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的陆元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陆元九先生过往经历十分传奇,早年间留学美国,为返回祖国历经种种波折。 归国后立即投入“两弹一星”的伟大工程中。
可就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私底下的脾气却很大,同事们还笑称他是个“倔老头”。
其实,陆元九“个性古怪”的背后,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图|晚年的陆元九一、炮火下艰难求学1920年1月,陆元九出生于安徽来安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熏陶。
而那时的中国正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外有强敌虎视眈眈,欲瓜分中国;内有军阀拥兵自重。
国将不国之际,众多华夏有志青年或投身军营,或努力学习知识,欲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这风雨如磐的旧中国。
陆元九因其家风熏陶,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求索报国的曲折之路。
1937年,17岁的陆元九考入中央大学。
他之所以会考取这所学校,皆因事先得知中央大学新增设了“航空系”,将来还有出国学习的机会,陆元九于是果断选择就读该系发动机专业。
同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年幼时便目睹日军欺辱同胞的陆元九用功苦读,希望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1941年,陆元九顺利毕业,思考再三,他决定留校任教,为出国做准备。
在陆元九求学与留校任教时期,正是日本侵略者欺辱同胞最疯狂的阶段。
中央大学位于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更是日军轰炸的重点。
那时日本飞机肆无忌惮地往重庆市区投下大批燃烧弹,使得这座山城顿时变成一片火海。
同时还投下大批小型炸弹,造成很多人员伤亡。
日军有时连续进行十几个小时的反复轰炸,使得人们只能待在防空洞。
陆元九清楚地记得,在距离中央大学不远的一处防空洞,因为洞门关闭时间过长,造成氧气不流通,硬是憋死了待在里面的几千名中国避难者。
就连中央大学的校园至少遭遇四次日军飞机轰炸,包括大学教授的住宅区频频遭遇空袭。
1941年6月的一次敌机轰炸,把陆元九所在的中央大学部分教室夷为平地。
那时的陆元九正在写毕业论文,听到防空警报响起后,他只能和同学们一起外出避难。
等回到教室时,他发现自己的毕业论文已经被压在砖块瓦砾之下。
陆元九不甘心,在废墟中找了好半天,终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翻找出来,同时还找到一本镶嵌着敌机弹片的《英汉字典》。
这一幕永远定格在陆元九的记忆里。
烽火硝烟里的求学经历,加上日军的狂轰滥炸,激励着陆元九和同学们用功苦读。
二、心系中华,学业有成的陆元九不顾一切返回中国抗日战争末期,陆元九终于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得以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
那时日军在太平洋布满了水雷,盟军尚未完全清除,陆元九赴美之路只好选择印度洋和大西洋航线。
图|国立中央大学合肥籍毕业合影(最后一排右一为陆元九)他从重庆飞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印度加尔各答等候船只,在风雨中煎熬了近一个多月终于顺利抵达纽约。
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后,本着“要学点新东西”的陆元九没有选择发动机相关专业,而是申请了由国际著名自动控制专家德雷伯教授的仪器学专业。
仪器学专业与陆元九此前“驾轻就熟”的发动机专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科目。
陆元九虽不至于从头再来,但这门新的专业也令他吃尽苦头。
远在大洋彼岸的陆元九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业中,经过努力争取,他成为德雷伯教授在仪器学专业的首位博士研究生,探索该领域的前沿内容。
1949年,陆元九在这一年可谓三喜临门。
首先,陆元九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其次,他与留美硕士、安徽同乡王焕葆喜结良缘。
更重要的一点,远在美国的陆元九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他欣喜若狂。
与妻子商议后,决定立即返回祖国,为新生的中国贡献自己的所学本领。
不过,那时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在新的科研小组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加上当时中美没有外交关系,他不能立即办理回国手续。
陆元九此前在美国从事的研究属于重要机密,美国当局强迫他办绿卡永久居留,所以陆元九与妻子归国一事被暂时搁置下来。
为了扫清回国障碍,他主动离开麻省理工学院涉密岗位,调往土木系一个普通研究室。
后来离开大学,到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进行民用科技研究。
期间,陆元九参与多项先进的科技项目研究探索,包括世界上第一辆气垫式汽车的研制工作。
此时的陆元九在美国有固定工作,他与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已经降生,从各方面来看,陆元九生活幸福美满,收入不菲,妥妥的是一个成功人士。
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陆元九完全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升级为“美国公民”,但陆元九一直不为所动。
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当局规定:中国人作为交战国的公民不准离境,必须每三个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还要证明这三个月内没有任何不法活动。
纵然美国当局如此阻挠钱学森、陆元九这样的爱国科学家返回中国,这并不能减弱他们的思乡情怀。
陆元九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归国的好机会。
1955年底的一天,陆元九照例前往自己家附近的邮局公告栏看一看有没有最新的祖国消息。
还没走到公告栏,陆元九就发现有好几名同胞正在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他紧走两步,朝公告栏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几行中国字: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若自愿回国,现在可以回去,如有困难可直接找印度驻美国大使馆接洽。
在中美没有建交的前提下,中国政府让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帮忙为一些想要返回祖国的留学生和技术专家开具证明,这样他们就能订购回国的船票。
归心似箭的陆元九立即做出回国的决定。
几经波折,1956年,陆元九一家终于登上回国的轮船,经过23天的海上颠簸,结束了11年的游子生活。
踏上罗湖口岸的那一刻,陆元九心中百感交集:“回国这条路看似平常,我竟然走了11年。”
返回祖国后,陆元九下定决心:“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
三、执着探索,艰苦创业回国后的陆元九立即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工作,参与筹建和惯性导航技术有关的研究开发。
因为缺少人才,那时的陆元九除了负责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一些小活杂活他也得亲自上手。
不过,再苦再累他都感觉是快乐幸福的,毕竟这一系列工作都是为了祖国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在不到两年时间,陆元九与同事们进行的工业生产自动化研究与飞行器自动控制研究、稳定系统研究等等项目,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图|刚刚归国的陆元九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陆元九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提出了“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
两个多月后,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和同事们的手中诞生。
长达几十年的科研探索中,陆元九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并坚持撰写专著,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无条件地向同事以及学生们进行普及和传授。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中科院惯性技术研究室他兼任研究室主任,后来主持开展了我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
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也在陆元九的主持下,于吉林长春诞生。
1978年,陆元九被调往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任所长,他积极参与航天型号方案论证工作,指导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
1982年12月,年过花甲的陆元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陆元九担任了当时的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委等重要职务。
在他的参与和直接过问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成为风尚,我国航天人才断层的问题得到解决。
2000年以后,已是耄耋老人的陆元九依旧活跃在航天一线。
2005年,陆元九发表文章《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可见,老先生为培养新一代航天人,确保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出重要贡献。
如今,经过陆元九之手出来的年轻人们已经成长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
他(她)们在我国的一系列航天工程,包括空间站建设等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德高望重的陆元九,私底下竟是个“倔老头”?身为“七一勋章”获得者,两院院士的陆元九在“两弹一星”的伟大工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可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术专家,在私底下却被同事们称之为“怪老头”。
陆老先生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评审会、研究生论文答辩,学生们一听到陆元九要参加,都格外紧张,因为他的严格和苛刻是出了名的。
陆元九的这种“严格”与“苛刻”来自他对科研工作航天产品的负责。
1996年,长征三号乙发射失败,其中火箭内的惯性器件就是出自陆元九时任所长的航天十三所。
这一事故给陆元九带来很大的打击,他第一时间赶到西昌,认真调查事故原因。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压力巨大的陆元九常常无法入眠,甚至吃安眠药都不管用。
后来在他与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火箭发射失败的关键原因。
面对这一惨痛的教训,陆元九对团队的工作人员说过这么一句话:“上天的东西99分都是不及格的,只有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陆元九一直将认真负责贯彻到底,对送交他审阅的技术文件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耐心审阅,但凡有一个问题都必须要及时纠正。
这种严格还体现在陆元九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比如陆元九召集开会,他要求参会者必须准时到,晚来的人要在外面说明迟到原因才能入座。
能够与陆元九先生同台参会者,大多都是我国最为顶尖的技术人才。
图|2006年的陆元九纵使你学术成绩再高,理论知识多么丰富,迟到就是迟到,必须说明原因,不然就在门口罚站。
对于陆元九的认真严格,有部分同事吃不消,说这个老头太严厉,不敢接近。
然而,陆元九能够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毅然决然返回祖国,投身到伟大的航天工程事业中,这样的中华赤子能是一个坏人吗?
那么,陆元九私底下为何下脾气这么倔,甚至还有些架子?这是他在国外求学时面对不公正待遇所养成的。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陆元九在美国留学读书时经常受到外国人的欺负。
根据他本人回忆:“我当时明明做得对,外国老师和学生硬说我不对,那时候怕被别人欺负,所以个性很强,养成了满身刺的习惯,回国之后脾气大的毛病没有改过来。”
老先生对此也进行过反思:“脾气大不是耐心不耐心,而是不尊重别人。”
结语大部分的普通人在学生时代,多会喜欢一些好说话,脾气温和的老师;往往惧怕对待那些要求严格,脾气有些古板的老师。
图|1995年,陆元九与妻子合影
当走入社会后才发现,如果当时所有的老师能够对自己严一点,让我们的成绩更提高一些,或许进入职场后的待遇,包括行为能力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陆元九就是这样一位严格的老教师,在工作中他一丝不苟,周围工作人员出现任何一点问题,他会立即纠正。
在生活中却不摆架子,与很多年轻人们打成一片。
航天事业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任何一个细节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正是因为“脾气古怪”的陆元九这种独特鲜明的性格,才能让他帮助我国的航天领域发展得更为顺利,也书写了属于他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