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胡虏腥尘遍九州,忠臣义士怀悲愁。既无博浪子房击,须效中流祖逖舟。
故国山河尽变色,旧京宫阙化成丘。复仇雪耻知何日,不斩楼兰誓不休。
这是郑经在《悲中原未复》中的感叹,在明朝灭亡以后,大批明朝遗民和残兵逃往了海外,成为了早期海外移民。
这些移民中有些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甚至国家。
其中就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本来是明朝的残兵败将,大约有300人,但逃往南海后却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
那么,为什么明朝灭亡后会有这么多人逃往海外呢?这个新的国家又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国家最后怎么样了呢?
首先,我们先讲一下为什么清朝建立后有这么多人逃亡海外。
要说明为什么明朝灭亡时有这么多人逃亡,我们可以用顾炎武的一段话概括:“有亡国,有亡天下。”也就是说政权的灭亡可以分为“亡国”和“亡天下”两种,亡国和亡天下怎么区分呢?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统治者的姓氏改变了,年号和国号变了,那就只叫亡国。但如果仁义道德不能得到发扬光大,统治者残虐百姓,荼毒社稷,搞得民不聊生,那就叫“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来自于此。
那么明朝灭亡是属于“亡国”还是“亡天下”呢?顾炎武已经用他的行动给出了答案,他几乎一生都在从事反清运动,并坚决拒绝清朝的“招安”。
他经常在清朝统治区内奔走呼吁,四处联络抗清义士,算得上是南明政权在清朝统治区内的“地下党”了。
到南明覆灭之后,顾炎武依然坚守本心,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按理说一个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应该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的。
这个时候一般也是该王朝最得民心,政治最为清廉的时候。然而清兵入关后各地却反抗不断,大量百姓逃亡或揭竿而起,抗清斗争此起彼伏,这对于一个新兴王朝而言是很罕见的。
为什么清兵入关后会如此反常,如此不得人心,乃至导致这么多人逃亡和反抗呢?
这主要是因为满清本质上是一个满蒙贵族统治集团,其入关本身不是为了“兴灭继绝”,而是为了重新分配集团利益,这和许多王朝建立之初的宗旨就已经有了区别。
与许多王朝在建立之初崇尚宽和不同,清朝初年实行了一系列暴政,我们就先说其中的两个:剃发易服,跑马圈地。
剃发易服指的就是满清统治者在入关后强迫统治范围内的其他民族都改剃满族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这个政策的范围不止包括汉人,就连南方的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也无法幸免。满清统治者为了收拢人心,一度废除过这个政策。
但到了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后,多尔衮又再次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所有地方在十日内全部剃发,由传统发式改为满族的金钱鼠尾辫。
不久后又下达“易服令”,强迫所有治下百姓放弃传统衣冠,改用满族服饰。这两个法令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抗浪潮。
为了镇压反抗浪潮,多尔衮甚至提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也就是说想保命的话,那就乖乖剃发。
但这并没能平息各地的抗清斗争,在当时,发型、服装款式被视为文化传承的象征,满清统治者强迫民众剃发易服,被认为是要斩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于是各地起义不断。仅仅在江南就发生了数百起暴动。
尽管这些暴动最后都被清军镇压,但这也导致大批人逃离故土。
而“跑马圈地”同样恐怖,是指清朝入关后的土地分配政策,最初在北京周边实行,后来扩散到全国。清朝的这个“土地分配”可不是把土地分给百姓,而是分给满蒙贵族。
他们定下了一套“跑马圈地”的规矩,也就是规定一个时间长度,之后马在这段时间内能跑多大范围,这范围之内的土地就都是属于马主人的了。正是这种看似随意的分配方式,决定了无数平民百姓的命运。
一开始,满蒙贵族们还只是在无主之地上跑马圈地,但很快就扩展到了民田。只要是他们看上的土地,那他们都会来跑马圈地。
毕竟这帮贵族手握大权,是不是无主之地,不还是这些人一句话的事吗?他们说是无主之地,那就是无主之地。实在不行,把土地的主人干掉,那也就是无主之地了。
而被他们圈出来的土地上的民众,要么被他们强行赶走,要么就沦为奴隶。由自耕农莫名其妙变为奴隶自然不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要他们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更是不可能。
于是“跑马圈地”导致了一系列流血冲突,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版的“圈地运动”,背后是无数农民的血泪。直到康熙时期,跑马圈地才被叫停。
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这个海外华人建立的新国家。
了解了以上的背景,相信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清朝初年会有那么多人逃往海外了。那个年代的人们是相当安土重迁的,除非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否则极少有人离开故土的。而这些人之所以来到海外,正是因为在清朝的残暴统治下实在活不下去了。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千千万万活不下去的人中的一群,他们的首领叫张杰绪。
他们原本是南明政权的一群士兵,大约300人,南明政权指的就是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权,比如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等。
由于清兵入关后南明政权长期存在,直到1662年才最终灭亡,因此也有人认为明朝实际上是1662年才灭亡的。
而张杰绪的身份并没有详细记载,可能是这300人的军官,大概属于把总一类的官职。平常善待下属,与部下们同吃同住,因此很得人心。
他们作为南明士兵,曾经为挽救明朝作出了最后的努力。奈何大厦将倾,他们也实在无法阻止这时代的浪潮。
1646年清军入侵广东后,张杰绪等人不愿意投降残暴的清朝,也不愿意继续向西逃亡了,便选择南下,决定去南洋富庶之地开辟一片新天地,他们的目的地便是石塘屿。
这在那个年代并非孤例,实际上如果翻开南洋华人华侨的族谱,就能发现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在这个明清交替的时代来到南洋的。
还有部分人逃往了琉球、朝鲜和日本,比如鲁迅曾提到过的那位“朱舜水先生”,就是在看到明朝复兴无望后不愿屈从清朝统治,东渡日本的。除此之外,还有陈上川、陈安平、杨彦迪等人带着部众来到南洋,在这里安家落户。
石塘屿就是现在纳土纳群岛的最高点所在地——大纳土纳岛。
这个地方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不是一个新地方了。早在唐朝时,这里就有了“万里石塘”的称呼,元朝的舰队也曾穿过这里。郑和下西洋时也曾在这里停泊,还留下了一批船工,这构成了大纳土纳岛最早的华人居民。
但到了17世纪初,西方殖民者也来到了这里。由于明朝并未派兵保护此地,荷兰殖民者最终侵占了这里,但此后荷兰殖民者的重心逐渐向东转移,在这里的防御力量也变弱了。
1646年后,张杰绪带着这批军队以及他们的家属来到这里,在一番激战后重夺大纳土纳岛,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此后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
翻开地图就能发现,大纳土纳岛的位置确实很好,位于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的要道上,同时位于中南半岛和印尼群岛之间,是文明交汇之地,也是适合许多船只中转休息的避风港。这里可以说具有天然的商贸优势,同时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优势,这里再次被荷兰殖民者盯上了。由于张杰绪等人是明朝遗民,没有任何人庇护他们。
此时张杰绪已经去世,其后人甚至不得不向清朝求助,但清朝无动于衷。于是荷兰人卷土重来,再次入侵大纳土纳岛,将这里变为了自己的殖民地,并试图从印尼输入“土人”来平衡当地华人的力量。
但即便如此,这里的人口结构依然以华人为主。此后大纳土纳岛的华人又多次向清朝求援,表示愿意并入清朝,但都被拒绝了。
这主要是因为清朝对于海权和海防的观念是十分薄弱的,早在当初消灭明郑,占领台湾之后,清朝许多大臣就提出台湾无用,应该放弃台湾。
还是康熙力排众议,做出了在台湾长期驻军戍守的决策,这才保住了台湾。
到清朝中期,南洋已经出现了多个以华人为主的势力。除了大纳土纳岛之外,还有兰芳公司等一系列华人公司。他们都向清朝效忠,并请求清朝接管当地,但都被清朝拒绝了。
理由还是和之前一样,清朝认为这些土地没用。试想,兰芳公司这些人对清朝如此忠诚,尚且被清朝拒绝了。大纳土纳岛的华人祖上还是明朝遗民,又怎么可能得到清朝的援助呢?
但事实最终证明,清朝这种放弃海防,轻视海疆的策略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大纳土纳岛周围后来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让当地人受益巨大。可惜的是,由于清朝统治者的短视,这些资源都落入了他人之手。
即便到印尼独立前夕,这里的人口依然以华人为主,他们依然说着汉语,坚持中华文化,并希望回到祖国。但此时中国正处于内战之中,战火纷飞,也无法支援他们。印尼独立后,继承了荷兰的殖民地,也控制了大纳土纳岛。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五项基本原则”等友好外交策略,也没有再索取大纳土纳岛。1995年6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陈健明确表示,中国在纳土纳岛的主权问题上并无争议。
而印尼独立后,也不断往岛上输入印尼人,并试图将岛上华人迁出以降低当地华人比例,稳固对纳土纳岛的控制。
直到80年代初,当地华人依然占一半以上,但随着大量印尼移民的涌入,到21世纪初,岛上华人人口已不再占优势。
只有从岛上华人的家谱中,我们才能看出这个岛屿曾经属于中华的痕迹了。