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上老山战场前,两个来自安徽的战士相互许下承诺:谁要是活下来,就去牺牲的一方给对方父母当儿子。”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两个人中一个牺牲了,一个活了下来。按两人战前约定,那个活着的战士到牺牲的一方父母那上门去当儿子。
谁料,牺牲战士的父母却不答应。后来,这位已牺牲战士的父母却提出了一个让这位战士无法拒绝的要求。
这两位战士一个叫胡兴龙,一个叫方海鹰,二人都是来自安徽铜陵。两个人也都是1983年入伍,并都分到了解放军陆军第1军1师1团某连。两人志趣相投,很快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兄弟。
1985年1月15日的对越反击作战,两人所在的部队接到参战命令,两人随同部队一起上了老山前线。
一次,他们的连队担负攻克某高地任务,该高地地处半山腰悬崖旁边,易守难攻,越军依托险要地形,妄图阻止解放军攻克山头主峰。
得知此次作战任务非常艰巨,胡兴龙和方海鹰所在的连队又是担负主攻连,敌人在山上阵地配置了重火力,用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严防死守。
胡兴龙自然知道,这次冲锋凶多吉少,很可能上到阵地后很难能活着回来,但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收复国土,军人上战场流血牺牲,是义不容甜的责任。
胡兴龙不怕牺牲,为党和人民献出生命,死不足惜!但他担心,如果战死了谁来孝敬父母,家里除了一个妹妹外,就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上战场前,胡兴龙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方海鹰,方海鹰拍拍胡兴龙的肩膀安慰到:“我们做个约定,如果我们俩有一个牺牲,一个活着回来,那活着的就去对方家当儿子,替对方孝敬父母。”,胡兴龙点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二人分别咬破指头,写下了约定。有了这个约定,胡兴龙和方海鹰在战场上没有了后顾之忧,都决心奋勇杀敌,争取立功,为部队、为家乡争光。
或许是已经有了冥冥中的预感,胡兴龙所在的作战单位在1985年1月9日上午就遭遇了数千敌军的阻击。
胡兴龙在突围撤退的过程中身中数枪,最终和班长余斌两人在打光了所有子弹后,跳崖就义,英勇牺牲。
方海鹰这边的作战单位也遭遇了敌军,但是他最终活了下来,并荣获了三等功。
从战场上撤下来后,后来方海鹰因工作表现出色,部队打算安排他到军校培养深造。
谁料方海鹰却拒绝了,不是他不想上军校成为让人人羡慕的军官,而是他牢记了当时上战场前与胡兴龙的约定,担心如果上了军校、提了干以后,还要继续在部队干下去,当兵尽义务,而不能回去代替胡兴龙去照顾他的父母,这样等于是自己毁约,对不起已经成为烈士的胡兴龙战友。
于是,他选择了转业,于1985年底安排在铜陵发电厂工作。当父母知道儿子方海鹰要去给胡兴龙的父母当儿子时,军人出身的父亲觉得儿子做的对,赞同儿子的做法。
谁料,爱子如命的母亲却坚决反对。她哭着拉住方海鹰说:“你这是要我的命呀!”方海鹰却安慰母亲道:“他们家已经没有了儿子,你除了我,还有3个儿子,就当少养我这个儿子吧!”
母亲只好含泪答应了方海鹰的请求。当战友胡兴龙的父母得知儿子牺牲后,悲痛欲绝。特别是胡兴龙的母亲每天总是抱着儿子的遗像以泪洗面。
胡兴龙17岁的妹妹胡桂兰,整天守在母亲身边安慰母亲。她想:要是哥哥没牺牲,有他在母亲身边那该有多好呀!
转业后的方海鹰到了电厂报到,安排好工作后,他就赶到胡兴龙的父母家,拿出当初与胡兴龙用血写下约定书,扑通跪在胡兴龙父母的面前,哭着说道:“爸妈:我以后就是你们的儿子了!”
胡兴龙父母一脸的惊愕,赶忙扶起方海鹰,委婉的拒绝道:“小伙子,你有这个心,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在胡兴龙父母的内心,胡兴龙作为自己的儿子,是谁也无法替的,方海鹰也理解他们的心情。
但方海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兑现当初与胡兴龙的承诺,用实际行动来打动战友父母的心!
方海鹰说到做到,他每天下班骑自行车往返15公里,到战友胡兴龙父母家,帮助他们干家务活。见到水缸里的水没了,他就接过妹妹胡桂兰的扁担去挑水;家里柴火少了,他就接过胡父手中的斧头去劈柴。
刚开始,胡兴龙的父母觉得过意不去,说道:“海鹰:你不用每天都来,有空再过来。”
谁料,方海鹰却说道:“爸妈:每天见到你们我心里踏实!”
周末或节假日,方海鹰都放弃休息,替胡兴龙的父母下地干活,左邻右舍都很羡慕,当着胡兴龙的父母面夸赞方海鹰是个好孩子。
1990年,部队有政策,通知胡兴龙的父母家,可以让烈士胡兴龙17岁的妹妹胡桂兰参军入伍。
胡柱兰从小就羡慕崇拜像她哥哥那样的解放军,更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姑娘能有机会参军。
她向往军营生活,但也担忧家中的父母,她担心自己如果参军入伍走了以后,父母孤零零的没有人照顾,便想放弃这个当兵入伍的机会。
胡桂兰的父母起初也不同意她去当兵,谁料方海鹰却鼓励胡桂兰“你就放心去吧,我以后就住到家里来,爸妈我陪着!”
方海鹰鼓励她追随自己的梦想,并承诺会更加努力地照顾好两位老人。胡桂兰被方海鹰的话深深打动,决定加入部队。
就这样,自从胡桂兰参军入伍后,方海鹰就住进了胡家,承担了照顾二老的责任,下班后就赶忙往家里走。只要是周末,他总会出现在田间地头,耕种庄稼。
有一次,胡父胆囊炎发作,方海鹰背着胡父在医院楼上楼下地看病住院,同一病房的病友对胡父说道:“你这个儿子太难得了!胡父胡母看在眼里,感动得热泪盈眶。
家里的情况,方海鹰也经常写信告诉部队的胡桂兰,鼓励她在部队好好锻炼,胡桂兰了解到了方海鹰的付出,内心十分感激,心里却多了一份对方海鹰的情愫。
1989年,胡桂兰从部队回家探亲,看到父母被方海鹰照顾的无微不至,内心对他的感情更深了,父母也懂女儿的心,妈妈直接把女儿拉到房间问道:“你看海鹰哥人怎么样?”
桂兰低下头,手不停的扯着衣角回答说:“妈:您帮我做主。”
这天,方海鹰下班,胡父胡母让他到房间里来,胡母对他说道:“你既然替兴儿尽孝,那我们对你提出一个要求。”
方海鹰看向胡父,又看向胡母,说道:“只要是爸妈提出的要求,我都全力以赴做到!”
胡母直接挑明:“你娶桂兰做媳妇,怎样?”
方海鹰惊讶的瞪大眼睛:“爸妈我来尽孝,怎么能占妹妹的便宜?”
其实方海鹰心里觉得桂兰是个好姑娘,只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一年后,桂兰转业回老家银行上班。一天,胡桂兰直接跟方海鹰表明说:“你是个好男人,我想嫁给你!”
方海鹰一听,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最终,1994年夏天,方海鹰和胡桂兰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在村里人的祝福声中,两个曾经的战友家庭的成员,成为了一对恩爱的夫妻,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
后来方海鹰和胡桂兰在城里买了房子,一家人都到城市里生活,二人将胡父胡母接到城里的新家一起生活。
胡母逢人就夸自己女婿的好,方海鹰放弃大好前程(当初部队让他去上军校深造),用实际行动兑现当初跟战友胡兴龙的承诺,替牺牲的战友照顾父母,令人敬佩!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的坚守!
方海鹰的故事,是对战友之情、对家庭责任和爱的深刻体现。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对战友的承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胡家,展现了中国军人重情重义、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