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为官数载,收获两袖清风,当一个官员在任上有所作为,敢于担当,一定能为当地的发展带来实际的好处,而当一个官员卸任之后,还能清闲自得,赢得任职过地区百姓的好评,那一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母官。
今天要说的吴官正就是这样一位好官。
农民出身,清华学历
1938年,吴官正出生于江西余干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从小便目睹了贫困与艰辛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没有知识和文化教育的危险。
在他出生前,家中曾因一场纠纷经历过一桩不公的官司:因村中一户恶霸将脏水泼到他祖母身上,他的叔叔愤而动手,却被恶人先告状,结果,官司判决家中需要赔偿18担谷子,无力赔偿的叔叔不得不卖壮丁才得以还清。
吴官正的名字就是这样么来的,叔叔希望他为官清正,而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他的一生,吴官正之后对正义与公平的追求从未停止。
贫瘠的土地和家庭的重担,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教育条件,但是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凭借着超人的毅力和天赋,他一路克服种种困难,考入清华大学动力系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专业,成为了家族中第一个走出乡村的大学生,清华求学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也培养了他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未来的从政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清华读了近十年书之后,吴官正已经成长为一名拥有研究生学历、在专业领域有拥有过人专业知识的党支部副书记,很快他就被分配到武汉市化工厂,之后他更是历任厂里的科长、主任、厂长,作为清华的高材生他实事求是的改革化工厂的生产线和重要的效率部门以及关键零件,工厂的效益蒸蒸日上,吴官正的所学也终于大放异彩。
可是这只是吴官正人生的一小步,由于表现突出,他又从国企调任政府科技部门,并最终在武汉做到了第一书记的位置。
从农家子弟到清华高材生的转变,吴官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道理,但是官运亨通的他从未忘记家乡的贫苦人群,这种深厚的民生情怀贯穿了他日后的官场生涯,也成为了他推动江西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官数任,满载清誉
我们可以先看到,吴官正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官员,在清华大学毕业后,他从基层干部做起,逐步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
在担任武汉市长期间,他展现出直爽而真挚的性格,并不遵循所谓的“为官之道”,在一次全省发展会议上,吴官正为了争取更多的电力供应指标,当面与管工业的副省长据理力争,甚至提出如果市内停电问题无法解决,他会亲自向中央反映情况。
当时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可是这样的坦率与坚定不仅让他赢得了省委的支持,也让他获得了实干型官员的称号。
到1986年,吴官正已经在武汉工作18年,尤其是后面四年担任武汉市常委期间,吴官正的能力有口皆碑,名声更传到了中央,从1986年开始,吴官正调任江西省委副书记,开始了他在家乡长达11年的“执政之旅”。
那有人就要问了,既然是衣锦还乡,为什么要说是“执政之旅”呢?其实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家乡,才如此为难,干得好那是应该的,干不好败坏了家乡的名声,如果再加上要面对各种亲戚朋友的私人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吴官正在江西任职期间,一直务实、高效、清廉,并最终赢得了人民的赞誉,这从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来。
有一年,他的二姐来家中,提到生活的困难,希望吴官正能为她的孩子安排一份工作,吴官正当着姐姐的面直接拒绝道:"同你一样困难的人很多,我做不到。"在二姐继续恳求时,他发火道:"我死了,你们就不过日子了?"二姐最后连饭也没吃带着儿子回去了。
吴官正的为官作风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的第一选择。
在江西工作十余年间,他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多次前往萍乡等基层地区考察,仅在萍乡一地就进行十余次实地调研。
他深入矿区、工厂和田间地头,与普通群众同吃同住,耐心倾听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安源煤矿,他与一线工人促膝长谈,了解安全生产和工人待遇情况,并当场责令相关部门整改,在农村,他亲自查看农田灌溉设施,发现多处年久失修的问题后,立即推动专项资金进行修缮。
每次来萍乡,他都亲自走访居民,听取房改意见,并称赞方案创新,强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他视察了萍乡发电厂扩建工程,协调解决资金和拆迁问题,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与效率,他还巡视了萍钢炼铁炼焦厂,推动精简机构、降低亏损,直指实际问题,展现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可能是技术型官员出身的原因,这些对于省委干部来说“很小”的问题却是吴官正最为挂心的,除去“群众之事无小事”的官场套话,吴官正切实的知道这些“小事”才是真正的大事,因为只有调查研究做好了,老百姓的问题真正的解决好了,才能说江西的改革开放政策推行的好,这就是事实就是。
别以为吴官正只会关心“小事”,别忘了他可是清华的高材生,并且有在武汉工作18年的从政经验,毛主席说过,当干部的就干好两件事,一个是出主意,另一个就是会用人,在后一个问题上,他也是以身作则。
带头调研就不用说了,重要的是不搞形式主义,所以他反对坐在办公室瞎指挥,他认为领导干部应当走出机关大楼,亲身感受基层的真实情况。
在吴官正的领导下,江西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还大力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他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农村贫困、教育和医疗问题,让江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同时,他注重环境保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为江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话可能也会被认为是对他的“夸耀之词”,但是总设计师的眼光总不会错,在一次与邓小平的交流中,吴官正向老人家详细汇报了江西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邓小平向来提问精准,一针见血,从不拐弯抹角,他十分关心江西的农业,吴官正就从农业产值、财政收入、农民收入三个最关键的部分详细汇报,邓小平听了之后很满意。
之后邓小平指出江西多山,水旱山洪等灾害你怎么应对?吴官正回答道,我们每年植树造林60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0.3%,总设计师听了连连点头,从此吴官正也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邓小平离开江西之前,对吴官正说“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麻烦你们”,这一交流之后,吴官正更加坚定了发展江西的信心,也为后续改革提供了重要方向,在邓小平的远见卓识与鼓励下,吴官正以更加务实和积极的态度推动江西经济转型,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上下的改革热情。
此外,吴官正以身作则,坚持简朴生活,拒绝享受特权,他在工作中一贯倡导短会、短文、短讲话,务求实效。
在一次巡查偏远山区时,他顶着酷暑逐一走访贫困户,认真倾听农民的真实诉求,并现场协调解决饮水和耕地问题,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在推行教育改革时,他亲自主持全省重点中学的座谈会,要求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寒门学子也有出头之日"。
他的廉洁自律不仅赢得了同僚的尊敬,也让江西百姓至今念念不忘。
当代包青天,不惧打击报复
除了发展地方经济,吴官正还有一个“吴青天”的美誉,因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十六届一中全会后,吴官正当选中央纪委书记,正是在他在担任中纪委书记期间,毅然开展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反腐败行动。
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查处贪污腐败行为,不管涉及到什么人,只要触犯了法律和纪律,都必须一查到底。
其中,吴官正主导查处了震惊全国的上海社保基金挪用案件,这起案件涉及高层官员与企业勾结,非法挪用巨额社保资金进行违规投资,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
在调查过程中,吴官正顶住了来自多方的压力,坚决要求彻查到底,他亲自调度案件进展,指示调查组从资金流向入手,逐步揭开了复杂的利益网络,最终,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等高官被他查办。
然而,吴官正的个人生活也经历过巨大的打击,他的长子吴祖华在一次出差青岛期间被暗杀,三天后才被酒店发现,在一次政治局的会议上,吴官正亲口谈及儿子的死与自己调查腐败工作相关。
这一事件对吴官正来说是极大的精神重创,但他同时也说:“我失去了至亲,但我不能让更多的家庭因为腐败受到伤害,我是一名领导干部,更是一名党员,反腐之路必须贯彻到底。”
吴官正最后从中纪委书记位置上退休,但他只给自己打了59分,因为他认为自己没能将干部财产公开机制、现行官员关系架构以及废除官员公款消费三件事彻底推行。
光荣退休,高雅情趣,两袖清风
吴官正虽然是国家领导人,但更是造福一方的人民公仆,他在江西任职期间,带领这个中部省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即使在退休多年后,他的事迹依然被江西百姓传颂。
而退休后的吴官正也十分有趣,他将时间更多地放在家人以及个人爱好上,尤其是他所称的“数字生活”上,因为学历高数学好,吴官正每日都会记录生活中的数字现象,比如用斐波那契数列和等差数列总结一天的日常起居时间,与家人切磋数学题,这与我们想象的一般官员非常不同。
此外,他还在夫人的鼓励下学习书画创作,画作题材广泛,从山水花鸟到社会隐喻,皆充满哲理与风趣,他常用画笔记录所思所感,并在画旁配上精炼的文字与家人分享,成为其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而像他这样一位为党和国家贡献一生的领导干部,也确实该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吴官正,离开官场说心事》,黄滢 姜璐璐,《环球人物》,2013年第15期
《萍乡记忆:吴官正关爱萍乡的足迹》,2013年9月26日
《吴官正:铁面无私背后的有情故事》,朱继东 张卓人,中国新闻网
《吴官正为什么给自己仅打59分?》,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