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大师兄由于拜入师门最早,修炼时间最长,所以武功大概率高于师弟师妹们。除非,这个当师父的丝毫没有收徒弟的底线和标准,无视资质,天赋等指标,收的大徒弟,平庸至极。但金庸笔下,但凡是宗师级别的高手,收徒不至于这么随便。
很多人喜欢把全真七子和武当七侠放在一起比较,因为这两个组合的共同点,可不仅仅只有人数。比如,二者的师父,都是各自时代的武林天花板,而且都是道士。再比如,二者都有一个非常牛的阵法,分别是天罡北斗阵和真武七截阵。另外,两个组合,共计14人,其实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只不过武当七侠中的第六侠殷梨亭,历史上叫殷利亨,显然,这是金庸为了凑出一幅山水画,把这个名字调整了一下。
个人感觉,金庸在写武当七侠的时候,或多或少参照了全真七子的设定。所以,两个组合才有那么多共同点。而从论武的角度来说,这两个组合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关于大师兄的——马钰和宋远桥,都不是各自组合中实力最强的。

先看宋远桥。其实武当七侠中,宋远桥是最有见识的,他的年纪,也许比二师弟要大不少。理由是,张三丰在说到玄冥神掌的时候,只有宋远桥听说过这门掌法,而师弟们一头雾水。可见,宋远桥混江湖的时间,远早于师弟们。
本来,如果金庸不刻意说明,我们也许会误以为宋远桥的武功就是武当七侠之首。但张翠山一家三口从海外归来,回武当山的路上,张翠山明确给殷素素说过,二师兄才是武功最高的。张翠山没必要给二师兄那么客气,所以可以确定,这是实情。
其实,武当七侠都是资质很高的人,同一年龄节点,大家的实力差距不会太大。屠狮大会,金庸还特意说殷梨亭只比俞莲舟稍逊半筹呢。要知道,殷梨亭比俞莲舟至少小十几岁,也许,再修炼几年,双方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再看马钰。马钰就尴尬了,首先,全真七子不像武当七侠那样七人实力差距不大,全真七子内部的实力是参差不齐的。神雕初期,对战小龙女时,金庸的设定就是丘处机远胜郝大通。
其次,考虑到年龄因素,我们暂时认定宋远桥的实力位列七侠第二位,但马钰呢?作为全真七子里的大师兄,他的武功连第二都不是,只能排第三。丘处机之后,是王处一,然后才轮到马钰。

至于两位大师兄为何武功排不到第一,也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俞莲舟在给殷素素介绍大师兄的时候,说宋远桥深通老庄之学,冲淡弘远,道家的修为最深。而马钰之所以被王重阳喜欢,也是因为他性格随和,稳重,不像丘处机那么暴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随和和淡定,让两位大师兄缺了一种追求武学至高境界的韧性。
逍遥游
关键是马钰和宋远桥都不是童子身,小说中道教的童子功还是挺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