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底有多狠?此人为他奠定争霸基础,他却暗示对方自尽

图说三国 2019-04-27 10:03:12

众所周知,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末三国时时期,势力最大的枭雄,不仅与他本身的能力、魄力、魅力息息相关,还与他麾下的文臣武将脱不了干系,毕竟就算曹操再厉害,他也不可能单枪匹马争天下。说起曹操麾下的功臣,便不得不提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荀彧荀令君。荀彧,字文若,有王佐之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称其为曹魏阵营第一功臣也不为过。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首先,荀彧有着犀利的眼光,和过人的智谋,是曹魏阵营不可或缺的谋臣——在战争方面,吕布偷袭兖州,他保下了最后三城,避免了曹操,陷入无路可退,无城可守的尴尬境地;官渡之战,他看透了颜良、文丑有勇无谋,料到了袁绍阵营中,谋士会发生内讧,为曹军提供了必胜的信心;发展方面,他为曹操提出了“迎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方针,和“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发展理念,为曹操势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除此之外,他还为曹操举荐了不少人才,例如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荀攸、杜袭等等,这些人才,郭嘉自不必说,荀攸是曹操的谋主,钟繇曾让马腾为曹操助力,陈群和杜袭也各有成就。荀彧为曹操举荐的这些人才,都是曹操成大业的资本。正是因为荀彧本人的能力,以及他对曹营的贡献,都无人可以替代,曹操对他的信任,也毫不吝啬——他担任尚书令一职十余年,为曹操处理政务,并在曹操率军出征的时候,坐镇朝堂。

如果事情一直朝这个方向发展,便是皆大欢喜了,然而荀彧付出了半生心血,换来的却是被曹操逼杀!这是怎么回事呢?《魏氏春秋》记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意思是说,曹操赐给荀彧食物,然而食盒里什么都没有,暗示荀彧自尽,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之后,服毒而亡,一对原本能成佳话的君臣,最终以悲剧收场。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真实历史上的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非《三国演义》中奸诈自私的形象,那么他为什么恩将仇报,将最大的功臣荀彧逼杀呢?其实,此事对于曹操和荀彧而言,没有谁是谁非,只不过立场不同罢了——曹操虽然没有亲自改朝换代的想法,但是大汉气数将尽,曹操不得不为子孙后代做打算,就算他不考虑私心,麾下无数文臣武将的追求,他也必定要考虑,所以无论如何,他不得不一步一步向前走,从魏公到魏王。

可是,荀彧虽然忠于曹操,却一直以汉臣自居,甚至希望曹操一直做大汉王朝的捍卫者,期待着东汉起死回生,于是曹操称王的时候,他提出了反对,认为曹操此举不妥。在立场发生冲突的时候,谁也不可能退让,因此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续写君臣佳话的传奇。当然了,比《魏氏春秋》更具有说服力的《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并没有狠心逼杀荀彧,只是将荀彧调离了权力中枢,试图让荀彧屈服,结果导致了荀彧郁郁而终。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0 阅读:9

图说三国

简介:热爱三国历史,愿意用图文阐述三国雄伟壮观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