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诤活动如何进行?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谏诤方式

曜瑞说历史 2023-02-10 16:15:05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而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不仅继承夏、商、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政治制度之一的谏诤制度也是其中之一。

封建君主专制存在极大弊端,通过谏诤制度能对其进行修正,谏诤与君主的决策、国家的兴衰关系甚大。

通过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谏诤制度,不仅有助于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时至今日仍能为我们提供借鉴。

春秋战国时期,谏诤者如何进谏?谏诤对象通过什么方式应谏?

一、谏诤者

第一,谏诤者与传统道德思想。人们的行为活动都受到道德思想的支配,谏诤者的谏诤行为也与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密切相关。

首先,受到传统“忠孝”观念的影响,臣子常把对君主的谏诤当作义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在谏诤过程中,君主的意志常决定着谏诤者的命运,谏诤者常有生命危险,但春秋战国时期的谏诤活动依然很频繁。

这是因为谏诤者将谏诤当作严格的义务,是“忠孝”表现形式,不管君主是否开明,臣子们都应当尽心尽力履行这一义务。

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忠孝”观念,“忠”指的是忠于君主,报效国家;“孝”指的是侍奉君主,孝顺父母。

“忠孝”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推崇,随着历史的前进发展,“忠孝”逐渐成为心理积淀,左右着人们的额心态和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忠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忠”、“孝”常被联合使用,谈到对父母的孝必然会提到对君王的忠。

在“忠孝”观念的指导下,臣子们都认为作为人臣必须对君主忠诚,忧虑君主忧虑的事,君主出现过错一定要上谏。

为了达到“忠孝”的目的,臣子们甚至不惜为谏诤而死,商朝比干因谏诤被剖心便是血淋淋的例子。

人们受到这种道德观念的支配,不顾一切向君主进谏,使得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一批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

对古代士人来说,事君是实现其政治目标最有效的途径,谏诤是他们最看好的方法。通过对君主匡扶和谬误的纠正,维护君权,士人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参与治国的目的。

夏代以后,由于君主常把国家体系和家庭体系联系在一起,确立等级制度,人们的思想受到约束,君主的权威成为普遍的政治心态。

士人进行谏诤实际上是在履行一种义务,是尽孝观念要求的严格义务,谏诤者希望通过道德操守对君主产生正面影响,无论君主开明与否,都将尽其义务。

此外,谏诤者还受到尧舜典范政治的熏陶,劝谏君主时也常将尧舜作为典范,希望君主能成为尧舜一样的明君。

尧舜时代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尧舜既是原始社会中领袖的杰出代表,也是后世君主的楷模。

因此,尧舜时期采纳谏言、接受民众监督的“欲谏之鼓”、“诽谤之木”也成为君主纳谏的典范。

尧舜时期的典范政治对后世士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但现实中臣子们侍奉的君主往往不会像尧舜那样虚心求谏、纳谏,更与尧舜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臣子们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哀叹和对过去的怀念。无论君主还是臣子都总以尧舜为榜样。

第二,谏诤的方法。君主地位尊贵,高高在上,一旦被触怒,谏诤者很容易受伤,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在达到进谏目的的同时保证生命安全,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要想说服对方,必须了解到自己宣传的主张是否与对方的需要相符。

韩非子曾在著作中概括出一套谏诤君主的经验,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弄清君主的实际需要以及立身处世需要遵循的价值观念。

韩非子表示,了解君主的需要是进谏的重要任务,如果谏诤者所谈之事与谏诤对象的需要不相符,那谏诤者提出的观点建议几乎不可能被接受。

韩非子还注意到,君主的实际需要与其外在表现有可能不一致,口头上说要名,实际想要的或许是利。

因此,如果想让谏言起到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君主的喜好。

“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了解对方和自身的感情再进谏。韩非子通过卫国国君和宠臣弥子瑕之间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君主如果喜爱臣子,臣子表现得越聪明就越能使君主愉悦;

若君主原本就憎恶一个人,那聪明不仅不会讨君主欢心,反而可能成为罪过,使君臣关系更加疏远。

“无婴人主之逆鳞”,弄清谏诤对象厌恶的事,以免进谏过程中触到对方的禁忌。当君主有过错的时候,做臣子的如果直言直谏,很容易身处危险之中。

“信而后谏”,赢得君主的信任以后再进谏。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就是有了信任的前提,齐桓公才走上称霸之路。

“诤臣必谏其渐”,力争让对方的错误在萌芽之时就消灭。君主的刚有过失苗头的时候臣子就应当加以指正,不能等到铸成大错时再来矫正。

晋公子流亡结束回到晋国之后,命令扔掉旧物,又让脸色不好的人退至后排,认为这样对形象有损。

狐偃听说这件事以后在夜里偷偷哭,重耳这样的做法让他感觉到重耳有抛弃功臣的想法,于是决定离开,为功劳者鸣不平的同时也是为重耳敲响警钟。

重耳认识到错误以后尽力挽留他,并将马沉于河中发誓。

二、谏诤对象

在谏诤活动中,谏诤者是主体,谏诤对象则是课题。谏诤对象的身份可以不同,上至天子,下至卿大夫都能够作为谏诤对象。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君主的权力不断下移,不少大夫成为君主权力的实际执行者。

对于君主来说,不仅能够被动接受臣子们的谏言,也能主动求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下诏求谏,即通过发布诏令的方式向臣下求谏。

诏令有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春秋战国由于书写材料的不发达往往以口头诏令为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就记载了齐威王下令求取谏言的事,最初前来进谏的人很多,后来逐渐减少,齐国政治越发修明,四方来朝,这边是求谏的效果。

第二,朝会求言。朝是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场所,君主有时也会在朝会上求取谏言。第三,使人求言。

使人求言指的是派臣下向国人中的贤能者求得谏言,是一种间接的求谏方式。

《左传》中记载季孙派冉有拜访仲尼,这就是使人求言的求谏方式,但季孙本来就没有诚意,即使孔子提出看法,他也没有听取。

不管是臣子主动向君主进谏,还是君主主动向臣下求得谏言,其对待谏言的态度是不同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纳谏。

即君主听从谏诤者的建议,用谏诤者提出的计谋。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纳谏的例子有很多,如屠蒯通过责怪乐工、宠臣的方式侧面劝谏晋平公撤酒。

第二,督谏。督谏指的是将进谏者作为榜样,让其他人效仿,这实际上也属于纳谏,君主只有同意进谏者的观点才会让其他人效仿。

第三,拒谏。君主拒谏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感到自己的地位、权势、私欲、面子等受到挑战。

三、春秋战国时期谏诤活动对后世的影响

从形式而言,谏诤主要是下对上提出意见,似乎处于君权的对立面,对君主的威严有损。

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君权补充物,能起到补偏救弊、集思广益的作用,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这种民主发挥得越好,对于专制统治的加强也会更加明显。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下,谏诤活动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谏诤制度成为秦汉乃至后世谏诤制度的基础和雏形。

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秦国统一六国后各项制度都有所改变,但谏诤制度保留下来,到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朝廷中都设有谏议大夫一职。

谏诤者的劝谏时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有些进谏内容对当前现实仍具借鉴意义。

结语

作为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谏诤是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遗产的一部分。

谏诤对我国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是人们了解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春秋战国时期的谏诤制度为后世提供了长远的借鉴,是秦汉乃至唐宋谏诤制度的雏形。

参考文献:《春秋》

0 阅读:1

曜瑞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