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仅仅17天就退位,不到20就神秘死亡

康康看历史 2023-03-23 05:29:00

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唐朝众多的皇帝中,唐中宗李显尽管不算有名,但他有个有趣的称号,叫“六位帝皇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母亲女皇武则天,儿子唐殇帝李重茂,弟弟唐睿宗李旦和侄子唐玄宗李隆基都是皇帝,而他本人也是皇帝,加起来一家六个皇帝,因此称为“六位帝皇玩”。

尽管李显看起来身世如此高贵,但实际上他执政的大多数时间内都是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也是作为家人们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存在。

不过虽然李显已经这么惨了,但唐朝还有个皇帝比他的命运还要悲催。究竟是谁这么惨呢?这位皇帝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李显好歹在位了几年,但此人却只在位了十七天就被迫退位,并且年纪轻轻就莫名其妙地死了,他的皇帝称号也不被普遍承认。

唐朝确实是一个辉煌强盛的朝代,但与此同时,唐朝可能也是宫廷政变最为频繁,同室操戈最为激烈的朝代之一了。

自从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戮侄,逼父退位之后,唐朝似乎陷入了魔咒之中。几乎每过一代,都要发生一次乃至数次宫廷政变,伴随着无数宗室子女的腥风血雨。

仅仅是李世民在位期间就发生了数次失败的政变,而唐高宗李治统治期间同样发生了多次政变。纵观整个唐朝,真正正常继位的皇帝反而是少数,大多数皇帝都是靠政变上台的。

时间来到8世纪初,此时正是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则天晚年逐渐沉溺享乐,对朝政的控制力减弱。

于是到了705年正月,趁着武则天病重的时候,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突然发动政变,带羽林军杀入皇宫,杀死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随后逼迫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只得将皇位“禅让”给之前被她废掉的皇帝李显。于是大臣们去掉了武周的国号,恢复唐朝国号,这就是“神龙政变”。当年年底,武则天去世。

但“神龙政变”后,唐朝的政局并没有就此稳定下来,新的势力登上政治舞台,并再次开始围绕权力展开明争暗斗。

李显复位后,由于缺乏自己的班底,加之韦皇后、安乐公主在他困苦的时候与他患难与共,形影不离,便破格追封韦皇后的父亲为王,重用韦氏一党。

韦皇后趁机培养自己的亲信,形成了一个掌控朝政的韦氏集团。而这又引起了李隆基、太平公主等皇室成员的不满,李显还没来得及解决这些问题,就在710年去世了。此后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拥立李显的小儿子李重茂继位,他就是唐少帝,谥号为殇帝。

其实此时李显还有两个儿子在世,除了李重茂之外,还有一个李重福。但这个李重福此时已是而立之年了,而且文韬武略都不错,又志向远大,很难控制,对于韦皇后等人是个威胁。

所以尽管李重福的继承顺位其实排在李重茂前面,但韦皇后等人坚决不允许他继位,禁止他回京城为自己的父亲李显奔丧,甚至还专门派了五百士兵去均州看着他,其防备之心可见一斑。

既然李重福不能继位,那就只能拥立李重茂了。于是李重茂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了皇帝。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之所以拥立李重茂,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英明神武,适合继承大统。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李重茂无知懦弱,便于控制,掌权的韦皇后等人才会把他立为皇帝。

李重茂在皇位上的作为少有记载,关于这一点的原因,《旧唐书》进行了委婉的暗示:

“天将涤荡昏氛,非重茂所能枝也。”

实际意思就是此时的唐朝政局太混乱,不是李重茂这个水平的人能够掌控得住的,他缺乏对这种错综复杂政局的应对能力。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李重茂看起来很高贵,是皇帝幼子,但其实从小就很悲催。他的生母甚至在历史上都没有记载,可能是某个身份低微的宫女。

李重茂从小也是处于“放养”状态之中,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也没有人培养他应对各种政务的能力。

这导致他的政治能力极为不足,完全无法处理朝政,只能委托给韦皇后等人——这也正是他们拥立他为皇帝的原因。如果换一个有能力的皇帝,那就不好控制了。

但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也没能得意多久,韦氏集团的根基并不稳固,只不过之前因为有李显的纵容才得以横行无忌而已,实际上痛恨韦氏集团的人不在少数。

现在李显没了,她们就得直面强大的反对派了。她们缺乏长期效忠自己的核心力量,只能倚靠亲族拉拢京城的军事力量,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她们的拉拢其实效果不大。

李重茂刚刚登基,京城就已经流言四起,声称李显就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的。而她们扶持的李重茂不堪为君,韦氏集团让他登基,就是为了控制朝政,而李重茂政治能力的严重不足也印证了这一流言。

但是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了李显的说法就明显站不住脚了,因为如前所说,李显对于韦氏集团发展势力是持纵容态度的,韦氏集团的许多要职都是李显任命的。韦皇后是李显的正妻,安乐公主是李显的嫡女,两人都是和李显共患难过的。

且不说她们和李显之间究竟有没有真情实感,就算她们完全是权力动物,丝毫不顾及亲情,那只要有基本的政治智慧的话,也应该明白李显才是她们的靠山。一旦李显死去,她们反而孤立无援了。

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显然也不是没脑子的人,毒害李显不符合她们的利益。

因此李显大概率是正常死亡,毕竟他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本来也没有超过五十岁。而就算李显是被毒杀的,那更大的可能也是被某些试图借李显之死浑水摸鱼的人毒杀的。

但由于此时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缺乏控制局势的能力,谣言迅速传播,韦皇后只能安排自己的亲族控制羽林军以稳定局势,但这却导致人们对她更加不满。

而韦皇后的娘家人也明显能力不行,不但没能控制禁卫军,还为了“立威”,多次鞭打京城的另一支生力军——万骑兵,结果导致这支部队对韦氏集团极为不满。

而就在李重茂刚刚登基几天,李显尸骨未寒的时候,一场新的政变就已经在谋划中了。

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隆基素有大志,之前就在暗中培养死士,图谋大事。而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也威望很高,对朝局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两人认为时间一长,等韦氏集团拉拢了人心,统治稳定下来之后,再想推翻她们就难了。因此不如先发制人,趁着李显刚刚去世,政局不稳的时候迅速动手,终结韦氏集团的统治。

于是几天之后,李隆基就动手了,他拉拢了万骑兵,带上自己的死士来到羽林军的营地。他们发起“斩首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了羽林军营地。

但是不和羽林军将士厮杀,而是直扑羽林军的三个指挥官韦璿、韦播、高嵩的住所——这三人都是韦氏集团的成员,迅速将这三人斩杀,之后对羽林军高呼:“韦皇后毒害了先帝,又想谋权篡位,我们是来匡扶社稷的!大家齐心协力,铲除奸佞。愿意跟随我们的有重赏,敢于帮助叛逆的诛三族!”于是羽林军将士欣然从命,纷纷跟随李隆基。

这里也可以看出韦氏集团的统治基础实在很薄弱,拉拢人心的工作也做得很差。韦皇后本来让他们当羽林军指挥官,就是为了拉拢羽林军的。结果李隆基带人来杀他们,羽林军竟然毫无反应,也没有人去阻拦,大概他们平常也看这三个指挥官不顺眼了吧。

之后羽林军便开始攻打皇宫了——羽林军本身作为禁卫军,是应该保卫皇宫的,但说来讽刺,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攻打皇宫了,也不是最后一次。

唐朝羽林军在攻打皇宫这一点上大概是有经验的,他们迅速杀入宫中,而本来守卫皇宫的南牙卫兵也临阵倒戈,响应李隆基。

韦皇后仓皇逃入飞骑营中,结果反而被飞骑兵杀死,安乐公主也被羽林军所杀。这里也可以看出韦氏集团的根基实在太薄弱了,本来应该站在她们一方的部队却在关键时刻纷纷倒戈。

这就是大唐历史上又一次废立皇帝的政变——唐隆政变。此后,李隆基对韦氏集团展开了大规模清洗,韦氏族人被杀戮殆尽,别说妇女儿童了,就连婴儿都没能幸免。为什么说这次政变也废立了皇帝呢?我们后面就知道了。

政变结束后,李隆基拥立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入宫,“辅佐”皇帝李重茂。其实对于李隆基而言,他父亲李旦也是傀儡,只不过比李重茂更有利用价值罢了——毕竟李旦在武则天时期也当过皇帝。

而韦氏集团既然已经覆灭,那韦氏集团拥立的皇帝李重茂自然也没有资格坐在皇位上了。但问题在于李旦竟然还不想当皇帝,不过在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轮番上阵“说服”之后,这也不成问题了。

此时唐朝还依然处于国丧期间,皇帝的御座是坐东朝西的,面向李显的寝宫。此时太平公主站在群臣的首位,见群臣就位了,就对大家说:“国家现在不安定,为了稳定,应该让相王李旦当皇帝。”

群臣也纷纷赞同,大家也不管皇帝李重茂是什么态度了,直接写好了传位诏书并替李重茂宣读,“帮”李重茂决定了新的皇帝人选。而李旦也走上前来,准备接受李重茂的“诏书”,成为新皇帝了。

但问题在于,李重茂本人还没反应过来呢!他虽然知道自己可能皇位不保,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本来以为可能还得再过几个月的。

于是尴尬的情况出现了,传位诏书读完了,李旦也等着了,李重茂却愣在了当场,坐在御座上,并没有下来的意思。于是太平公主上前,直接把李重茂拉下御座:“大家都想让相王当皇帝,孩子,这个位置不是你的了!”

李重茂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得到了皇位,又稀里糊涂地失去了皇位,此时距离他登基不过17天。李重茂“退位”后先是被封为温王,之后又改为襄王,听起来待遇也不错,但实际上是被软禁监视起来。

而就在李重茂退位后不久,他的哥哥李重福也坐不住了。李重福认为自己作为李重茂的兄长,李重茂退位了,应该是自己继承皇位才对,凭什么让李旦来?

于是他也发动政变,假传圣旨,准备夺取洛阳,改元“中元克复”。但这场政变很快失败,李重福自杀。李重茂也因此受到牵连,便贬到了地方,当了房州刺史。堂堂皇帝被贬去做一个地方上的刺史,这实在是屈辱到极点了。

而且即便是这个刺史,李重茂也没能当多久。公元714年,李重茂莫名其妙地死在了房州,死时还不到20岁,也没有人追究他的死因,估计也是被谋害的。

大概他死前唯一欣慰的就是太平公主死在了他前面——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夺权后很快又发生内斗,713年,李隆基再次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平公主,她当初志得意满地将李重茂拉下御座,却死在了他前面。而李隆基在未来也将被一场叛乱夺取实权,晚景凄凉。

李重茂的一生,堪称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他一生都被人当做工具和傀儡利用,几乎没有能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

而更倒霉的是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史学界普遍不承认他是唐朝皇帝,在皇帝顺序中“中宗李显”后面往往直接就是“睿宗李旦”,没有李重茂的位置。如果让李重茂总结自己的一生,他大概也只能哀叹一声“何苦生于帝王家”吧。

0 阅读:3

康康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