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古往今来用兵的最高境界!汉武帝继位后,第一次对外用兵,就取得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绩,但你要问他,他可能会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调动不了军队,派了严助和卫青去会稽郡,调用地方上的部队,本来是无奈之举,没找到他们两个就把事情给办成了!我也很意外,这件事他们两个办的漂亮!”领导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要会识人用人,在这方面,显然汉武帝是会识人用人的典范!
汉武帝在建元革新失败后,开始了长时间的蛰伏不出,整天在上林苑里狩猎,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心甘情愿做起了傀儡,朝堂内外的大事,全部都交给了窦太后。实际上,汉武帝一直在等待时机,内部不行、外部也可以!机会终于来了!闽越国入侵东瓯国,东瓯国向大汉求救,汉武帝专门组织了一次庭议,讨论对闽越国用不用兵的问题。
朝会上大家讨论很热烈,太尉田蚡说:“东瓯国和闽越国,都是蛮夷之地,救东瓯国干什么呢?以前在秦的时候,对他们的态度,就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如今更没必要去救援东瓯国,让他们自己打去吧!”窦婴则针锋相对的说:“太尉说的不对,东瓯国一直臣服于大汉,如今危急来求援,不救就是不仁,况且暴秦怎么能和我大汉相比呢?”
这时会稽出身的中大夫严助走了出来,他说:“陛下,这是彰显国威的好机会,如果我们连小小的东瓯国都不救,其他国家会怎么看待我们?大汉的国威何在!秦不管东瓯国很正常,他们可是连咸阳都管不了的!”汉武帝很高兴,“严助,你带上我的节杖,即刻出发去会稽,这件事一定要办好!”回到后殿后,汉武帝刘彻又有些犯难了,因为调兵虎符不在自己手里,也不在太尉田蚡手里,而是掌握在窦太后那里,显然老太太是不可能交给自己的,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这就是窦太后的叮嘱,汉武帝和身边的近臣韩嫣说:“这个严助毕竟是个书生,如果让他一个人去会稽,恐怕不能胜任,无法应对危局!还得安排一个能够临危不乱的人,陪同他一起去,你看谁合适呢?”
韩嫣没说话,他清楚汉武帝想让他去,但他自己不想去,气氛一度陷入尴尬。“陛下,臣愿意和严助大人一起去!”汉武帝回头一看,不是卫青还能是谁?“好,你去,我信得过,带上我的剑,一旦有变你可以相机行事!”“臣领命!”严助和卫青一起出发了,在路上,严助问卫青说:“您是天子的亲戚,下臣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问?”卫青笑了,“严大人,你见外了,有什么话您就说吧!”“听说调动部队,一定要有虎符才行,可陛下只是给了我他的节杖,没有给我虎符,恐怕调兵不方便,万一会稽郡守不听命,可怎么办?”卫青笑着说:“大人,陛下说了,会稽地方上的部队。还用不着使用虎符,有他的节杖足矣,况且会稽郡守如果抗命的话,难道您严大人还没有办法吗?”
“你说的对,我是天子的使者,谁敢抗命不尊,就是对天子不敬!”严助实际上早就想好了,他本身就是会稽郡出身,严家也是会稽郡当地的望族,要说影响力那是有的,就算是会稽郡守,也要给他们严家几分薄面。到了会稽郡,会稽郡守早就得到了消息,带着会稽郡大小官员来迎接天子的使者。双方落座后不久,严助就开始步入正题,“郡守大人,陛下让我到会稽来,就是要和你商讨救援东瓯国的事,听说会稽的部队,精于丛林山地作战,不知道是不是言过其实呢?”会稽郡守听了大声说:“陛下说的对极了,如果是在平原作战,可能会稽的部队不行,但要是在丛林山地上作战,会稽的部队,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的!当初闽越国趁着七王之乱想借机进攻,我用了几千会稽守军,就把他们闽越国的几万部队打的落花流水!”
“好极了,所以皇帝才说,救援东瓯国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动用汉军主力,有会稽郡一郡之兵足矣!因此,皇帝授予我他的节杖,还亲自颁下了圣旨,命会稽郡守立刻出兵,救援东瓯国!”“大人,听说陛下整天都在上林苑里游猎,大政上的事从来都不过问,既然调兵为什么没有调兵的虎符呢?大汉的军律是不见虎符,不能调动部队,当初太尉周亚夫能够调动天子兵马,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太尉,而是因为他手里有调兵虎符呀!”
“什么?你怀疑陛下的圣旨,你们看这是什么?”严助拿起了汉武帝的节杖,“面节如面君!”“臣不敢不信,但是钦差手里没有虎符,调兵下臣不敢从命!”会稽郡守身边的一个郡司马说:“没有虎符就是假的,如果还要继续说下去,我就把你们抓起来,送到京城治罪!”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双方剑拔弩张,卫青走上前来,看着军司马的脸,“一个小小的郡司马,也敢质疑天子的决定,竟然敢公开抗命!”话音未落,卫青的宝剑已经刺进了他的前心,随后卫青的剑搭在了会稽郡守的脖子上,“郡守大人,我这把宝剑是皇帝钦此,可以先斩后奏,刚才你手下的郡司马被误伤,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呀!你说呢?”
会稽郡守连连说:“下臣听从陛下的安排,马上出兵援救东瓯国!”卫青把剑还鞘,随后对会稽郡守说:“郡守大人,陛下对这一战寄予厚望,就看您的了!”“不敢,不敢,一切全凭钦差大人安排!”在历史上,在会稽郡杀了郡司马的,并不是卫青,而是严助自己,可见严助这个人可不仅仅是个书生,也是个有勇有谋之人!汉武帝识人的眼光,用人的魄力,是那个时代里无人能及的!
会稽的部队被迅速集结起来,大大小小的船只都被征用了,会稽两万的守军,被说成了十万之众,对于闽越国形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慑!还没等会稽的部队动手,闽越国的部队就撤退了,大汉兵不血刃,就解决了东瓯国被闽越国入侵的问题,这不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汉武帝对外用兵的第一次胜利!东瓯国国王,也跟随严助来到了京城,觐见汉武帝,东瓯国国民全部内迁,正式成了大汉之民!窦太后对于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孙子,也开始刮目相看了!当窦太后询问程不识,这件事汉武帝做的怎么样时,程不识说:“我们认为陛下做的好,上下将校们都认为只有陛下可以带领我们一雪前耻,把匈奴人击败!”程不识的态度,代表了部队的态度,他们认可汉武帝了,窦太后再拿着虎符,也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当程不识将军出现在汉武帝面前时,汉武帝一愣,“程将军,是太皇太后有什么吩咐吗?”“陛下,太皇太后让臣把这个东西带给您!”说着,程不识把一个小盒子递到了侍者手上,侍者又把盒子打开后,递到了汉武帝面前,“虎符!奶奶让你把它交给我了!”“是,陛下,太皇太后还说,自己年纪大了,以后军事上的事儿,您自己做主就行了!”说完,程不识立刻转身而去,望着程不识远去的背影,汉武帝笑了,“程将军是个实在人!不错,不错……”
在窦太后眼里,汉武帝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不经世事的少年,而是个慧眼如炬,可以识人用人的有为之君了!自己这个奶奶老了,也是到了放手的时候了,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汉武帝前进的步伐了,因为在汉武帝身侧已经有了一大批可用之人!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这点作为经历了四朝的窦太后,看得是很清楚的,天下只有交到刘彻手里,才能让窦太后当心!交给淮南王刘安,那只是他一厢情愿、痴人说梦罢了!汉武帝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仅赢得了外交的胜利,也赢得了人心,这才是窦太后希望看到的。至于黄老和儒学之争,窦太后反对的是汉武帝重用那些无能的儒生,不是反对汉武帝变法革新,当她意识但汉武帝并不是个拘泥于学派之别的人时,她心头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自己可以放心了!
不久后,窦太后去世,去世前,窦太后把压在心里的话,都告诉了刘彻,他对刘彻说:“奶奶不是要控制你,而是要保护你呀!如今奶奶不行了,你一定要小心你的母亲王娡和田蚡,你哥哥刘荣就是你母亲害死的,这是郅都临死前告诉你父亲和我的!你要小心他们串通一气,独揽大权呀!”“奶奶,我知道了!”汉武帝感觉自己终于摆脱了束缚,但母亲王娡和舅舅田蚡的存在,又成了他施展拳脚的障碍!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