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二:三天前,我爹就坐在这个位置。今天,咱们就从这开始。
叶问:请。
宫二:可惜了这一屋子的精致。
叶问:功夫是纤毫之争,真打坏了东西,算你赢。
在电影《一代宗师》中,有一出戏,讲的是宫二与叶问在金楼切磋武艺,二人动手前说了如上的一段对白。这部电影中的很多台词都颇为经典,其中叶问的这句“功夫是纤毫之争”,我一直记着,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里的“回响”,说的是笔者自己的的经历。有一次,我与几位师兄弟一同跟随张金涛老师在练功场地练拳。休息期间,看到张老师在为一位学拳不久的小师弟调整三体式功架,讲到他容易犯的毛病,其中之一便是身体后仰。
提到三体式,大家都知道,这是形意拳的入门桩功,也是核心功法之一,站对三体式对于学好形意拳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初学者,张师往往会花费很长时间纠正其功架,以期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关于三体式的身位,拳谚中有“似正非正,似斜非斜”、“前俯后仰都是病”的说法,这一点对于初学者而言不太容易掌握,需要在明师的指点下多多站桩,形成肌肉记忆。
咱们说回那位小师弟身体后仰的问题,张师说他为了保持身体中正,结果刻意板着后背,过犹不及,呈现出身体后仰的状态。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然,他自己可能是不自知的,但这样并不利于两臂做到“沉肩坠肘意向前”,也就是说,这样站出来的三体式,虽然增加了后腿的承重,强化了下肢的力量,却也失去了三体式原本的技击意义。三体式是一种技击桩,我们站桩不仅是要做到抻筋拔骨、稳定功架,更要寻求那种张功搭弦、引而未发的技击意义,即静中求动。
这时,有喜欢思考的朋友可能会问了,这三体式的动作要领也是有点问题啊,说的是“似正非正,似斜非斜”,那这个身位究竟是正的还是斜的呢?我想说这恰是功夫中的“纤毫之争”所在,如同中医讲究的“异人异方”,即同一个医生,即使是面对同样的病症,针对不同的病人所开具的方子也是有所区别的。同样地,同一个师傅,教授徒弟三体式,面对不同身高、体重、年龄的徒弟,其功架也会略有区别。在正与非与斜之间存在一个微调的空间,而具体如何进行微调,这个需要徒弟在师傅的纠正下慢慢调整,最终找到最佳的那个点,我愿称之为“中”的状态。这里所说的“中”,并非物理意义上的重心所在,也非几何意义上的形体中心,而是技击意义上含机待发的那个点,是基于实战角度考虑的最佳状态。
国学中经常说的“中庸之道”,很多人都知道,三大内家拳(形意、八卦、太极)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体系都讲究“中庸之道”,但具体什么是“中庸”呢?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为历代儒客遵循与推崇之道德标准。中庸又称中用,庸古同用。意为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这里说的很清楚,中庸者,中用也,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本质上追求的就是实用之道,再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怎么好用怎么来。而要做到好用,那就得“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故难有一成不变之规。说到这里,大家就都明白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就是实用主义,而非死搬教条的死脑筋。所以,如果有人期待以西式思维去学习形意拳,想要非常具体地框定三体式的高度、步距、角度,这种方式恐怕是学不成的。
举个例子,学过西式糕点的人可能都知道,糕点的配料表都是精确到多少克,火候的把握都是精确到多少度、多少秒,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做出来的糕点绝对正宗。而中餐的烹调却不是这样,很多菜谱上都是各种“微量”、“少许”、“适量”、“一勺”,至于对油温的掌控那更是一门玄学,不同的师傅都有自己的一套掌控油温的技巧。相比之下,中餐的学习门槛明显高于西餐,然而相对于西餐,中餐却多了一份难以言说的食物的神韵,不仅仅是所谓的锅气,也不仅仅是那种“家乡的味道”,更有那安慰凡人心的烟火气,可以平抚食客躁动的灵魂,这些都是西餐无法给予的。
形意拳单就一个三体式,其中就有很多细节值得打磨,更何况五行拳、十二形拳,乃至刀枪剑棍诸多器械的学习。写到这里,笔者也不由得想起很多年前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近些年貌似不怎么有人提了。诚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心自然也不似从前,舍得花费时间慢慢打磨细节、探寻一门技艺之精妙幽微的人也是肉眼可见的稀罕起来。闲暇时间,曾与张金涛老师谈及形意拳的实战用法,讲到进步上拳的一些细节,讲到如何“足踏中门抢地位”、“硬打硬进无遮拦”,张师说,近身瞬间的时机、出拳的角度都是极有讲究的,这些事情真的是只有多次动过手的人才会真正了解,而这些具体的实战技巧更是功夫中值得用心体悟的“纤毫之争”。
事实上,不仅是形意拳,任何一门功夫,要想学会、进而实战,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汗水,不仅需要明师的指点,也需要个人的用心体悟。只有舍得付出功夫,才能真正成就功夫。在此,笔者祝愿各位拳友,常葆习武热情,得一明师指点,用心付出,耐心打磨,以窥功夫的精妙幽微,体悟其中的“纤毫之争”。(长乐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