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60岁大寿,感叹儿孙早逝,儿媳抱出一婴:孙氏去年生了一儿子

鼠博士文史 2025-01-23 14:55:40

包拯60岁大寿时,府上宾客络绎不绝,纷纷向他祝寿。

他看到眼前热闹的场面,心中百感交集,想起他的儿子和孙子相继去世,香火始终没有得到传承,晚年倍感凄凉,独自一个人在那边黯然神伤。

儿媳崔氏看到包拯在那边唉声叹气,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抱来了一个婴儿,跑到他跟前,扑通一声跪下了,说道:“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包拯看到怀里的婴儿,心中一惊,不敢相信,忙追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崔氏兴奋地说道:“您后继有人了,这是您的亲生儿子。”包拯大喜过望,赶忙从崔氏手中接过了婴儿,孩子朝着他咯咯直笑。包拯顿时眉眼舒展,向大家报喜道:“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包家后继有人了。”

这个襁褓中的婴儿横空出世,儿媳崔氏声称是包拯的儿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包拯到底经历了什么?

包拯为官清廉,不持一砚归

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文集乡包村。包拯的父亲包令仪曾任进士,为了包拯受到良好的教育,辞官回乡搬迁到合肥市。

包拯29岁考上进士,上任知县,一心为民。他在盛产砚台的端州任知府时,发现往届知府会向民间勒索几倍,甚至几十倍数量的砚台,远远超出了上贡朝廷的定额数量。

这些额外生产的砚台被历届知府用来贿赂上司。知府靠这个手段求得一官半职。生产多余的砚台的差事让百姓和工匠苦不堪言。

包拯查明真相后,立刻吩咐手下张贴公告,要求工匠和作坊按朝廷规定交纳砚台,不得额外多加一砚。

这个规定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工匠不再因为生产额外的砚台加班加点,耗费人力和财力。

包拯三年任期满之后,端州百姓为了感谢他,送他一方端砚,他死活不肯收。上船离开后,他发现砚台已被随从偷偷地收下了,非常生气,立刻拿起砚台,毫不犹豫地投入江中。

从此包拯的“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为官的美谈在百姓中传开了。

包拯接连痛失儿孙,后继无人

包拯一生爱民如子,一心为老百姓主持公道。他还是一个很孝顺的儿子。父母年迈,他为了照顾父母,辞官回家。父母相继去世,他守孝多年后才重回官场。

包拯年轻的时候,娶了李氏作为妻子。没想到李氏过门不到一年,就生病去世了。李氏的突然离世,让包拯心痛不已。李氏在世时,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子嗣。

对于古人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了延续香火,包拯娶了董氏作为第二任妻子。

董氏出身于官宦人家,比包拯小三岁,生活俭朴,举止端庄。包拯升为枢密副使,她跟着被晋封为永康郡夫人,按照惯例,她需要进宫拜见皇后。

董氏进宫时,穿着平时的衣服,并没有做精心打扮。皇后远远地看见董氏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缓缓走来,心中感慨道:“从包夫人一身着装看出,包拯一定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啊!”

包拯和董氏两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董氏生下了一儿二女,儿子叫包镱。包镱是包拯的独子,包拯非常疼爱他。

朝廷对包镱很厚待,封他为太常寺太祝。

包镱在22岁时,娶了比他小3岁的崔氏为妻。

崔氏的家族显赫,外公是三度任宰相吕蒙正。包镱与崔氏婚后相亲相爱,生下一子,名叫包文辅。

包拯一家三代同堂,承欢膝下,其乐融融。

造化弄人,天不遂人愿。儿子包镱在结婚第二年生了一场大病离开人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包拯此时已经55岁了,晚年丧子,悲痛欲绝。让他安慰的是,包镱给他留下了唯一的孙子包文辅。

包镱的妻子崔氏刚满21岁,丈夫的突然离世,对于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崔氏哭干了眼泪,心灰意冷。丈夫离他而去,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她想要随着包镱而去,看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包文辅在怀里哇哇大哭,需要她的悉心照顾,于心不忍,下定决心把他抚养长大。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包拯的孙子包文辅还没过5岁生日,不幸夭折。这个噩耗对于晚年的包拯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连续痛失他的儿子、孙子,无疑是一次次沉重的打击。

包拯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更加发奋图强,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为百姓谋福利的事业中去。

儿媳崔氏拒绝改嫁,愿尽孝道

崔氏年纪轻轻接连失去了丈夫和儿子,郁郁寡欢。包拯夫妇看不下去了,心疼崔氏在包家独守空房,劝她再找一个好人家,免得耽误了她的后半生。

崔氏坚决不同意二老的意见,对包拯说:“我生是包家人,死要做包家鬼,今生不再改嫁,一心侍奉二老,抚养儿子包文辅长大。”包拯夫妇看崔氏心意已决,就不再相劝。

崔氏的母亲吕氏也曾经多次劝阻崔氏改嫁。

有一次,吕氏骗崔氏回娘家,和崔氏说:“有一个男子和你年龄相仿,母亲想把你嫁给他。”崔氏反驳母亲道:“如果我真的想改嫁,何必等到今日,请母亲不要再为难我。”

吕氏反驳说:“丈夫死了,你守着儿子还说得过去,可是儿子都死了,你还守着什么?”

崔氏回答说:“身为包家的儿媳妇,我还要对年老的公婆尽孝道呢!”

吕氏听后勃然大怒,说道:“女儿啊,我是为了你好,你这是让我为难啊!”

崔氏说:“母亲非要逼我,那请把我的尸体抬回到包家吧。”吕氏没有办法,不再逼迫她。

包拯的夫人董氏得知儿媳崔氏以死相逼,不愿改嫁的事,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朝廷被崔氏的孝义感动,封她为寿安县君。

儿媳抱来儿子,包家后继有人

崔氏在家侍奉二老,任劳任怨,日子一天一天地就这样过去了。嘉佑三年,包拯在家过六十大寿,很多亲朋好友前来祝寿。

正当包拯感慨自己后继无人时,儿媳崔氏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婴儿,跑到包拯面前扑通一声下跪,说:“您还有一个儿子。”崔氏的一席话让包拯措手不及。

这个从天而降的婴儿竟然是包拯的儿子,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孩子是包拯和董氏的陪嫁丫鬟孙氏所生,孙氏是包拯的妾室。

孙氏和包拯经常发生口角,包拯打发她回了娘家。

孙氏回娘家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身孕,她不敢告诉包拯孩子的事情,担心会影响到孩子,回家后偷偷地把孩子生下来。

崔氏知道了这件事,对孙氏非常照顾,经常送一些财物给她。孩子出生后,她把这个孩子抱到自己房中,亲自抚养她。

崔氏这次趁包拯六十大寿,正高兴之际,把这个真相告诉了他。包拯老来得子,喜出望外,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包綖,寓意延绵子嗣。

包拯去世,儿媳担起了家庭重担

包拯56岁得子包綖,度过了4年安详的晚年生活,在嘉祐七年去世,享年64岁。

包拯去世时,崔氏30岁,次子包綖5岁。

宋仁宗亲自到包拯灵堂吊唁。他见到包綖这个5岁的孩子穿着朴素,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很是可怜。他环顾四周,府里的摆设比较普通,和包拯的生前身份极其不相称,于是破例封年幼的包綖为太常寺太祝。

崔氏的娘家见包拯离去,包家失去了顶梁柱,剩下崔氏一个人孤苦伶仃,劝她改嫁。

崔氏说:“虽然公公走了,婆婆年纪大了,我还需要照顾她。包綖年纪还小,还不能自立门户,况且我把他已经当作亲儿子来看待。你们不要来劝我了。”

丧礼举办完毕后,包綖跟着崔氏护送包拯灵柩一路从开封到合肥。包綖一点点长大,崔氏请来了老师,教他识文读字,并给他取了学名叫包绶。

包拯夫人董氏病重,崔氏和包拯的小女儿一直守候在她的床前陪伴照料。

包绶9岁时,董氏病逝。崔氏将董氏埋葬在包拯墓旁,包家开始由崔氏当家做主。

这时候的包绶刚满11岁。崔氏觉得包家子嗣单薄,决定将包家族人的孤儿包永年过继给包家,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崔氏的这一举动传遍了乡里,被官府知道了。官府上报给朝廷,朝廷让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为她起草圣旨,嘉奖她为永嘉郡君。

包拯后代继承包拯家训,两袖清风

包拯在世时为官公正廉明,去世前留下一份家训,写道:“我的子孙未来要是做官,如果有贪赃枉法,就不要说自己是包家的子孙,死了也不能埋在包家祖坟中。如果你们不遵从我的遗志,你们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绶并没有因为小小年纪受到朝廷的重视而骄傲。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趋炎附势,长大后他的一言一行酷似父亲包拯。

包绶成年后,崔氏为他做主,让庐州知州张田的女儿做他的妻子。可惜,张氏过门没多久就去世了。

崔氏认为包家不能断了香火,四处给他寻一门好亲事。

她听说宰相文彦博的女儿文氏和她一样生活非常简朴。文氏平时经常吃素,当别人遇到经济困难时,她毫不犹豫地救济别人。

崔氏觉得文氏将会是包绶的贤内助,请求文彦博将他的女儿许配给包绶。

文彦博和包拯本是好友,对他的儿子非常欣赏,同意了这门亲事。包家和文家结成了亲家。

崔氏很满意这桩婚事,一颗心终于定了下来。这时候她想到了包绶的亲生母亲孙氏一直下落不明,派人寻找她,终于在合肥找到了孙氏,将她接回,让包绶母子得以团聚。

包绶见到崔氏对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把自己当作亲生儿子来看待。他深受感动,对崔氏更加孝顺。

婚后文氏给她生了4个儿子,包康年、包耆年、包彭年、包景年和2个女儿。包绶见香火得以延续,很是高兴。

同时,包绶受到了岳父文彦博的举荐,担任过将作监丞相、汝州通判等职位。

宋哲宗绍圣元年,崔氏突然病逝,享年62岁。包绶这时候在开封担任国子监丞,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无比悲痛,快马加鞭,连夜赶回合肥,亲自为崔氏办理丧事。

没过多久,包绶的妻子文氏在30岁的时候也去世了。他悲痛万分,将她埋葬于黄州。11年后,他将妻子文氏的坟墓迁移到包拯墓地下侧,用的是普通的土坑木棺。

包绶47岁时,在坐船去潭州(湖南长沙)上任的路上身染重病,在黄州附近离开了人世。人们打开了他的行李,发现里面除了任命状、文具和书籍之外,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唯一值钱的东西是46枚铜钱。

可见他的生平如此清贫,真正做到了和父亲一样为官者两袖清风,不贪图小利,为老百姓服务,继承了父亲的家训。

人们把他生前使用的铜镜、砚台、瓷熏炉等物品放入棺材中陪葬,埋葬在湖北黄州。

包绶去世后,他其中的2个儿子和女儿早早过世了,只留下包耆年、包景年。这两个儿子还未成人,靠官府和文家救济。由于家境贫困,他们一直无法把父亲包绶的遗骸从黄州运回到老家合肥。

16年后,包耆年和包景年成家立业,经济上稍微宽裕一点,终于将父亲包绶的棺骨接回到合肥,葬在了包拯墓的左边,陪葬品多是一些生活用品。

包拯的后代并没有辱没包拯的家训,包家三代一生清贫,为官清廉,真正地做到为老百姓服务。

世界首富发现自己是包拯后代

包拯生前由于办事刚正不阿,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只要犯了罪,他一样不会手下留情,因而得罪了不少人。

很多人对他深恶痛绝,他生前要求他的后人把他的棺材分成8个方向埋葬,这样别人不知道他埋葬的具体位置。他还嘱咐后代不要待在一个地方,要各自分散生活。

时隔数百年,包拯的后代各奔东西,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包家子孙。

世界首富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父亲是商人,他从小生活在海边,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他长大后开始做海上生意,将生意开拓到了海外,成为了世界船王,建立了很多产业,被称为海上之王。

1984年,他回宁波寻根问祖。

在浙江天一阁参观的时候,他听到工作人员介绍包氏家谱,心生好奇,觉得自己也姓包,就不由自主地翻起了那本家谱,发现自己原来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此时的他热泪盈眶,原来自己是历史上有名的包拯的后代,高兴地喊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子孙!”。

1985年,他出资5000万为浙江宁波建成了宁波大学,为家乡办学做出了贡献。

包玉刚平时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不许自己的家人过分奢侈,要求他的女儿们一次只买一双鞋。他其实一直继承着包家的家训。

结语

儿媳崔氏虽然痛失了丈夫和儿子,但她孝敬公婆,为了包拯的后代尽心尽力,照顾包拯的次子包绶长大成人。她抚养包拯的后代功不可没。

包拯的一生以廉洁、公正著称。他曾经说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真正地做到人民的表率,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

他的家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是希望他的子孙能传承他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做到朴素节俭,公正严明。

他的后代一直秉承家训,为国为民,不图私利,真正地做到了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0 阅读:5
鼠博士文史

鼠博士文史

文史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