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816工程”是一个近年来才进入认知,但却很有重量的名字。它拍板开建于1967年,意义重大规模浩大,却因为涉“核”而高度保密不为人知。历经十几年的施工建设,到1984年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国家战略调整而正式叫停。此后又经过近二十年项目解密并作为旅游景点开放,人们这才知道原来乌江边的大山深处别有洞天,竟然藏着一个核工业基地的遗址。
大山深处的核工厂
在重庆市辖区内的武陵山中,一度有过一个名叫“白涛”的小地方。这原本是个毫不出奇的内陆小镇,坐落在乌江边上,背靠着连绵不断的武陵山脉,山多不太适合耕作,靠水拥有一定的交通资源,世代定居的人口算是不多不少。
不过,自从1966年中央通过一项重大决定之后,白涛的面貌就发生了极为迅速的改变。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白涛被选中作为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的原址。与“核”相关无小事,这个项目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从选址立项开始、每一步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必须满足多项技术和安全条件,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项——靠山、分散和隐蔽。
这个名叫白涛的小镇不但紧靠乌江,而且山高林密地质稳定,于是成功通过了层层筛选、多方论证,成为了修建基地的终选地点。
如果要抽离那些专业名词,让普通人都能直观理解“816工程”的施工难度,那么不妨概括为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地底,挖出一个容量足够大、足够进行核原料工业相关操作的巨大洞穴。
工程开工之时,我国还处于各方面条件远远算不上发达的六十年代,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在赶进度、保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严格保密。
于是,从开工到停工的十余年中,本地有400多户居民被迁往他处,来自天南海北的六万多名工作人员被抽调到了白涛。他们保持着极高的自觉,分区块施工、互不打听,守口如瓶埋头苦干,完成了这个令后人惊叹的施工奇迹。
从1967年到1984年,“816工程”的土建部分已经完成大半,技术安装也已经过半。但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国自身的战略也随之调整,这个浩大的工程最终宣布停工,巨大的洞室、底下厂房、通道等建筑都被封存起来,近二十年的时间内都不为人知。
2002年,“816工程”终于解密,曾经从地图上消失的白涛镇一夜之间成为广受瞩目的热点。2010年相关的旅游配套开发完成,这个景点终于能够对外开放、迎接旅客前来参观,曾经被列为绝密的地下工程也终于重见天日。
816工程是什么?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核工程开放参观”的消息一传出,第一波涌来的游客大都来自近处的四川、重庆等地。这些参观者、游客的心态也很容易理解,都十几二十年了,却从来不知道离家乡这么近的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大规模的核工程,如今好不容易解密开放了,当然要亲眼去见识一下。
当这些游客真正来到白涛时,许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平平无奇”——放眼望去,就是很常见的西南多山地形,除了几根高大的烟囱之外看不到任何标志物。
真正的奥秘隐藏在地下。
从入口处向内望去,一条宽阔幽深的通道仿佛诉说着无数的故事——这个洞体工程的总长度累加起来超过20公里,深逾400米,包括18个大型洞室,其中主洞室高近80米,工程总面积相当于十五个足球场的总和。曾有人估算过,为了开挖并修筑这样一个庞大完善的地下体系,开挖出来的石渣足够铸成长达1500公里的石墙。
地下原子反应堆是这个庞大工程体系的核心所在,它所在的大厅共有九层,整体高度与20层楼高度相当,面积则相当于半个足球场。
原本应用于核反应堆的容器也仍然保留着,这个锅形容器的直径约有20米,锅底密密麻麻排列着两千多个小孔。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后,游客仍然能够看到底部的钢架、地板、仪表等等装置,当然,真正与生产相关的核心材料早已转移处理,例如当初曾经放置在此的一千多根燃料棒。
这个工程被叫停时并没有完全完工,但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完成度。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此地被作为“建峰化工总厂”的物资仓库使用,同时对外仍然高度保密。
如今,这座巨大的低下洞室虽然已经空空荡荡,但却仍然保持着极富科技感和工业风的外表。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建筑群、带有锈迹的废弃设备、通道一侧的标语口号,都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展现着它作为中国核工业历史里程碑的厚重意义。
如果用当下的眼光来看这个六十年代的工程,尽管它并没有达成当初预期的目标,但仍然是我国三线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在当初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完成了堪称奇迹的工程,这本身也是值得后人敬仰的一件事。
大三线建设
要明了“816工程”上马的原因,必须首先了解“三线建设”这一重大决策诞生的背景和来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新中国正面临着紧张复杂的国际局势,不但必须应对美苏争霸的大势,还要直面苏联迫在眉睫的压力。当时越南战争仍然持续,美军战机时常出现在海南岛周边。我国沿海各省可以说都处在“超级大国”的武力威胁之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联又频频向我国挑衅施压。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进一步紧张,有分析认为,苏联已经准备对我国领土实施核打击。
核武器的破坏力,各方都心知肚明。我国赶在1964年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从此初步拥有了应对美苏核讹诈的底气,但面对一触即发的危机,仍然需要必要的未雨绸缪。
“三线建设”就是出于这一考虑而诞生的产物。所谓“三线”,实际上是指将我国各省根据战略位置不同、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纵深级别。其中一线包括沿海一线各省和边疆地区,二线指靠近沿海的省份和内陆平原,三线指的就是最为内陆的各省,例如陕甘青、云南、四川等地。
其中“三线”地区拥有大量山区,自然条件复杂,隐蔽性也最好。
在当时,为了分散沿海重工业设施面临的巨大风险,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开始了。许多沿海省份的工厂、人员、研究机构开始内迁,搬迁落脚到了内陆省份和西部地区,降低风险的同时也极大夯实了中西部地区原本薄弱的工业底子。
“816工程”就是三线建设中最高级别的机密工程,建造它的目标在于确保一个安全稳固的核原料提供源。有了它,才能在美苏的巨大压力之下保住国家安全。
“备战备荒为人民”,是毛主席在三线建设期间提出的一句口号。他非常明白原子弹的力量,因此一定要确保中国的内陆纵深地区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816”就此应运而生。
六万人的机密
白涛镇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被选中作为建造核基地的原址,它既能提供核反应堆冷却降温需要的大量水源,又身处高山裂谷足够隐蔽。但要完成如此规模的工程,还有另外一项条件不可或缺,那就是人。
据统计,先后来到白涛投入这场大会战的工程兵、技术人员、后勤人员、专家有数万之众。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接到任务时没有人知道这次任务要去哪里、需要多长时间、要去干什么事,只知道接到了调令便收拾行装、一路奔赴到深山裂谷之中。
来到了白涛,才发现这里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山区”。选址完成后这里就被划为军事禁区,原本的本地居民已经被迁走了,谈不上有什么生活配套设施,更不用说娱乐放松的地方。
对于参与者的家人来说,这个地方更是完完全全的空白。被调来参与这个项目的人们,进厂第一课先学保密,对外联系全靠两个数字信箱。这两个数字信箱一个归属重庆市,另一个归属四川省涪陵。如果光看通信地址,家人很可能会以为他们正在大城市工作,谁能想到他们正数年如一日在大山里艰苦施工?
工地的住宿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大批建设者的需求,最初他们住的是废弃仓库,冬冷夏热。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已有的旧房子也不够用了,许多人都是先住进牛毛毡搭起的棚子里,一边开工打洞、一边搭建睡觉用的临建房。
施工任务被划分成许多区块,不同单位分组轮班各司其职,整个建设过程中不允许串岗,也禁止以任何形式打听信息。所有的参与者都将保密守则牢记于心,既不打听关于任务的任何消息,也不将自己知道的部分告知他人——厂门口贴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标语提醒所有人,确保关于这个工程的一切都成为数万人共同保守的机密。
现状
经过了十余年的保密施工,此后又是近二十年的保密时间,关于“816”的秘密被每一个参与者用心保管。这种放在心上的自我约束,就像每个人领到的那张保密卡片、工程所在地“守口如瓶”的标语一样,深深影响了每一个人的人生。
等到这个工程对社会公开,那些曾经三缄其口的人,终于可以开口谈论这个自己曾经参与过的伟大项目。
如今的“816工程”不但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也是爱国教育、国防教育、保密教育难能可贵的好基地、活教材。重庆市、涪陵区都曾经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整理收集相关资料向公众展出,以便进一步阐释它的历史价值。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举办“年度中国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816工程遗址凭借其在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北京人艺也以此为题材排演了话剧《金子山下的回响》,“核备份”事业中那些感动人心的事迹必定会长长久久地流传下去。
参考资料:
《36年,6万人守住一个国家秘密》;2024年06月24日;重庆日报
《涪陵:816工程史料征集启动》;2024年11月22日;人民网
《“75年·75人”|“816”,我亲历的神秘核工程》;七一客户端;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