中,前任体委主任王猛的名字被特别标注。

上任伊始,庄则栋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原本分管竞技体育的副主任被调往基层,负责群众体育的处长被下放至省队,就连多年担任国家队教练的老同志也未能幸免。这些调整虽打着"革新"的旗号,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清洗行动。

1974年5月,体委召开全体大会。会议原定讨论全国体育工作计划,却在张春桥的授意下变成了一场批斗会。王猛将军成为批斗的重点对象。庄则栋在会上宣读了一份长达两万字的材料,指控王猛"搞修正主义路线"、"贯彻资产阶级体育思想"。

这场批斗会持续了整整三天。王猛将军虽然身经百战,却经不住这样的政治压力,当场晕倒,被紧急送往北京军区总医院。但即便在医院,批斗仍未停止。每天都有人去医院"走访",实则施压。

同年7月,一份题为《体育战线上的路线斗争》的文章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文章虽未署名,但通过考证可知是出自庄则栋之手。文章矛头直指王猛等人,称他们"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这篇文章发表后,周恩来总理多次召见庄则栋,希望他能够收敛。但在江青等人的怂恿下,庄则栋不仅未收手,反而变本加厉。他在一次体委党组会议上公开表示:"有些同志太守旧了,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975年初,庄则栋进一步扩大了打击范围。他成立了一个"专案组",专门调查"体育界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个专案组挂靠在体委办公室,实则直接向"四人帮"汇报工作。

在专案组的调查中,不少体育界老同志被打成"走资派"。其中包括多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功臣。这些人中,有的被下放劳动,有的被停职反省,更有甚者被关进了"牛棚"。

到1975年底,体委的工作已经完全偏离了正常轨道。各项体育赛事被搁置,运动员们不得不放下训练器材,转而参加政治学习。就连即将举行的全运会,也被庄则栋以"肃清修正主义影响"为由无限期推迟。

三、总理追悼会上的"背手站立"

1976年1月8日,北京,寒风刺骨。人民大会堂内,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正在举行。数千名党政军领导人和各界群众代表肃立在大厅内,为这位为新中国奋斗终生的伟人送别。然而,就在这庄严的时刻,一个令人不安的细节引起了在场人员的注意。

站在第二排的庄则栋,竟然背着手站立。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和党政机关规范,在追悼会上背手而立是极不恰当的举止。这个举动被多位参加追悼会的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当时的中央办公厅一位工作人员回忆道,在追悼会开始前,工作人员已经向所有与会者说明了仪式规程。其中特别强调要"庄重肃穆,双手自然下垂"。但庄则栋似乎并未将这些要求放在心上。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追悼会进行过程中,有工作人员曾经小声提醒庄则栋改正姿势,但他不为所动。整个追悼会持续了四十分钟,庄则栋始终保持着背手而立的姿势。

这一幕被记录在追悼会的官方影像资料中。画面显示,当邓小平同志宣读悼词时,镜头正好扫过庄则栋所在的位置。他的背手站姿与周围人的肃立形成了鲜明对比。

追悼会结束后,这个"背手站立"事件在党内高层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老同志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礼仪问题,更反映出某些人对周总理的不敬态度。有人将此事向中央反映。

当时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的同志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追悼会上,发生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作为一个部级干部,在总理追悼会上竟敢如此放肆,这绝非偶然。"

事后调查发现,在追悼会前一天晚上,庄则栋曾与张春桥有过一次秘密会面。会谈内容虽然未能获知,但从时间节点来看,这次会面与第二天的"背手站立"事件恐怕存在某种关联。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追悼会后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措辞严厉的社论,批评某些人"在重大政治场合表现轻浮"。虽然文章没有点名,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指责谁。

这一事件的影响远未结束。当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上,叶剑英元帅特别提到了追悼会上的这一幕。他说:"有些人连起码的政治觉悟都没有,连对总理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这样的人,还能担当重任吗?"

追悼会事件成为了庄则栋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此后,他在多个场合试图为自己辩解,称当时是"因为腰疼才不得不背手"。但这个解释并未得到认可。有知情人透露,就在追悼会前一天,庄则栋还在体委的乒乓球室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球。

四、被查处与政治审判

1976年10月6日深夜,北京市公安局派出的专案组来到体委大院。当时的庄则栋正在办公室加班,专案组出示了中央的隔离审查决定。就这样,这位曾经的"乒乓外交"功臣被带离了他工作了近三年的地方。

据专案组的记录显示,在对庄则栋进行搜查时,发现了大量与"四人帮"往来的密件。其中包括一份详细记录体委各级干部"政治倾向"的名单,以及多份经由张春桥亲自批示的文件。这些材料成为了后来审判的重要证据。

在位于西郊的一处招待所里,专案组对庄则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审查。审查期间,多位体委的工作人员被传唤作证。他们揭发了庄则栋在任职期间的诸多问题,包括打击迫害老干部、篡改运动员档案、违规使用公款等。

1977年1月,专案组在一次例行搜查中,在庄则栋家中的地板下发现了一个铁盒。盒内装有一份手写的工作日志,记录了他与"四人帮"的多次秘密会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76年1月7日的一则记录:"今晚与张同志会面,讨论明天追悼会的事宜。"

这份日志的发现,彻底打破了庄则栋的抵赖。在此之前,他一直坚称与"四人帮"只有工作往来。但日志内容显示,他不仅是"四人帮"在体育界的代理人,更是积极参与了他们的政治阴谋。

1977年3月,中央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庄则栋案。会议认定他是"四人帮"在体育界的重要成员,利用职权打击迫害革命干部,破坏体育事业。会议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撤销一切职务。

在此期间,体委的工作组清理了庄则栋主政时期的各项决定。统计显示,仅1974年到1976年间,就有超过200名体育界干部被错误处理。其中包括多位国家队教练和著名运动员。这些同志后来都得到了平反。

1977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庄则栋案进行了审理。法庭上,检察机关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文件、照片、录音等,详细揭示了他追随"四人帮"、迫害革命干部的罪行。特别是在周总理追悼会上的"背手站立"事件,被认定是其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

庭审记录显示,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庄则栋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交代,之所以追随"四人帮",是因为他们许诺给予更高的政治地位。为了达到目的,他甘愿充当他们在体育界的打手。

1978年1月,法院作出最终判决:判处庄则栋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判决书特别指出,考虑到他在"乒乓外交"中的历史功绩,才从轻处理。

五、改过自新与晚年生活

1993年1月,服刑十五年后的庄则栋获得提前释放。走出监狱的那天,曾经的世界冠军、前体委主任已经年过半百。在狱中表现良好和认真悔过是他获得提前释放的主要原因。

据监狱工作人员回忆,在服刑期间,庄则栋主动申请在监狱乒乓球队担任教练。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不少服刑人员学习乒乓球技术。每年监狱系统的乒乓球比赛,他所在的监区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出狱后,庄则栋婉拒了几位老朋友提出的工作建议,选择了一条低调的生活道路。他在北京郊区租了一间小房子,开始编写自己的乒乓球技术教材。这些手稿后来被整理成册,成为了基层乒乓球培训的重要参考资料。

1995年春,一所郊区中学的体育老师偶然得知庄则栋住在附近,特地登门拜访,邀请他指导学校的乒乓球训练。考虑再三后,庄则栋答应了这个请求。此后的三年里,他每周都会去学校义务指导学生训练。在他的帮助下,这所普通中学的乒乓球队在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1998年,北京体育学院的一些老同志得知庄则栋的近况后,主动与他联系,邀请他参与编写《中国乒乓球运动史》。这是他时隔多年后首次参与官方的体育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他承担了技术发展史部分的撰写任务。

2000年,一个意外的机会让庄则栋重返公众视野。他被邀请参加一档体育专题节目,讲述"乒乓外交"的历史细节。在节目中,他平实地叙述了当年的经历,并对自己后来的政治错误表示深刻忏悔。这次露面获得了观众的普遍理解和同情。

此后,庄则栋开始在一些基层体育馆担任义务指导员。他经常对前来请教的年轻教练说:"打好乒乓球要专注于技术本身,不要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这句话被很多人理解为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2005年,庄则栋应邀参加了全国老运动员联谊会。会上,多位昔日的队友和对手与他重逢。大家谈起往事,更多讨论的是球台上的较量,而不是政治风波中的纷争。这次聚会后,他开始定期参加一些体育界的联谊活动。

在晚年,庄则栋将大量时间用于整理个人经历。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乒乓球技术传承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收录进《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史》一书。他特别注重记录那些可能被遗忘的技术细节,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历史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

2010年前后,庄则栋开始在家乡的体育馆担任义务指导。每周固定时间,他都会去指导青少年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低调的作风,从不主动提及自己的过往。对于那些认出他的人,他总是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培养下一代。"

2 阅读:574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