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龙雀、云赫连天——细说赫连勃勃的“铁伐人生”(下)

史实记录彬彬 2024-07-03 16:51:03

前文讲了匈奴、南匈奴、五部匈奴、铁弗匈奴的演变史,以及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这对“姑表兄弟”近百年来相爱相杀的血腥历程。

今天进入主题,来讲铁弗匈奴的高光时刻——大夏国,以及他的建立者——赫连勃勃。

(一)刀下游魂

公元391年,二十岁的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挥军闪击河套,向百年世仇铁弗匈奴发起了灭族之战,铁弗匈奴首领刘卫辰兵败,在逃亡途中被手下杀死。

随着拓跋珪的一声令下,刘卫辰的近支宗族五千多人被斩首,尸体抛入黄河,铁弗匈奴至此风流云散,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成建制割据势力不复存在。

但在刘卫辰众多子嗣中,至少还有五个活了下来,本文的男主,就是刘卫辰第三子——刘勃勃。

这一年,刘勃勃刚满十岁,侥幸在拓跋鲜卑的屠刀下逃出生天,投奔了相邻的鲜卑叱干部。

史书上只有“勃勃乃奔于叱干部”寥寥八字,但我们可以自行脑补画面。

一个十岁的男童,委身草泽,躲过鲜卑铁骑的追杀,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苦寒戈壁间九死一生,亡命奔逃,野狼、毒蛇、流沙、断水随时威胁他幼小的生命,这是怎样一副凄惨景象?

而刘勃勃能顽强地挺过来,足见其钢铁般地意志和远超常人的体魄。

至于这个鲜卑“叱干部”,就跟乞伏鲜卑、秃发鲜卑一样,都是大西北多如牛毛的鲜卑别部之一。后世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姓,“叱干”部全部改姓为“薛”,成为后世汉族“薛”姓的源头之一。

此时叱干部的首领名叫他斗伏,铁弗匈奴强盛时也曾依附讨好于刘卫辰,但如今刘勃勃来投,他却犯了难。

北魏兵锋强盛,魏王拓跋珪已经发出“江湖追杀令”,必欲杀刘勃勃而后快,谁敢包庇就屠谁!小小一个叱干部,岂能挡北魏的雷霆一击?

他斗伏左思右想,终于下令将勃勃小朋友抓了起来,准备送给拓跋珪。

但他斗伏有个侄子名叫叱干阿利,听说此事立即飞骑赶来,劝谏叔叔道:“鸟雀投入人的怀中,人尚且要保护它,何况刘勃勃国破家亡来投奔我们。我们就算不能保护他,也应该放他自行逃生。您这样做,江湖上各大门派未免说我们太不仗义了!”

“鸟雀投人,尚宜济免,况勃勃国破家亡,归命于我?纵不能容,宜任其所奔。今执而送之,非仁者之举。”——《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但他斗伏终究还是畏惧拓跋珪凶名,仍一意送刘勃勃去死。

叱干阿利索性派出手下精锐武士半路劫道,救出了刘勃勃,并将他护送到了另一支实力较为强大的鲜卑部落破多罗部。

我们看这位叱干阿利的言行,想必认为这是一个古道热肠、有仁有义的大好人吧?别急,后文您会有意外的惊喜。

话说这个鲜卑破多罗部也是庞大的鲜卑大家庭中的一员,势力范围主要是陇山北端的高平川(今宁夏固原清水河流域)一带,前秦强大时依附苻坚,后秦建立后又归顺姚苌。

当然,这也是大西北无数游牧部落的无奈之举,毕竟“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破多罗部有后秦撑腰,并不惧怕北魏,破多罗部的首领没奕于(一说“没奕干”,一说“木易干”)还把女儿嫁给了刘勃勃。

这里吐槽一下,网上很多文章和视频给刘勃勃配的图片都是满脸横肉、凶神恶煞、邋里邋遢、猥琐不堪的野人形象,但史书明确记载——“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风仪。”

魏晋时期一尺为24.12厘米,八尺五寸即是2.05米,也就是说,刘勃勃的身高跟中国篮球国家队队员孙悦的身高差不多,在晋书里仅次于前赵皇帝刘曜。

而“腰带十围”是形容身躯雄壮,身板厚实,古代明确记载“腰带十围”的,还有咱们的孔老夫子、曹魏猛将许褚、高欢的小舅子娄昭、隋朝开国名将王世积,以及《水浒传》里的鲁智深等,都是勇力过人的猛男。

至于“性辩慧,美风仪”,当然就是人聪明、口才好、气质佳的意思,简直就是“美貌与智慧的化身”,也难怪没奕于把女儿嫁给他。

二、委身事秦

此后数年,刘勃勃在破多罗部当起了上门女婿,日子过得也还安逸。稍长大后,没奕于就带着他前往长安,觐见后秦皇帝姚兴。

姚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二贤君,向来重视人才,见到仪表非凡的刘勃勃,立即被他的风采倾倒,不仅封他为前秦的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衔,还让他参与讨论军国大事,对他的器重甚至超越了后秦的一众元老旧勋。

但这却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姚兴的弟弟姚邕就进言:“刘勃勃这个人天性不仁,陛下不可对他过于亲近!”

而姚兴却不以为然地说:“刘勃勃有济世之才,我还打算用他去平定天下呢!你又何必杞人忧天?”

姚邕仍然坚决反对,哔哔个不停,姚兴也有点奇怪,就问:“你为什么对刘勃勃有这么深的敌意呢?”

姚邕说:“刘勃勃这个人,对上傲慢,对下残暴,天性凉薄,反复无常。陛下重用他,总有一日会成为我朝大患!”

邕曰:“勃勃奉上慢,御众残,贪暴无亲,轻为去就,宠之逾分,终为边害。”——《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但姚兴终究听不进去,还是封刘勃勃为后秦使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让他回到当年铁弗匈奴的故地朔方,为后秦管理当地所有的少数民族部落。

就此,刘勃勃重归故地,龙入大海。

这里我们暂停一下,谈谈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第一,也即是姚兴的疑惑——姚邕为什么对刘勃勃有如此敌意?

姚邕在姚氏皇族乃至整个后秦官僚集团里并非一流人才,史书除了记载这个人在音乐方面有些成就外,在军国政务上完全是一片空白。

那么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能像开了“天眼”一般看透刘勃勃的内心世界?

若真有这份识人之明,那就是妥妥地宰相之才,以姚兴选贤任能的风格,再加上他的皇族身份,怎么会籍籍无名、毫无作为呢?

再看他对刘勃勃的评价,可谓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精准得不能再精准,甚至到了未卜先知的程度。

但问题是他说的这些特点,刘勃勃在当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吗?

如果刘勃勃当时就对上傲慢,为什么姚兴一无所知?其他的后秦官员为什么也没有发现?

如果刘勃勃当时就对下残暴,但说实话,刘勃勃当时无职无权,他的下属有谁?他又能对谁残暴呢?

何况即使真的“对上傲慢、对下残暴”,这种人在史书上也多了去了,比如十六国最优秀的政治家、前秦第一名臣王猛,在他推行改革的初期就完全当得起这八字评价,不也照样开创了前秦盛世吗?

尤其是“反复无常”的评语就更令人费解了,当时还年纪轻轻的刘勃勃反过谁?复过谁?

根本没有。

而以刘勃勃当时的处境、日后的行事风格,以及他最终取得的成就,也不可能早早就表现出一副“我是天生反骨崽”的嘴脸,那是志大才疏的桓玄的水准,不是异日大夏天王应有的表现。

所以,对姚邕的这番评价,我认为很可能是后人附会的,目的只是为了反衬姚兴的识人不明,为将来后秦帝国的覆灭埋下伏笔。

第二,姚兴为什么要重用刘勃勃?

这个很好理解,铁弗匈奴虽然被北魏打散,但在朔方仍有很大潜力和号召力。

而朔方是对抗北魏的最前线,北魏又是后秦的竞争对手后燕的得力“马仔”,那么把刘勃勃扶持起来,就能遏制后燕、北魏对后秦北方的侵袭。

甚至没奕于之所以招刘勃勃为婿,也可能是看中他铁弗匈奴王子的身份,希望利用他招揽朔方的游牧部落,增强本部实力。

毕竟乱世之中,一切以利益为本。

不过,不管是姚兴还是没奕于,都没有想到,刘勃勃这个人有多难驾驭,他们又会为自己的误判,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

三、崛起朔方

公元406年,刘勃勃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朔方,重新举起了铁弗匈奴的大旗。

一时间,流散各地的铁弗匈奴部众纷纷聚集到他身边。

此时离铁弗匈奴被北魏攻灭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而赫连勃勃也从一个黄发垂髫的童子成长为一个二十五岁风华正茂的青年。

二十五岁,正是最果敢决绝,最勇于冒险,最精力充沛且富有想象力的年纪。

与大多数人造反前反复斟酌、再三观望不同,刘勃勃几乎是在回到朔方的第一时间就反了水,没有丝毫犹豫!

当时,有一支依附后秦的河西鲜卑按照惯例向姚兴进献马匹,不过这次献马的数量有点多,足足有八千匹。

两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频繁,战马的消耗极大,需求更大,八千匹战马的价值相当惊人。

结果这批“红货”刚过黄河,走到大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就被刘勃勃扣留了下来。

但由于他是姚兴委任的朔方地区最高军政长官,这些人也就糊里糊涂的没有反抗。

有了马,就有了创业的本钱。

刘勃勃立即精选三万人组成骑兵部队,以游猎为名长驱直入高平川,对自己的老丈人没奕于发动了奇袭!

没奕于毫无防备,被刘勃勃一举击杀,破多罗部人口全部被刘勃勃吞并。

所以说刘勃勃“天性凉薄”,那是一点不假。没奕于救他于危难之中,且以女妻之。结果到头来,他杀没奕于仿佛杀鸡屠狗,毫不留情,冷血程度,令人发指。

当然,两晋乱世,人性泯灭,恩将仇报的人也的确不在少数。比如拓跋珪对后燕,乞伏炽磐对南凉,都是对恩人痛下杀手,刘勃勃这种人倒也不是绝无仅有。

兼并破多罗部,刘勃勃实力翻番,部众有了大几万人的规模,但放眼天下赌局,也只是个不入流的看客。

但他还真是敢想敢干,什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他来说都不存在。转过年来,刘勃勃就自封天王、匈奴大单于,正式建国,要说这建国的速度也是没谁了。

但国号叫什么呢?

刘勃勃这个人的性格,高情商的说法叫志存高远,格局宏大;低情商的说法叫好高骛远,牛逼轰轰。

在他看来,什么“秦汉燕赵”、什么“齐楚魏晋”,统统都弱爆了,他要在国号上一鸣惊人。

于是,刘勃勃直接沿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的国号,就问一句:“还——有——谁?!”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理论依据:我们匈奴人本来就是大禹的后人,大禹建立了夏朝,那我们当然是继承夏朝的衣钵了。

这个说法还是很理直气壮的,至少比他的同族前辈刘渊“碰瓷”汉朝的国号要靠谱得多。

不过汉人史家当然对他这一狂妄举动不屑一顾,在他的国号前面加了个“胡”字,史称“胡夏”。

接下来就是分封百官,他封长兄刘右地代为丞相、代公,封次兄刘直力鞮为大将军、 魏公,毕竟这二人是他的亲哥哥,进位三公也是理所应当。

但三公中剩下的御史大夫,他没有给自己的弟弟刘韦和刘阿利罗,而是给了他当年的救命恩人——叱干阿利,并赐爵梁公。

新生的大夏国仅仅封了这三位公爵,这说明刘勃勃也不是完全不讲情义,过了十五年仍惦记着叱干阿利的恩情。

这不由令我暗生揣测,他之所以毫无人性地袭杀老丈人没奕于,是否是因为他当年寄人篱下时受到过什么委屈或者歧视,心灵上遭受过什么创伤?

当然,史书没有这方面记载,如果有人改编影视剧,不妨朝这个思路进行加工。

扯远了,说回刘勃勃。

既然建了国,就应该有都城才对,文武百官纷纷建议:“咱们场面搞得这么大,就应该打造一个牢固的根据地,使我们人心有所依托。高平(今宁夏固原)这个地方,山川险峻,水草丰美,正是建都的好地方!”

按说这个建议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毕竟任何割据势力,可以不急于建国,但不能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大本营。

而刘勃勃再次展现出他迥异常人的思维方式,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现在只是一个草台班子,人马不多,而后秦家大业大,姚兴也是一时雄杰。我们如果集中所有资源建设都城,他们就有了明确的攻击目标,到时候大兵云集,我们就是死路一条。”

众人听他如此说,都面面相觑,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刘勃勃于是说出了那段最能体现他军事思想的话:“我们可以像风云一样驰骋不定,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他们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久而久之,他们必然疲于奔命,狼狈不堪。而我们四处游食,以战养战,不出十年,子午岭以北,甚至河东都将归我大夏所有!”

勃勃曰:“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救前则击后,救后则击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刘勃勃又豪气干云地说:“等我们熬死了姚兴,就可以问鼎长安。他的太子姚泓懦弱无能,搞定他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再说了,上古轩辕氏也曾经到处迁徙长达二十多年,我们这样做又有何不可呢?”

这种军事策略,与后世一位伟人“敌来我走、敌走我追、敌疲我扰、敌住我打”的主张也算是不谋而合了。

四、阳武立威

刘勃勃建立胡夏时,天下格局是怎样一番面貌呢?

首先,北魏已经与一手扶持自己成长的后燕反目成仇,参合陂一战,拓跋珪全歼后燕七万精兵,慕容垂忧愤而死。

拓跋珪乘胜大举进攻山西、河北,后燕连战连败,分崩离析,一部分逃回辽东故地,但随即被北燕取代,另一部分迁往青州(今山东临淄),建立了南燕(详见);

其次,后秦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向东夺取洛阳,进占中原。向西灭亡西秦、后凉,屈服南凉、北凉,全取陇右、河西之地。

但随后在与北魏的柴壁(今山西临汾襄汾县柴庄)大战中惨败,国势开始下滑,无奈只得向北魏求和,两国缔结盟约,暂时修好(详见);

再次,南凉趁后秦国力下降,无力维持对河西统治的机会,半蒙半骗地从后秦手里取得了姑臧(今甘肃武威凉州区),成为河西霸主。

但河西地区遍地割据,北凉、西凉以及趁乱复国的西秦都各怀心思,互相牵制,局面错综复杂(详见);

最后,东晋爆发孙恩、卢循叛乱,负责平叛的北府军中,一员新生代将领表现神勇、大放异彩,地位与知名度迅速提升,他就是刘裕。

刘勃勃所处的是一个标准的乱世,而乱世立足,首要条件就是能打,毕竟战争是游牧民族快速壮大自身实力的最佳途径。

但刘勃勃既没有去打口口声声不共戴天的北魏,也没去打昔日旧主后秦,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黄河以西的南凉。

南凉是秃发鲜卑建立的政权,经过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三兄弟的踔厉奋发、赓续努力,已然跃升为河西第一强国。

刘勃勃刚刚干掉了自己的老丈人,原来的媳妇破多罗氏肯定是不能要了,至于是杀掉了还是流放了,史书没有记载。

总之,二十六岁的刘勃勃没了老婆,就起了续弦的念头。

而南凉作为河西霸主,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后秦,但精明的刘勃勃却看出其暗中有自立之心,正是拉拢结盟的最佳对象。

再加上南凉国主秃发傉檀的女儿们素来以美貌贤惠著称,刘勃勃就信心满满地向秃发傉檀提出求婚,“我这样的钻石王老五,还有人能拒绝吗?”

没想到现实却啪啪打脸,秃发傉檀一口就回绝了刘天王的求婚请求。

不过这也很正常,你刚刚干掉自己的老丈人,谁还敢把女儿嫁给你?再说,南凉素来尊奉儒家思想,刘勃勃的行径更令秃发傉檀深为厌恶,当然不会搭理他。

刘勃勃这个人心理多少是有些变态的,求婚遭拒、颜面尽失,顿时怒发如狂,索性决定发兵攻打南凉。

南凉虽然是河西霸主,但不幸的是,南凉的西北方有个更阴险狡猾、老谋深算的对手,北凉国主沮渠蒙逊。

南凉和北凉原本因为共同对抗后凉而结成同盟,但后凉被后秦攻灭,南凉却通过巧取豪夺占据了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姑臧,窃取了胜利果实。北凉由此深怀不满,长期向东用兵,对南凉形成了很大的军事压力。

这也造成南凉在东面的黄河一线防御力量较为薄弱,从而成为刘勃勃敢于向南凉下手的重要原因。

就在大夏建国第一年的冬天,刘勃勃亲率两万骑兵从甘肃白银靖远渡过冰封的黄河,突入南凉境内三百余里,杀伤万余人,掳掠人口二万七千,牛马数十万口,然后撤回。

得到消息的秃发傉檀怒不可遏,亲自率军从姑臧赶来追击。

此时,有个南凉大将名叫焦朗对秃发傉檀说:“刘勃勃这个人天赋极高,军纪严整,主上切不可大意。他如今满载而归,士气旺盛,我们贸然追击恐怕很难取胜。不如故意放他离去,令其军心松懈,却派轻骑从北面绕道渡河赶到万斛堆(今宁夏固原境内),在清水河一带阻水而击,可操必胜!”

应该说这个谋划是很有道理的,兵法云:“归师莫阻”,就是说一心返回家乡的军队,战斗意志通常都很坚定,轻易很难击败。而一旦脱离敌境,基本都会松懈下来,这时就好打得多,比如桓温与慕容垂的枋头之战就是如此。

但秃发傉檀手下另一员大将贺连却跳出来反驳,说:“刘勃勃不过是拓跋氏刀下的孤魂野鬼,如今虽然凑了点人马也只是乌合之众,趁我们一时不备才侥幸得手。他的士兵抢到那么多财物和牛羊,行军哪里快得起来?我们衔尾追击,他们必然像鱼虾一样崩溃,何必又是绕道,又是伏击,反而示弱于人!”

他这番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比如李自成逃出北京城,也是全军上下裹挟了无数抢来的金银财宝,结果被八旗军一路追击,军心涣散,土崩瓦解,最终灰飞烟灭。又比如袁绍与曹操的白马之战,刘牢之与慕容垂的五桥泽之战,都是因为战利品太多,导致兵败。

所以,有些人看史书总觉得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低能,其实只是上帝视角,真换了自己上场,面对各种建议一样要晕头转向。

秃发傉檀就真的晕了头,采纳了贺连的建议,一路紧紧追赶而来。

刘勃勃听说后不惊反喜,果断下达命令:“将退路阳武峡口的冰面凿碎,陆路用大车阻断!”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与南凉背水一战!

这一战,南凉军初时攻势猛烈,占尽上风,南凉弓箭手箭如雨下,甚至直接命中了刘勃勃左臂,胡夏军形势极为危急。

但刘勃勃不但毫无惧色,且亲率精锐强势反击,浴血奋战,最终将南凉军完全击溃。

然后乘胜追击八十余里,斩首上万级,阵斩南凉大将十余人,秃发傉檀单骑逃回姑臧,南凉由此一蹶不振。

在我看来,此战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秃发傉檀并不是无能之辈,之所以兵败,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刘勃勃不太了解。在此之前,刘勃勃从没在战场上出现过,他的军事能力别人一无所知,秃发傉檀因此产生了轻敌情绪,导致失败;

第二,刘勃勃之所以没有像袁绍、刘牢之、李自成一样,受到战利品的拖累,靠的就是极为严苛的军纪。这一点,史书只在南凉大将焦朗的分析中一笔带过,但结合后来刘勃勃的无数战例来看,这绝对是刘勃勃建军、治军的一大特色。

此战,使刘勃勃和他的胡夏国名声鹊起,算是迎来了“开门红”。

但大获全胜的刘勃勃还干了一件惊世骇俗,也是令他骂名滚滚的事,他把南凉阵亡的上万具尸体用泥土封砌成高塔,名为“髑髅台”,然后班师凯旋。

勃勃于阳武陕凿凌埋车以塞路。傉檀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勃勃勒众逆击,大败之,追奔十余里,杀伤万计,斩其大将十余人,以为京观,号“髑髅台”。——《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这是刘勃勃第一次修建“髑髅台”,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而后一次的规模更大,效果也更加震撼,且留到后文再讲。

五、鏖战后秦

阳武峡之战的胜利,算是为胡夏这家刚刚创业的小公司迎来了“开门红”。

接下来,刘勃勃又瞄准了新的目标——后秦,开启了他高歌猛进且血腥疯狂的战争之旅。

(一)木城之战

公元408年,刘勃勃率军南下,进攻后秦。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这里有必要讲讲关中以北的地理情况,当然,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跳过。

我们常说,关中四塞之地,东有崤函,西有陇山,南有秦岭,但北有什么?很多朋友就说不清楚了。

其实,关中以北也有一大片山岭阻隔,从东到西分别是黄龙山、子午岭(又称桥山)以及陇山,合称“北山山脉”。

山脉以南,就是渭河平原,俗称关中;

山脉以北,以子午岭为界,东边是陕北高原,西边是陇东高原,合称岭北。

岭北以北,就是从幽州、朔州延伸而来,串起榆林、固原、兰州、临洮一线的秦长城。

而长城以北的土地就已不再适合汉民族耕种,这就是匈奴故地——朔方,今天的鄂尔多斯高原。

而北方游牧民族要从鄂尔多斯高原进入关中,通常只有三条路线:

一是沿陇山以西的葫芦河谷南下,经上邽(今甘肃天水)、陈仓(今陕西宝鸡)进入关中;

二是沿陇山以东的泾河河谷南下,经固原、萧关、平凉、泾川进入关中;

三是沿子午岭与黄龙山之间的北洛河河谷南下,经延安、洛川进入关中。

其中,以泾河河谷最为宽阔平坦,水草茂盛,是北上南下的最佳途径。

后世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描写的就是从长安沿泾河北上,从萧关出塞,去往河西走廊的壮丽景色。

刘勃勃首次进攻,走的就是陇山东麓的泾水河谷。胡夏骑兵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就兵临泾川,距长安已不过五百里。

后秦将领张佛生在青石原迎战,被刘勃勃一战击败,后秦军被斩俘五千七百人。

后秦皇帝姚兴自从几年前在北魏拓跋珪手下经历了柴壁之战的惨败,渐渐意志消沉,整天跟鸠摩罗什等大德高僧混在一起吃斋念佛,青年时期的锐意进取一去不返,即使听说刘勃勃在北边弄出个大夏国也没当回事。

但如今刘勃勃居然深入自己腹地耀武扬威,姚兴也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命大将齐难率军两万北上迎敌。

齐难是跟随姚兴的老爸姚苌打天下的元勋宿将,久经沙场,威名赫赫,他手下这两万部队也是后秦军中的精锐。

刘勃勃听说齐难前来,呼哨一声就远遁千里,退回了河套。齐难见刘勃勃落荒而逃,急忙挥师北上,一路猛追,但连胡夏军的影子都看不到。

齐难心中不屑:“什么大夏天王,不过是个胆小鬼!”就放松了警惕,任由兵士劫掠朔方、河套一带依附于胡夏的游牧部落。

但刘勃勃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命令全军突然折返,衔枚疾进,长驱奔袭,向齐难发动猛攻。

齐难措手不及,立时大败,被刘勃勃俘获七千余人,缴获无数兵器铠甲。

齐难率残部狼狈逃入木城(今陕西榆林),但喘息未定刘勃勃就衔尾追来,强攻破城,干净利索地将剩余的一万三千后秦军全部俘虏,还缴获战马上万匹。

这是刘勃勃出道以来的第二场关键大胜,而且战果极为丰硕,含金量十足。一时间,岭北无数游牧部族纷纷向刘勃勃臣服,胡夏实力迅速增强。

而刘勃勃这种来去如风、侵略如火的远距离机动战术也得到了实践检验,愈发得心应手、趋向成熟。

(二)三城之战

木城沦陷、齐难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长安,后秦举朝震动,姚兴既惊且怒,这才知道的确小看了这个胡人。

于是,姚兴决定亲自上场,御驾亲征!

木城即今天的陕西榆林,北拒朔方,东接云中(即前套平原和大同盆地),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节点。如今被胡夏占据,则陕北门户洞开,对后秦威胁巨大。

所以,姚兴沿洛水北上,直奔木城而来。

但姚兴打仗有个很大的问题,对军队的统筹调度比较拉胯,总是不能按时集结兵力。此前柴壁战败也有这个原因,现在依旧没有改善。

当姚兴的御驾到达三城(今陕西延安)时,各路人马尚未赶到,但刘勃勃已率军直扑姚兴而来,姚兴大惊,急命大将姚文宗前往阻击。

而刘勃勃又故技重施,立即大步后退,后秦军奋起直追,结果一头撞进胡夏军的伏击圈,伏兵四出,后秦军全军被擒。

刘勃勃毫无停滞,又马不停蹄掩杀而回,姚兴想起齐难之前的遭遇,生怕重蹈覆辙,急忙留下宗室大将姚详驻守三城,自己仓皇退军。

刘勃勃见姚兴要溜,火速率胡夏铁骑南下追杀,幸亏姚兴手下一员将领名叫王奚,率三千人马驻守敕奇堡断后,阻挡住了胡夏追兵。

这个王奚史书称其勇悍有膂力,与胡夏军平地步战,短兵相接,杀伤无数,胡夏军被他神威震慑,不敢再攻。

但刘勃勃命人阻断水源,王奚部下干渴难耐,暗中发动兵变将王奚擒住,出堡向刘勃勃投降。

刘勃勃对王奚的骁勇十分佩服,对他说:“您真是一位忠臣,能否与朕共平天下?”但王奚断然拒绝,与手下数十人自刎而死。

奚骁悍有膂力,短兵接战,多为所伤。于是堰断其水,堡人窘迫,执奚出降。勃勃谓奚曰:“卿忠臣也!朕方与卿共平天下。”奚曰:“若蒙大恩,速死为惠。”乃与所亲数十人自刎而死。——《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这件事在史书上一笔带过,很多人都不太留意,但我觉得这件事对刘勃勃的刺激是比较大的。

从铁弗匈奴的历史来看,不管是他的曾祖刘虎、祖父刘务桓、父亲刘卫辰,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忠贞守节,“墙头草、随风倒”,臣服强者就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法则。

如今亲眼看到这么多人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忠诚”就毅然赴死,这应该是在刘勃勃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也使他感到了莫名的屈辱。

“他们无非是中了儒家经义的毒,把我看成卑贱的蛮夷,才宁死不向我屈服。好,我就让你们尝尝野蛮的滋味!”

在此之前,刘勃勃虽然残忍,但在军事行动以外还没什么过分的暴行,但经历了这件事,刘勃勃的野蛮杀戮直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后,胡夏军继续进攻定阳(今陕西延安宝塔区固县镇),攻克后将四千守军全部活埋,这是史书关于刘勃勃第一次杀俘的记录。

留守三城的姚详听说刘勃勃如此凶残,惊得坐立不安,索性放弃三城,向南逃命。

但胡夏军机动性何等之强,立即追击,很快就将姚详全军俘虏。

杀心大起的刘勃勃没有再废话,直接下令:“全体屠杀!”

史书没有记载这次屠杀的具体人数,但三城是陕北重镇,留守的军队至少也该有个万把人,结果都成了胡夏军的刀下之鬼。

此后,胡夏对后秦又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持续进攻,后秦连战连败,几乎无还手之力。

如公元410年,刘勃勃率三万骑兵沿泾河南下,与后秦大将杨佛嵩战于青石原,胡夏军大获全胜,俘虏后秦军四万五千人,战马两万匹;

公元411年,刘勃勃从洛河南下进攻杏城(今陕西延安黄陵县),城破后,坑杀后秦军二万人;

公元413年,刘勃勃率四万骑兵沿陇山西麓南下,进攻后秦陇右重镇上邽,俘杀后秦军五千余人,毁城而去;同年,又进攻阴密,杀后秦将士万余人等等。

以上列举的,只是胡夏对后秦的一部分战例,远非全部。经笔者统计,仅史书有明确记载的胡夏歼灭后秦军的数量就高达12.37万,缴获战马3.8万匹,掳掠人口更不计其数。

如果参照前秦灭前燕和北周灭北齐之前的军队数量,则以关中地区人口所能供养的军队,最多就是二十万,极限不超过三十万。

后秦损失如此之多的军队,国力之衰微,可想而知。

等到三年后刘裕大举北伐时,晋军摧枯拉朽,后秦军一触即溃,战局几乎是一边倒的局面,也就很好理解了。

(六)大夏龙雀

经过六年的东征西讨,此时的胡夏,东临黄河,西至贺兰山、陇山,南逼渭水,北抵河套,披甲控弦之士不下十余万,达到铁弗匈奴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但随着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立国之初那种四处游走、迁徙不定的策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刘勃勃也很清楚这一点。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刘勃勃决定干三件大事:建都、改姓、结盟。

(一)坚城“统万”

公元413年,刘勃勃征发十万胡汉百姓,在榆林一带营建都城,具体选址就在“黑水以南,朔方水以北”的水草丰美之地。

所谓黑水,指的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境内的南纳林河;而朔方水,就是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

这一选址,正处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高原的结合部,也即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正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真实写照。

刘勃勃对这座都城寄予厚望,他自豪地宣称:“朕的志向是统一天下,君临万邦,这座都城就叫‘统万城’吧!”

平心而论,要说历代都城名称之霸气,这座“统万城”绝对可排第一。

但此时胡夏与后秦的战争仍在持续,刘勃勃当然不可能亲力亲为。那么,谁来当这个“包工头”,督造这座承载着刘天王光荣与梦想的雄城呢?

这时,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的心腹重臣叱干阿利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超级大工程。

前文说过,当年这个叱干阿利为了保护家破人亡的刘勃勃,“路见不平一声吼”,说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但事实上,这个人不但心思细密,且心性极为苛酷,残忍好杀一点不在刘勃勃之下。

他命人蒸土筑城,每段城墙筑好后就亲自用铁锥去刺,只要铁锥能刺入城墙一寸,就推倒城墙,杀死所有施工人员,将尸体填入墙基,然后重建。

有这种施工监理作保证,试问谁敢偷工减料?

这座统万城前后历时五年,在牺牲了数万民夫的代价下才得以竣工。全城周长约五公里,高大雄伟,坚固异常,面朝毛乌素沙漠,背靠横山,依山带河,易守难攻。

刘勃勃对此赞不绝口,又兴致勃勃地亲自为四门命名:东门为“招魏门”、西门为“服凉门”,南门为“朝宋门”,北门为“平朔门”,寓意自然是有朝一日要东灭北魏,西平北凉,南取刘宋(此时刘裕已经代晋自立,建立刘宋),北安朔方。

时至1600年后的今天,如果我们有幸去陕西榆林靖边县白城子村,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统万城的遗迹,只不知残垣断壁之下,是否还有昔日工匠的累累白骨呢?

正所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良可叹也。

刘勃勃见叱干阿利如此能干,对他更加倚重,又命他督造军器铠甲。

叱干阿利迎合刘勃勃完美主义的心态,对品质精益求精到了变态的程度:

工匠每制造出一批弓箭铠甲,他就命人用弓箭去射铠甲,如果箭射不入,就斩杀制作弓箭之人;如果射透铠甲,就斩杀制作铠甲之人,为此前后斩杀工匠数千人。

但也正因为此,胡夏军队的武器装备品质之精良,独步天下,冠绝海内!

造五兵之器,精锐尤甚。既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有时我甚至会想,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在工程监理界设立一个“叱干阿利奖”,每年评选表彰那些质量过硬的工程和品质出色的产品呢?

叱干阿利还为刘勃勃专门定制了一批百炼钢刀,这批钢刀经过反复锻打淬火,锋利异常,且刀型优美,装饰华贵。

刘勃勃见了爱不释手,“冠名癖”再度发作,亲自命名“大夏龙雀”,成为当时天下人重金求购的绝世名刀。

(二)云赫连天

就在决定建都的同一年,刘勃勃又下了一道诏书,昭告天下:

“朕的祖先本是大禹之后,迁居北方后随母姓刘。但子从母姓,不合礼法,所以必须改变。帝王,是上天之子,显赫的徽记,天地相连的枢纽。自今日始,朕便改姓‘赫连’!而‘赫连’之姓尊贵至极,非正统嫡出不能用。故此,我族旁支庶出子孙一律改姓‘铁伐’,象征刚锐如铁,可以征伐天下。”

就是这一年,刘勃勃正式更名为赫连勃勃。

(三)结盟北凉

在很多人印象中,赫连勃勃是一台标准的战争机器,只知道征服与杀戮,毫无政治头脑,几乎就是一只“疯狗 ”。

其实这个观点不对。

从地图上看,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国战略位置其实非常不利,东面和北面都是北魏,南面是后秦,西面是河西诸凉,稍有不慎就会四面受敌。

可这么多年,只看到赫连勃勃打别人,没看到别人打他,细思起来,简直就是奇迹。

但这正是赫连勃勃战略选择的高明之处。

首先,胡夏初建时,河西的南凉正在迅速坐大,赫连勃勃就与北凉的沮渠蒙逊联手打击南凉。

结果南凉先败于东边的胡夏,再败于西边的北凉,最后被南边的西秦攻灭,所以胡夏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自西面的威胁;

此后,西秦爆发内乱,国主乞伏乾归被侄子杀死,国内一片大乱,这原本是胡夏浑水摸鱼的大好机会。

但赫连勃勃采纳首席谋士王买德的意见,没有发兵攻打西秦,就是为了让西秦去牵制日益壮大的北凉。此后,西秦果然与北凉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胡夏依旧没有西顾之忧。

其次,与胡夏隔河相望的北魏为什么也这么“友好”呢?

按说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是百年世仇,虽有黄河阻隔,但黄河每逢冬季就会结冰,完全无法成为长江那样可以信赖的天然防线。

北魏之所以从来没有出兵胡夏,除了拓跋珪年纪已老,嗑药成瘾外,根本原因还在于胡夏对后秦无休无止的进攻。

要知道,北魏与后秦的关系虽然在柴壁之战后有所缓和,但作为北中国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终究是“一山不容二虎”,总有一日要兵戎相见。

这个时候有一只“疯狗”替自己疯狂撕咬对手,对拓跋珪以及继任的拓跋嗣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北魏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为下一阶段扩张积蓄力量。

所以,赫连勃勃对后秦的进攻越疯狂,他的东线和北线就越安稳。而他一旦停止对后秦的进攻,恐怕立即就要遭到来自北魏的打击。

所以,赫连勃勃对该打谁,不该打谁,什么时候打,打到什么程度,其实是有极为精准的判断,这才是赫连勃勃真正的高明之处。

但公元416年,也即是胡夏立国第九个年头,赫连勃勃突然停止了对后秦的进攻。

因为后秦皇帝姚兴死了。

这当然不是因为赫连勃勃讲仁义,念旧情,遵守“礼不伐丧”的古训,而是因为姚兴一死,东晋权臣刘裕就发动了对后秦的北伐!(详见)

当得知刘裕北伐的消息后,本来已经兵临长安的赫连勃勃第一时间就撤回了杏城,他手下文武难得见他这么谨慎,都来询问原因。

赫连勃勃笑着对众人说:“刘裕北伐,水路并进,他这个人打仗很厉害,姚泓绝不可能是他的对手,我经过缜密分析,料定秦国必亡!”

手下人都很惋惜,愤愤地说:“咱们累死累活打了这么多年,眼看就可以夺取关中,刘裕一来,不就捡了咱们现成的便宜吗?”

赫连勃勃依旧成竹在胸地说:“刘裕攻克长安后必不会久留,一定会返回江南,让儿子和部将留守。只要刘裕一走,我取长安就像拾起地上的一根草芥,根本无需让我们的士兵操劳了!”

“裕既克长安,利在速返,正可留子弟及诸将守关中。待裕发轸,吾取之若拾芥耳,不复劳吾士马。”——《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我们后人往往对赫连勃勃的这番远见卓识深表赞叹,但却忽略了赫连勃勃更深一层的谋划,那就是真的夺取长安后,怎么办?

如果事态真象赫连勃勃预料的一样发展,那胡夏就代替了后秦成为北魏在中国北方最大的竞争对手,北魏的打击可能很快就会降临。

虽然赫连勃勃军事能力一流,但北魏养精蓄锐多年,国势强盛,真的打起来,胜负也很难预料。

所以,就在刘裕北伐的第一时间,胡夏向河西霸主北凉伸出了橄榄枝,主动提出结为军事同盟。

赫连勃勃还向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写了一封极为亲密甚至肉麻的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晋书》里去看,绝对颠覆你对赫连勃勃冷酷无情、不苟言笑的传统印象。

而沮渠蒙逊也是一位极有见识的政治家,立即就同意了胡夏结盟的请求。

因为不管是赫连勃勃还是沮渠蒙逊,都没有把刘裕当成头号敌人,他们结盟唯一的假想敌,就是北魏。

这也可见,赫连勃勃的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敏锐性丝毫不逊色他的军事能力。

(七)定鼎长安

此后刘裕灭秦的事迹我在前文都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刘裕攻入长安后,立即向赫连勃勃派出使者,请通和好,并希望与赫连勃勃结为异姓兄弟。

其实,刘裕比赫连勃勃足足大了快20岁,当赫连勃勃老爸都可以,之所以这么客气,当然是因为他无心久留关中,急着回去篡位,生怕赫连勃勃欺负他留在关中的傻儿子。

赫连勃勃也很调皮,命手下文人先写了一篇“高屋建瓦”的讲话稿,暗地里背诵下来,这才召见使者。

听使者念完刘裕的来信,赫连勃勃立即说:“我口授回信,你记。”然后当着使者的面滔滔不绝一通背,顿时把刘裕的使者惊得哑麻呆了。

回到长安,使者把赫连勃勃“临场发挥”的回信一念,又说赫连勃勃的相貌如何瑰伟,气度如何英武,把个老农出身的刘裕羡慕得不要不要,叹息着说:“我靠,老子自愧不如呀!”

(裕)请通好,约为兄弟。勃勃命皇甫徽为文而阴诵之,召裕使前,口授为书。裕览其文而奇之,使者又言勃勃容仪瑰伟,英武绝人,裕叹曰:“吾所不如也!”——《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当然,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小插曲,但这也侧面反映当时刘裕夺取关中时,赫连勃勃的心态是很放松的,并没有把刘裕当回事,否则哪有闲心去背什么文章,玩这么无聊的把戏。

很快,正如崔浩、沮渠蒙逊、赫连勃勃等有识之士预料的,刘裕在长安没几天就急吼吼回了建康,留了个无德无能的儿子刘义真留守长安。

于是,赫连勃勃再次露出了他的獠牙。

经过与首席谋士王买德商议,赫连勃勃分兵三路,一路迂回包抄商洛,截断长安南面通道;一路奔赴潼关,截断长安东面通道;一路直取长安。

就在胡夏铁骑大举南下之时,留守长安的东晋北伐军居然闹起了内讧,沈田子杀王镇恶,刘义真杀沈田子,长安乱成了一锅粥。这些前文都已经讲过,包括刘裕在其中埋下的隐患也作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一句话,胡夏军包围长安,晋军山穷水尽,仓皇撤退,遭到胡夏军衔尾追击,最后全军覆没,蒯恩、傅弘之、毛修之、朱龄石、朱超石、王敬先或战死沙场,或被俘斩首。

赫连勃勃用数万晋军尸体再次筑起了高高的“骷髅台”。

有些人常说,刘裕北伐先胜后败是最大的意难平,其实大可不必。连刘裕自己都没打算真正收复北方,你又何必替他惋惜呢?

有些人又说,再给刘裕二十年,一定能收复北方,其实那也是想多了。且不说刘裕活到六十岁才死已经够本,就算他再活二十年,以他低级的民族政策水平,也绝无可能成事。

光凭能打就能统一北方的话,冉闵、慕容恪、慕容垂、吕光、乞伏炽磐、沮渠蒙逊以及赫连勃勃哪个不是战斗天才,还不是壮志难酬?

就连北魏,也是靠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代人的努力,再加上天才政治家崔浩的一系列改革才最终成功。

扯远了,且说赫连勃勃历经十年奋斗,终于成为关中的主人,果然兑现了起兵时的预言。手下群臣也振奋异常,纷纷建议赫连勃勃登基称帝,毕竟之前还是比皇帝低半级的天王、大单于。

赫连勃勃象征性地推辞了一番,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在长安即皇帝位。

手下群臣又建议将都城从统万迁至长安,这次却被赫连勃勃明确拒绝,他说:“我哪里不知道长安是千载帝都、四塞山河呢?但我们的敌人不是遥远的晋人,而是相邻的魏人。如果我迁都长安,统万城势必不保。只有我在统万城坐镇,魏人才不敢渡河呀!你们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群臣劝都长安,勃勃曰:“朕岂不知长安累帝旧都,山河四塞!但荆、吴僻远,不能为患。魏与我同壤,若都长安,北京恐不守。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诸卿未见此耳!”——《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这话说得很有几分“天子守国门”的慷慨豪迈,群臣不禁一齐叹服。

事实上,终赫连勃勃一生,北魏确实没有西渡黄河攻击过胡夏,其中缘由,除了北魏自身发展策略外,对赫连勃勃的忌惮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八)勃勃评说

此后八年,赫连勃勃仿佛突然变了一个人,没有再发动任何一场战争,就安安静静地守在他的统万城,直到死去,死时四十四岁。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首先,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也就是俗称的名将。他把骑兵机动作战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十年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由弱到强、以弱胜强,他的战绩足以笑傲天下;

其次,他是一个极富谋略的战略家,在他一生做出的诸多战略判断和决策中,失误很少,且很多决策极有预见性、长远性,说是善谋能断毫不为过;

再次,他是一个异常残忍的暴君,战场上杀俘、杀降比比皆是,对关中地区的破坏极为惊人。而且平时也非常残忍,据说他兵刃从不离手,看谁不顺眼就随手杀掉,以至于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又次,他善于破坏却不懂建设,恢复民生、发展经济、振兴文教这些君王该做的事他基本都没做,在文治方面毫无建树,完全空白,比起同时期的拓跋嗣、沮渠蒙逊远远不如。

当然,这些都是汉人史书的记载,至于是否有抹黑之嫌,没有考古依据我们也无法断言。

我只想说,他其实还是一个异常敏感的人。

有一件小事很值得玩味,就在赫连勃勃在长安称帝后,征召一位叫韦祖思的隐士入朝。

这个韦大隐士见了赫连勃勃后表现得极为恭敬甚至恐惧,这就令赫连勃勃极为愤怒,他说:“我把你当成国士,你为何把我当成野蛮的禽兽?你以前不拜姚兴,如今为何拜我?我现在还没死,你就不把我当成帝王,我死之后,你们这些掌握笔杆子的人,还不知道要怎么污蔑我!”然后下令将韦祖思处死。

(祖思)恭惧过礼,勃勃怒曰:“吾以国士征汝,奈何以非类处吾!汝昔不拜姚兴,何独拜我?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遂杀之。——《晋书·载记·第三十章》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赫连勃勃是非常渴望别人把他当成同类的,哪怕你在他面前表现出高傲、倔强,也没有把他当成恐怖的野兽令他愤怒。

而且他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在将来的史书上名声会非常不堪,因为这些掌握话语权的汉族读书人根本没把他当人。

而幼时家破人亡的遭遇又使他的心灵异常扭曲,无法像拓跋珪、沮渠蒙逊那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这种异样的目光。

所以,他从来没想过克制和改变,他也不屑于什么民族融合、汉化改革,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也许在他幼年逃亡的路上就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既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就让我大杀四方,为这个乱世多一些血腥吧!”

2 阅读:251

史实记录彬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