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陈涉世家》很多人都知道。它既是名篇,也被收录在中学课本中。其中写道,在起义前,陈胜吴广密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接着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后面还有更多的一些对话内容,不过在本文中主要聊聊这两句表面简单的话究竟什么意思。
后人一般把这些内容作为秦朝的残暴统治是灭亡原因的证据。可惜这是后人站在自己的视角或立场所作出的一个结论。这个视角或立场是不是陈胜吴广的?甚至是不是司马迁的?
陈胜吴广起义
这里沙尘暴认为都不是,也就是说前面这个结论是不可靠的,只是后人出于某种目的或理念。而且反过来,这两句话恰恰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不是残暴统治。
“死国”的意思是为国、国事而死,那么问题是这个“国”是哪个国?估计很多人根本就没仔细想过,毕竟现代人更多时候还纠缠在文言文学习上,不会去想这些细微的地方。
这个国是秦国吗?想想看,陈胜,一个社会底层的人,自己觉得很快要被朝廷砍脑袋了,这个时候的他想的为秦而死?这不是搞笑吗?他一个有鸿鹄之志的人,会做这样的丫鬟为秦操心吗?他后来建立的国号是张楚,继承的是楚国法统。
楚国灭亡在公元前223年,陈胜起义是公元前209年,中间隔了短短的14年。当楚国灭亡时,他最起码已经是一个少年,是有正常记忆和思维的人。如果他原来是楚国人,那么楚国灭亡后,对他来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秦朝人,或者他认为自己是亡国奴,哪个更像正常人的想法?这个答案是很明显的。
秦朝统一天下和后来的比如西晋、隋等朝代统一天下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秦朝的时候还没有大一统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在汉朝形成的。秦国和楚国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真正不同的国家,并不是分裂状态。而像三国时的蜀国和魏国只是国家暂时分裂而已。所以秦朝统一,原来非秦国土地上的人是要反抗的,而后面的朝代统一是没有这种反抗的。
如果一个人自我感觉是被亡国了,但是生活却比原来要好的话,这种反抗意志就会慢慢消退,但秦朝做不到。所以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并不等于说秦朝统治残暴。实际的意思是说,“秦国,你把我们亡国了,又没有给我们更好的日子,这个就没法忍了。”在亡国的情况下,即使生活状况是一样的,很多人都是不能接受的。
陈胜
当时的经济文化,还有国防压力状况下,秦朝是不能提供更好的民生的。如果已经有大一统的观念,人们是能够忍受的。三国时代蜀国穷兵黩武,也没看到很多人造反,因为蜀汉统一国家的目标是很有市场的。但秦国的统一是没有很多市场的,只是靠武力。
所以沙暴认为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不是残暴统治,而是其他六国被灭后的人民反抗。这种反抗就像堤坝里的洪水,必须要发泄掉,而秦末战争就起了这么个作用。
司马迁显然是知道这种情况的。汉朝建立在公元前202年,公元前91年史记完成,相差一百年。一百年的时间是不足以抹杀亡国的记忆的。在司马迁的时代,大一统观念还处于形成中,并没有彻底完成。司马迁用了准确的语言表达了陈胜根本不认为自己是秦朝人。
但后人总结秦朝灭亡往往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其中大多数是为了推销自己的理念,始作俑者就是贾谊的过秦论。而真正的原因,因为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所以被掩盖而已。
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